來源:雷科技
2012 年 9 月 19 日,樂視正式進軍電視行業,推出了 " 樂視超級電視 " 產品。之后的幾年間,每年 9 月 19 日樂視都會圍繞這塊消費硬件業務舉辦優惠促銷活動,稱作 919 樂迷節。
十年后的今天,不少人誤以為樂視已經從電視行業淡出,但這家曾經深刻影響了中國電視市場廠商仍在維持業務,每年也都在舉辦 919 樂迷節。2022 年 9 月 19 日將至,樂視久違地召開上規模的媒體溝通會,披露了樂視的當前的經營狀況,還對外介紹未來產品規劃。
首先要明確的是,當前以 " 樂視 " 名義公開活躍的主體,其實是有著在線視頻業務的樂視網,以及擁有電視業務的樂融致新(原樂視致新)。樂視網正是 App 圖標加上 " 欠 122 億 " 的主角,而近兩年推向市場的新款樂視電視、樂視手機及其他樂視硬件產品背后,都是樂融致新在運作。
當年樂視產生的債務仍存在,樂視針對這一問題給到了 " 錢要一點一點還,也會正視歷史欠債的回應 "。在當前的運營模式下,樂視網和樂融致新自 2018 年以來沒有產生任何新增債務,這或許從一定角度驗證了運營模式的價值,并且讓樂視有信心在市場上再度獲得新的成績。
就如前段時間熱議的話題那般,今天的樂視拿出了公司正常開展業務,員工待遇福利都在較高水平上的人設。據樂視介紹,公司沒有拖欠過員工工資或是社保費用,司齡超過五年的老員工占到了目前 400 多人隊伍中的 45% 以上,其中有 20 多人的在職年限甚至超過了十年。
至于當前的收入來源,樂視則做了 " 辟謠 ":《甄嬛傳》電視劇版權收入的占比其實不到 2%,樂融大廈目前僅有約四分之一部分出租,房租收入也只占到總收入的 6%。樂視最主要的收入部分,其實是由視頻合作、硬件銷售、視頻和電視業務的會員費用以及廣告展示組成。
當前的樂視員工主要供職于硬件和內容兩部分業務,硬件業務即是樂融致新的樂視電視及其他硬件產品,內容業務目前是改稱樂視視頻的樂視網 + 面向其他平臺的華影時光。樂視希望有機會像新東方那樣,通過直播帶貨等新興業務尋求新機會,不過暫時還處于規劃展望階段。
樂視視頻現在聚焦于電視劇、電影、綜藝等核心的視頻品類,據介紹在 2022 年上半年新增約 300 萬注冊用戶,上線了 29 部跟播劇。樂視商城上架銷售著新款電視、手機,以及樂視品牌的空調、智能門鎖、移動電源、電動牙刷等,此外還有第三方品牌小家電產品。
樂視品牌的市場能量依然巨大,雖然不少人誤以為樂視已淡出市場,但面對樂視名義問世的產品時總會有更多信心。一方面是因為樂視當年的影響力巨大,另一方面則來自于鼎盛時期樂視電視、手機獲得的消費者認可,樂視超級電視當前保有量為 1200 萬臺,相當于千萬活躍用戶。
現在,樂視硬件業務提出了打造樂視智能生態的目標,這一生態有電視和手機兩個核心入口,同時會覆蓋到客廳、廚房、臥室、安防、衛浴五個家庭場景。根據樂視的設想,2023 年會推出掃地機器人、智能攝像頭等產品,到 2025 年則會實現系統化場景化的互聯互通以及全屋智能。
樂視仍保有規模不小的產品研發團隊,占到了全公司 400 員工中的 50%。近兩年我們見到的新款樂視電視產品,正出自于這支老員工含量不低的團隊,回歸的樂視手機還有一系列新的智能硬件產品,也是在樂視和供應鏈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誕生。
雖說暫時無法和巔峰時期不計成本的豪華規格相提并論,當前的樂視硬件產品還是表現出了不少堅持:幾款電視新品均打造較高性能硬件,用獨立語音芯片實現不干擾系統資源的遠場語音,采用展銳芯片的智能手機零部件國產化程度頗高,智能門鎖等產品在價格上有亮點。
除了為多款舊款電視帶來以舊換新服務,樂視計劃推出 85 英寸的下一代電視產品,具有 120Hz 刷新率、1000 尼特亮度、分區控光等規格。下一款樂視手機則可能有 2K 分辨率曲面屏、聯發科中高端芯片、5000mAh 以上電池、素皮材料等規格,且要拒絕性能過剩提供極致性價比。
面對當下的內容付費需求,樂視打算推出整合騰訊視頻、芒果 TV 以及華影時光內容的 " 樂視超級家庭會員 " 服務,按照樂視的計算方法,樂視超級家庭會員的 588 元年費相當于單獨訂閱三個視頻服務所需費用的一半。樂視還將在大屏端首發西甲內容,覆蓋 2022 到 2024 賽季。
樂視還活著,而且還有想要推出更有競爭力產品,以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的想法。
據媒體報道,樂視硬件業務主體樂融致新正尋求新的獨立融資,由于未產生新債務且與樂視債務產生區隔,有望不受限制地融資擴大經營。但問題在于,樂視能在這片寒潮來襲的市場抓住多少機會。
電視
曾經的樂視電視開創了互聯網智能電視玩法,在電視形態和規格上大膽創新,而且不惜以幾乎沒有利潤的價格銷售。這對于當今的樂視電視難以復制,能夠實現硬件 +OTT 運營獲利,不劍走偏鋒轉而穩妥地獲得市場,才是近兩年來新產品表現出來的運作思路,即將發布的超大屏也是如此。
在 85 英寸的超大屏電視品類,小米、海信、TCL 等廠商完成了初步開拓和市場教育,消費者有認可這類產品的基礎。對于樂視而言,給出一個足夠有吸引力的售價,然后搭配消費者可以接受的互聯網視頻觀看體驗,且在售后服務上不犯錯誤,就有機會獲得更多成績。
前段時間關于部分批次故障電視的聲明,給樂視電視豎起為消費者負責的人設,很可能也是有意愿把服務作為新的招牌。樂視計劃提供 24 小時內聯系用戶、市區 24 小時內上門處理,若是非屏幕維修 7 天內解決、屏幕維修 15 天則內解決問題的售后服務,以提升用戶滿意度。
手機
與一直有新品推出的電視不同,樂視手機經過數年沉寂后才得以回歸。當今的市場格局、消費模式、產品運作流程都有了很大變化,樂視也不可能重走貼近成本價銷售超級豪華配置手機,然后通過視頻等在線業務盈利的模式,新款手機上也可以看到,定位入門但絕對有利潤空間。
酷派手機的 " 重生 " 或許值得樂視參考:同樣是經歷了品牌重啟,借由深圳供應鏈打造入門級手機的過程。之后酷派下定決心重建了研發和市場營銷團隊,推出了系統使用體驗和外觀風格有特征的新品手機,并且直接瞄準中低端手機和可靠性,這兩個被千元級用戶看重的標簽。
從當前透露的信息來看,樂視不會滿足于繼續生產缺乏特色的入門級手機,打算在質感和性能上都達到一定水準。不過中國手機市場 " 寒潮 " 遲遲未退去,中端產品的市場空間更是受到極大擠壓,樂視想要重新樹立手機業務,可能就得在產品定位等方面多加考量。
智能生態
樂視在推出多品類智能硬件上未能免俗,從已經上市的產品來看,目前選擇了將樂視品牌賦能到行業成熟方案,并且以相對主流的定價銷售的路線。產品功能層面也都相對獨立,暫時還未形成跨品類協同使用的體驗,僅僅是共享了從電視延伸出來的這個品牌。
樂視想要在智能生態上更進一步的展望值得期待,打造場景化體驗最終實現全屋智能的目標,與行業主流趨勢相符合,而且未來也有機會通過供應鏈獲得助力。當然,若想要實現一個足夠穩定的電視、手機和五大場景智能硬件體驗,樂視或許將繼續擴大研發團隊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