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鋒潮評測室
前幾天,USB 開發者論壇(USB-IF)發布了全新的標準——
USB 4 2.0
USB 4 這玩意其實已經發布兩三年了,技術主要來源于雷電 3(Thunderbolt 3),速率能達到 40Gbps。
只不過吧,這技術普及速度相當慢。
全新的 USB 4 2.0 把接口速度直接干到 80Gbps,相當于雷電 4 的兩倍。
另外 USB 4 2.0 也會向下兼容 USB 4 1.0、USB 3.2 等前代規格。
當然,如果你想把這個速率拉滿,得加錢。
不過吼,今天我想探討的不是這個新標準。
反倒是他們的命名。
命名鬼才 USB-IF
USB-IF 是推行 USB 軟硬件開發工作的非營利組織,成立于 1995 年。
下面這個發展史,可能會很亂,同學們留心聽講。
成立后的第二年,USB-IF 就發布了 USB 1.0 標準,速率為 1.5Mbps。
1998 年,又發布了全新的標準,速率去到 12Mbps。
從這里開始,「USB 命名部」就開始發功了:
把初代的 USB 1.0 改叫「USB 1.0 Low-Speed」,二代就叫「USB 1.0 Full-Speed」。
一個低速,一個全速,還算好理解吧?
別急,騷操作還在后頭。
2000 年,能達到 480Mbps 的 USB 2.0 來了。
這次,前兩代又跟著重新命名。
初代、二代、三代,分別改叫「USB 2.0-Low Speed」、「USB 2.0-Full Speed」、「USB 2.0-High Speed」。
2008 年,支持 5Gbps 的 USB 3.0 發布;
2013 年,支持 10Gbps 的 USB 3.1 發布。
本來嘛,這兩兄弟還是安安分分的,挺好分辨。
奈何扛不住「USB 命名部」躁動的心,他們又來搞事兒了。
前者改叫 USB 3.1 Gen1,后者改叫 USB 3.1 Gen2。
還沒完,2017 年 USB 3.2(20Gbps)發布后,「命名部」又來了。
原本的 3.0、3.1,改叫 USB 3.2 Gen1、USB 3.2 Gen2×1。
新的這個,就叫 USB 3.2 Gen2×2。
雖然大家都是 3.2,但最低能到 5Gbps,最高能到 20Gbps。
到了 2019 年的 USB 4,整出了兩個版本。
一個速率 20Gbps,一個速率 40Gbps。
名字也是依舊奇葩,分別叫 USB 4 Gen 2×2、USB 4 Gen 3×2。
我直接一整個就是大無語。
可能 USB-IF 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今年他們發話,以后不再強調版本號,要從速率和充電功率上對線材進行區分。
比如功率在 60W,就叫 USB 60W。
而且相關標簽,會直接貼在數據線的包裝上。
用戶買的時候,就不用區分啥 USB 3.1、USB 4、USB 114.514…
不過嘛,這新規則還是有個 BUG。
USB 3.2 速率是 20Gbps,USB 4 Gen2×2 速率也是 20Gbps。
換言之這倆放在標簽上,一樣叫「USB 20Gbps」。
那咋分 ……
反正嘛,USB-IF 亂改名的老毛病,還沒徹底根治。
數碼圈還有不少「命名鬼才」
其實數碼圈里,亂命名的除了 USB-IF,還有不少廠商愛這么玩。
最近一段時間最鬧騰的,應該還得數紅米的「1.5K」屏幕。
其實紅米的小心思,很容易理解。
他想說的,就是畫面比 1080P 強一丟丟,功耗又比 2K 好一丟丟。
但有兩大槽點。
一是之前 K50 系列宣傳上才說過「無 2K,不旗艦」。
現在自己打自己的臉。
二就是命名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規范表示 1080P、2K、4K 等分辨率數值是多少。
早年很多廠商都挺安分的,按照約定俗成的叫法命名。
例如 1280×720 是 720P、1920×1080 是 1080P、2560×1440 是 2K 等等。
但隨著手機機身越來越長,比例出現變化,不可能完全按照俗成數值做屏幕。
甚至到后面還有很多廠商為了宣傳,開始自己造詞。
OPPO 的 3K 屏
本來消費者就對亂標「xx K」的行為就不滿,紅米這 1.5K 出來,直接把部分用戶惹火了。
另外索尼也是命名大戶。
拿耳機舉例,第四代頭戴降噪耳機 WH-1000XM4,名字長得嚇人。
雖然細挖的話能找到規律:
WH 代指無線頭戴,1000X 代指無線降噪,M4(Mark 4)表示第 4 代。
但隔壁真無線耳機 WF-1000XM4,看起來又跟這個頭戴的名字差不多。
這樣冗長又復雜的命名規則,無疑讓普通消費者一頭霧水。
當然還有其他廠商亂起名的,不逐個列舉了。
有時候廠商們對某個產品、標準的命名確實有其含義。
又或者,是想凸顯一下新產品的優勢,咱都能理解。
但如果名字起得太亂,或者太復雜,咱消費者真的很難受噠。
希望大廠們起名字時,還是老實點,別玩花里胡哨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