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io Sakurai (Image Stabilization Control圖像穩定控制)
Yujiro Kitagawa (Exterior Design外觀設計)
Yoshiaki Sugino (Image Stabilization Mechanism圖像穩定系統)
便攜性是GH系列無法妥協的底線
GH6力求達到類似全畫幅相機的圖像質量和性能水平,但作為一臺M43相機,GH6最不能舍棄的就是它的便攜性。我們一向關注GH系列相機的正面尺寸,而影響這一尺寸的主要因素有散熱結構、圖像穩定機制和可傾斜自由角度的LCD顯示屏。
帶風扇的M43相機?
提到GH系列,很多人都會想到無限時長視頻錄制,但其實,我們并不是要延長錄制時間,而是想讓用戶能夠放心使用相機,不必擔心因發熱中斷拍攝,最終錯過他們想要拍攝的瞬間。高負荷視頻拍攝本來就容易導致過熱問題,而GH6又配備了高規格視頻拍攝模式,所以,它需要更強大的散熱結構。
這正是我們增加風扇的原因。雖然我們曾在全畫幅旗艦相機LUMIX S1H上加了風扇,但還是有許多人覺得在M43相機上看到風扇有些出乎意料。起初,我們也在沒有風扇的情況下對GH6進行了模擬測試,結果發現,如果想讓GH6像以前一樣通過自然風冷卻散熱,它就需要有比S1H更大的散熱表面積。因此,我們選擇安裝外部散熱風扇,再經過反復的熱分析模擬,我們就能夠同時保證散熱功效和緊湊型外觀。
傳感器性能越強,產生的熱量越高!
圖像穩定機制的移動部分,也就是安裝傳感器的地方必須有散熱結構,但這種性能更先進的傳感器散發的熱量也更多。為有效散熱,我們在圖像穩定機制的導熱和移動中找到了最佳平衡點。為提高圖像穩定性能,必須確保圖像穩定機制平穩移動。基于多年經驗,我們已經熟練掌握了所有需要與相機本身、穩定機制和防抖控制相匹配的技能,這也正是我們在圖像穩定性能方面的優勢。雖然整個過程極具挑戰性,但我們最終還是達成了最初的研發目標,可提供最高7.5檔機身防抖和協同雙效防抖,打破了LUMIX系列機型的最高防抖規格記錄,同時,我們還確保了緊湊的機身外觀。
可傾斜自由角度的后監視器設計——意料之外的阻礙
松下S1H中使用了可傾斜自由角度的后監視器設計,廣受用戶好評,研發GH6時,我們就想延續這一功能。但如果使用相同的設計機制,機身體積就會變大,當然我們也可以只采用自由角度翻轉的顯示屏設計,但考慮到使用便利性,我們決定不做任何閹割,為此,我們需要從頭開始重新設計這一機制。
S1H的顯示屏頂部安裝有感應機制,會在顯示屏傾斜時有“咔噠”的感覺,但它占了相當大的空間,導致尺寸縮減受限。其實,在LCD屏和機身之間存在一處小死角,所以我們決定把感應機制放在那里。如果能成功放入,削減機身厚度時就不會受到太多限制。
至于自由翻轉部分,GH6的顯示屏不僅可以上下翻轉,還可以側軸翻轉,基本和S1H的翻轉設計一樣。但略有不同的是,S1H的顯示屏設計得略微向內,無法完全翻轉180°,這對自拍拍攝來說不太友好,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對GH6的翻轉屏做了細微改進,使其翻轉角度可以完全達到180°。而且即使相機連接了HDMI 或USB 纜線,屏幕依然可以自由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