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4日晚,貝殼找房正式向美國紐交所遞交招股書,開啟貝殼找房IPO的征途。作為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交易和服務平臺,貝殼上市招股書發布可以發現:2.13萬億元的交易額在全國范圍內亦僅次于阿里巴巴。
翻看貝殼找房IPO的招股書,讓人意外又驚喜。首先,平臺成交額和營收雙雙保持穩步增長。7月24日,貝殼找房IPO披露的招股書顯示,貝殼找房2017年、2018年、2019年收入分別為255億、286億、460億。平臺交易額方面,貝殼找房IPO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貝殼找房平臺GTV達21280億人民幣,同比2018年大幅增長84.5%。其中,存量房交易GTV從2018年的8219億人民幣提升為2019年的12974億,新房交易GTV從2018年的2808億人民幣提升到2019年的7476億人民幣。
貝殼找房做的是平臺生意,其獲取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存量房交易、新房交易以及其他新興業務。根據貝殼IPO招股書顯示,從2017—2019年營收分別為255億元、286億元、460億元,其中2019年的營收是58同城(安居客母公司)營收的三倍。2020年上半年,貝殼找房實現營業收入272.6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96.1億元增長39%;凈利潤為16.1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5.6億元增長188.6%。在肺炎疫情肆虐的當下,取得這個成績相當亮眼。
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判斷一個平臺的營收和盈利能力如何,最好的體現莫過于平臺交易額GTV。要想分析貝殼IPO上市的背后,可以從平臺交易額數值的變化一探究竟。據貝殼IPO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貝殼找房平臺GTV達到21277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84.5%,2019全年完成的房屋總交易量高達220萬筆。2020年上半年,平臺GTV達到1.33萬億元人民幣,相比上年同期的8900億元增長49.4%。
相較于其他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貝殼IPO上市僅僅用時2年,發展速度可謂讓人驚嘆。其中獨特的ACN網絡(Agent Cooperation Network,經紀人合作網絡)功不可沒。它重新定義了服務者之間的關系,使得不同品牌的經紀人能夠以不同角色參與到同一筆交易中,成交后按照角色分傭比例進行分成。這一舉措從根本上解決了行業內部潛在的沖突,并重新定義了行業參與者之間的關系,不僅提升了效率,還優化了體驗。
據貝殼IPO招股書披露,2019年,貝殼找房平臺上超過70%的存量房交易都是通過ACN跨店合作完成的。以店均存量房GTV計,貝殼找房的效率已達到行業平均水平的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