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科技
文|雷科技 leitech
曾經,向身邊的女性朋友推薦手機時,小雷絕不會考慮小米,因為小米的性價比理念和理工男審美都不適合女性用戶,直到 Civi 手機發布后,小雷的觀念才發生改變,因為小米終于有了一款明白女性用戶需要什么的機型了。
近期,小米 Civi 2 官宣,將于 9 月 27 日正式發布。吊了許久我們的胃口后,小米終于公布了 Civi 2 的外觀設計,咋一看,小雷差點以為小米又抄襲 iPhone 了,但仔細思考之后,小雷就發現小米并沒有抄襲蘋果。
一款手機從設計到量產需要漫長的時間,所以小米不可能在短短的兩周內抄襲 iPhone 14 Pro,并投入量產。如此雷同的設計,除了蘋果和小米心有靈犀,小雷很難想出其他原因。需要注意,@數碼閑聊站表示,小米并沒有為 Civi 2 進行類似靈動島的適配。
但是,這正是小雷擔心的地方,因為蘋果和小米在大概率沒有溝通的情況下,選擇了同一種設計,不免讓小雷懷疑,其他手機廠商會不會也采用居中藥丸設計。
全面屏多年發展,終于踏上倒退之路?
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后,人們逐漸對手機大額頭、大下巴設計感到不滿,廠商也發現了這一點,于是全面屏時代來了。當然,全面屏時代的來臨,也離不開封裝工藝與屏幕技術的升級。
全面屏時代初期,手機廠商都在探索外觀該如何設計,有了 COP 封裝工藝,曲面屏和窄邊框得以實現,但前置攝像頭該如何設計同樣是難題。最初,供應鏈不夠成熟的情況下,手機廠商們普遍采用了劉海屏設計,時至今日,仍有不少手機選擇這種設計。
劉海通常比較大,但除了主攝,還可以塞進副攝、3D 人臉識別之類的元件,所以才能長盛不衰。隨后,水滴屏時代到來了,居中對稱的一個小水滴,相比其他設計確實非常協調,不過這個水滴的周圍無法顯示任何內容,所以屏占比依然不夠高。
再之后,挖孔屏來了。挖孔屏設計是今天的機圈主流,前置攝像頭對的孔徑更是成為了用于宣傳的噱頭。甚至說,挖孔的位置也經過多次變化,最初是在左上角,后來部分廠商認為可以放在右上角,再后來手機廠商們基本確定,還是居中對稱最簡單和諧。
不過在此期間,也有手機廠商搞出了一些并不主流的設計,比如說由雙挖孔演變的藥丸(挖槽)設計。華為、榮耀等品牌的部分機型,曾采用這種設計。藥丸因顏值問題,沒能成為市場主流,廠商之所以選擇這種設計,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前置攝像頭可以有兩顆(主攝 + 超廣角),能夠提升拍攝效果;第二是不愿意放棄 3D 人臉識別,又不想沿用劉海設計。
廠商搞出的其他設計還有屏下攝像頭、升降攝像頭、翻轉攝像頭等,但均因技術或體驗問題,有些暫時不能普及,有些已被廠商放棄。時至今日,主流前置攝像頭設計只有挖孔和劉海兩種。可是,蘋果搞出了一種新設計——居中藥丸。
從功能來看,居中藥丸與普通藥丸差別很小,主要在位置不同,而且占用的空間更小了一些,蘋果針對這種設計推出了沒什么用的靈動島交互模式,但卻顯得有些不夠協調。事實上,對于居中藥丸,小雷的感觸只有一個,蘋果是為了創新而強行創新,居中藥丸還不如劉海屏設計。
功能與顏值,哪個更重要?
在 iPhone 14 系列正式發布前,供應鏈和許多外媒曾爆料,這款手機會采用嘆號屏設計,好在爆料有誤,iPhone 14 系列沒有丑到那個地步。從顏值方面考慮,手機前置攝像頭區域對的最佳設計肯定是屏下攝像頭,搭配 4 曲面或 4 邊等寬窄邊框設計,正面屏占比會非常高,正面也沒有任何不和諧的地方,更不會有機械結構的種種毛病,但是限于技術和成本,短期內無法普及。
那么,第二種較為主流的方案就是挖孔了,但選擇而挖孔就意味著放棄許多功能。蘋果、華為、榮耀的旗艦手機,不愿意放棄 3D 人臉識別。如果是日常使用,我們很難察覺到 3D 人臉識別的用處,但遇到特殊情況,3D 人臉識別的安全性就體現出來了。
在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瑞萊智慧團隊 RealAI 手機人臉識別測試中,所有 2D 人臉識別的 19 款 Android 手機,包含眾多旗艦全部被破解,而在事后再測中,搭載 3D 人臉識別的 Mate 40 Pro 卻并未被破解。
此外,DxOMark 自拍排行榜顯示,除了 Pixel 6 Pro 一款單攝機型,排行榜前五的其他手機 3 款是劉海或藥丸設計,一款是翻轉攝像頭設計。甚至說,發布于 3 年前的藥丸中高端機型 Nova 6 5G,都能進入自拍排行榜前十。
圖源:DxOMark
由此可見,在安全性和自拍效果方面,前置雙攝絕對是個巨大的提升。然而這并不證明功能比顏值更重要,事實上,單攝的自拍效果已經能滿足絕大多數用戶對的需求,vivo 主打自拍的 S 系列手機,在水滴和挖孔屏時代一直堅持小劉海雙攝設計,如今也選擇了居中挖孔。
至于支付功能,雖然微信暫不適配無 3D 人臉識別 Android 手機的人臉支付,但 Android 手機除了入門級產品,基本標配指紋識別,并不麻煩,支付寶則支持 Android 和蘋果手機的人臉支付。
也就是說,3D 人臉識別帶來的體驗提升,我們感知并不明顯,但帶來的屏占比和顏值下降,我們卻能清楚看到。正因如此,前些年華為、蘋果堅持劉海屏設計之時,Android 廠商卻紛紛放棄。
在不肯放棄 3D 人臉識別的情況下,蘋果推出了居中藥丸設計,如果是其他手機廠商,我們大可付之一笑,但這畢竟是蘋果啊,抄襲蘋果在手機圈再常見不過了。面對蘋果的新設計,這一次 Android 廠商會跟風嗎?
居中藥丸手機,不會只有兩款
小米 Civi 2 撞臉 iPhone 14 Pro,可以說是個巧合,但也說明早就有其他手機廠商,打算把產品往這個方向設計,未來肯定還會有選擇居中藥丸設計的手機。居中藥丸不是一個高顏值的設計,即使是蘋果也要承認這一點,但對于拍攝功能的提升是實打實的。
Android 廠商可能是擔心被網友噴,不敢嘗試這種設計,但有了蘋果帶頭,就算被噴,也是槍打出頭鳥。小米 Civi 2 不會是最后一款居中藥丸手機,相信很快 OPPO、vivo 等手機廠商也會推出類似設計的手機,但絕不會是旗艦。小雷預測,大多數居中藥丸 Android 手機會是與 Civi 2 定位差不多的中端機型,而且主打自拍,很有可能面向女性用戶,因為女性用戶對于自拍的需求更高。
至于 Android 旗艦,廠商一直在想辦法沖擊高端,不談取得的成果,Android 廠商都已經明白,模仿他人是走向高端最大的障礙,絕不能活在其他旗艦的影子中。因此,Android 廠商都在開辟自己的路,不再盲目堆硬件,雖然會因主流選擇出現同質化問題,卻不會無差別抄襲其他廠商。
作為消費者,我們自然希望廠商不要擺爛,盡快找到兼具功能和美觀的設計。毫無疑問,在顏值方面,屏下攝像頭是目前最完美的設計,只是技術還不夠完美,而且屏下雙攝、屏下 3D 人臉識別技術不成熟,仍需要手機廠商與供應鏈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