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證券時報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評選獲獎名單揭曉。其中,海爾智家連上兩榜,分別是“中國上市公司ESG100強”、“主板上市公司價值100強”。
據了解,“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評選”已連續舉辦16年,已經成為國內主流財經媒體主辦的上市公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評選之一。本屆評選經過財務篩查、網絡投票、專家評審、權威機構復核等環節,最終落定獲獎名單,僅網絡投票就高達600萬張。
其中入選“中國上市公司ESG100強”的公司,表現出三大特征:一是環境、社會、治理三個維度的平均分均高于滬深300;二是ESG信披數質雙優,2021年ESG報告披露率達91%,關鍵指標披露相對較全,且均通過自薦報告或ESG報告展示其相關實踐;三是市場表現優秀,近三年平均漲幅均明顯高于滬深300指數。
證券時報指出,“綠色”逐漸融入中國經濟發展的底色,入選的ESG百強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走在前列。而海爾智家能上榜“中國上市公司ESG100強”,充分顯示出外界對其ESG實踐、ESG信披、市場表現等方面的認可,表現可圈可點。
作為高度國際化的企業,海爾智家緊隨時代發展大勢,在全球加速實踐ESG,充分發揮在ESG領域的行業標桿作用。
環境維度,海爾智家以廢舊家電為切入點,構建“回收-拆解-再生-再制造”的再循環產業體系,探索全行業綠色循環經濟發展新模式。今年9月,海爾智家再循環互聯工廠正式建成投產,成為中國家電再循環產業迎來首座互聯工廠。投產后,年拆解能力可達300萬臺,再生能力3萬噸,提供300多個就業崗位。
社會維度,海爾智家在全球積極開展援助等行動,貢獻公益力量。僅從今年來看,在意大利,海爾智家將118名當地藝術院校學生設計的海爾空調,捐贈給了意大利癌癥研究協會用于拍賣,支持癌癥研究項目;在巴基斯坦,海爾智家通過捐款贈糧、提供服務等方式,援助3500余名因洪水受災的民眾,并向政府機構捐款400萬盧比支持災后重建工作。此外,海爾智家在波蘭、英國、印尼等國家開展關愛兒童公益活動、向學校捐贈圖書和家電產品等。
治理維度,海爾智家持續加強雇主品牌建設,為員工提供發展舞臺。在國內,近1500名應屆大學生入職海爾智家,包括算法工程師、物聯網軟件研發等181項高科技創新崗位。在海外,海爾埃及在巴德爾大學舉行了校園招聘吸納人才;GEA連續兩年榮獲美國最佳職場認證,員工滿意度大幅提升。
在ESG信披方面,海爾智家作為國內ESG實踐的先行者,至今已連續十多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信息披露多元而全面,向外界及時、準確地展現行動與成果,推動上市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市場表現方面,海爾智家2022上半年營收、利潤分別同比上漲9.1%、15.9%,利潤增幅高于收入增幅。而從2020年Q3開始,海爾智家市場業績屢超市場預期,外界普遍認為超預期已成其新常態。
值得注意的是,海爾智家還上榜“主板上市公司價值100強”,將被納入“中證證券時報價值100指數”樣本。該指數自2021年5月14日上線以來,展現出優異的投資回報率,樹立起上市公司價值投資的標桿。
在復雜多變的大環境下,像海爾智家這些上市公司加快形成核心競爭優勢,致力于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更多的投資價值將進一步被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