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新道科技“對標產業一流 用數智力量賦能新專業高質量發展”校企合作說明會在云端召開。
會上,新道科技五位專家聚焦新商科、新財經、區塊鏈、新工科、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領域,分析了產業發展和人才變革趨勢,闡述了在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簡介》背景下院校專業升級與改造方向,分享了產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解決方案與案例。
陶磊表示,技術之變引發新專業、新標準、新方向的人才之變,傳統商科轉型新商科,人才培養的目標,教與學關系定位,人才的思維培養,人才培養的道具、形態、要求等都發生了變化。他介紹,面對新商科不同專業的發展要求,新道科技從認知實踐、基礎實踐、數智實踐、綜合實踐以及證書等不同層面提供課程、平臺與服務。
隨后,陶磊介紹了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簡介》對市場營銷、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管理、工商企業管理等專業的新要求和發展趨勢,分享了新道科技通過數字營銷綜合實踐平臺、新媒體營銷以及營銷大數據、數字營銷工程師證書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體系、工商管理大數據實訓中心助力新商科人才培養的內容。同時,新道科技通過數智商業綜合實踐教學平臺,打造全景數智商業,滿足院校實踐、實習實訓的需求。
張娜娜認為,數智轉型成為中國企業經營管理共同命題,新技術驅動會計服務職能升級,要基于中臺技術實現實時會計,構建智能財務服務體系。同時,大數據時代財會人員需要掌握新場景、新知識、新工具、新素養四方面能力。她分享了大數據與會計/財管(職業專科)、大數據審計(職業專科)、會計信息管理(職業專科)、會計事務(中職)的課程體系以及新道科技相對應課程內容。
張娜娜表示,產教貫通是校企雙方持續性社會化學習的過程,用友、新道產教深度融合,構建校企師生多方利益共同體,打造了面向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產教融合綜合實訓體系、面向大數據與財管專業產教融合綜合實訓體系、面向會計信息管理專業產教融合綜合實訓體系、面向大數據與審計專業產教融合綜合實訓體系,并打造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實訓教學空間,利用虛仿技術賦能職業教育,搭建區域細分特色行業數智體驗館。她表示,新道科技將攜手用友百萬級客戶構筑產教融合新生態,持續優化構建產教融合新范式,打通數智人才培養新通路。
關曉蕾在演講中表示,金融行業面臨數智化轉型,轉型主要方向是金融科技,區塊鏈結合大數據技術在金融業數字化升級中舉足輕重,并且金融科技應用人才仍處于供需失衡狀態。新道科技把數智融入教學、把場景融入課堂,打造了金融科技應用人才培養體系。
她介紹了Python大數據、金融大數據、金融數字化營銷、區塊鏈金融、金融科技•專創融合課程等系列課程,表示新道科技首創區塊鏈全域學習方法論,并通過實踐基地建設、專業建設、數字金融產業學院等形式與院校開展合作。目前,已經和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市商業學校等多所職業院校開展深度合作。
周海偉表示,工業互聯網將助力中國“新一代智能制造”快速發展,但工業互聯網復合型人才缺口巨大,新時代的工業互聯網人才需要具備IT+OT、工管融合等能力。他介紹,用友“精智”工業互聯網平臺連續4年被工信部授予國內跨行業跨領域的十大雙跨平臺之一,依托“精智”工業互聯網平臺,新道科技圍繞工業互聯網人才能力模型,構建產學研用培養體系,培養技術、業務、數據相融合、學科交叉工管結合、上下貫通的復合型創新型應用型人才。
新道工業互聯網數智化人才培養解決方案能幫助院校推進工業互聯網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打造工業互聯網特色優勢專業群、突出產業需求打造高質量課程、進行工業互聯網綜合實踐基地建設、助力院校高水平雙師團隊建設、提供工業互聯網產學研服務。隨后,他分享了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院校的合作案例,介紹了高等職業院校中的工業互聯網產業學院、中等職業院校中的智能制造創新工場的合作模式。
趙棟在演講中解讀了職業教育新專業中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職業面向、培養目標定位和專業能力要求。他表示,新道科技把用友服務企業的案例、場景、平臺、數據中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部門進行教學化、能力化賦能高校。
隨后,他詳細介紹了用友在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的數智化轉型案例,以及把案例融入校園的過程和課程體系,分享了新疆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大數據專業、人工智能專業的典型案例。趙棟闡述了高校新專業的解決思路:依托用友商業創新平臺(YonBIP)輸出產業案例、產業場景、產業數據、數智技術,提煉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內容,根據院校特色,幫助學校修改人培方案、制定解決方案、提供解決方案,與院校攜手共建新專業,培養數智人才。
未來,新道科技將持續創新,對接職業崗位場景,把產業最新技術和最新案例融入到院校中,助力院校進行新專業建設,推動院校專業升級和改造,不斷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用產業和數智力量助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