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立起,青云科技一直看重本身的技術研發能力,走技術驅動、從客戶需求出發的發展路線。從最初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推出公有云服務,為企業提供云端工具和云計算資源;到進入以金融行業為代表的產業互聯網時代,面對底層架構的復雜需求,推出“公私一致”架構的混合云、覆蓋“云、網、邊、端”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到云原生崛起,推出KubeSphere容器平臺;再到數字經濟成為國家戰略需求,加快布局數字新基建、“東數西算”、“雙碳”解決方案等。
可以說,青云依托自主研發的技術,敏銳判斷行業發展趨勢,不斷調整自身業務。
步入云原生時代后,青云選擇“ALL in云原生”,過去幾年,青云在云原生領域進行了大量實踐積累,其中包括推出的KubeSphere容器平臺,已經成為全球受歡迎程度第二的開源容器平臺。這也是唯一一個由中國人發起、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開源容器平臺。
在具體業務場景應用方面,青云通過容器平臺在金融領域實現了技術架構的標準化應用,在本地還是多云環境都能夠快速部署、構建、管理基于容器的應用,在DevOps、微服務、可觀測性等方面,對企業實現持續交付、持續迭代帶來很大幫助。根據數據統計,企業通過引入KubeSphere容器平臺,簡化了DevOps流程,同時通過提供的Istio,幫助其輕松實現灰度發布,發布過程從小時級提升到了分鐘級,整個生產效能提升了40%。
在軌道探傷場景方面,青云則實現了云邊協同。例如,通過在軌檢車上接入多個傳感設備,如攝像頭、3D相機等,從不同角度拍攝收集軌道圖像信息,再經由邊緣計算算法模型完成基本數據處理,上傳至云端進行規模分析、模型訓練,構建一套云邊協同的軌道探傷解決方案。這樣的方案可以大量降低人員的投入,提高軌道探傷效率。
在林源看來,在云原生時代,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如何用云,而是如何把云用得更好。因此,青云需要用云原生的架構降低應用開發、運維的門檻。“所以青云一定會All in云原生。”
同時,作為戰略性技術架構布局,青云希望輸出更多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開源技術和產品。
林源表示:“我們能做的就是用最好的技術服務產業數字化,我們在各行各業里做的一直是最標桿的案例,我們期待中國原創科技能夠發揮重要價值,也期待數字中國越快越好的發展,最終實現‘科技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