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大正元率先發布三項抗量子密碼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自研的抗量子簽名算法和抗量子密碼模塊的基礎上,自主研發了抗量子PKI、抗量子電子身份以及抗量子區塊鏈,實現了網絡信任體系在抗量子計算能力上的探索,可為構建網絡世界中的信任鏈提供長效安全保障。
量子計算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全球科研領域關注焦點之一。一旦量子計算實用化,基于大數分解、有限域上離散對數、橢圓曲線上離散對數問題的公鑰密碼將被攻破,已經廣泛應用的RSA、ECC等公鑰算法將不再安全。密碼學界一直在考慮量子計算機威脅,尋求突破可以抵抗量子計算攻擊的抗量子密碼算法和應用棧。抗量子密碼已經成為捍衛未來網絡安全的重要基礎技術。
NIST(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于2016年正式啟動了征集抗量子密碼算法的公共項目,并于2022年7月5日公布了第三輪評選結果,其中KYBER、Dilithium、FALCON和SPHINCS+四種算法入選, BIKE 、Classic McEliece、HQC 和SIKE四種KEM算法進入第四輪候選,進一步加速了抗量子密碼算法的標準化進程。吉大正元的抗量子密碼研究成果也在此背景下誕生。抗量子PKI在自研算法的基礎上,同時還支持NIST第三輪優勝算法,并進一步應用于電子身份、區塊鏈等技術領域,全面拉開了抗量子密碼應用研究的序幕。
量子時代,密碼為先。隨著抗量子PKI、抗量子電子身份以及抗量子區塊鏈三項研究成果的發布,吉大正元抗量子密碼研究正式拉開序幕,公司將以此為基礎,繼續探索抗量子密碼技術,助力網絡安全升級,推動抗量子密碼應用研究的不斷演進,引領國內自主抗量子密碼技術研究與發展。
未來,吉大正元將繼續秉承科研創新精神,不斷在抗量子密碼領域推動技術應用研究,同時廣泛布局數字安全領域的前沿技術探索,在密碼學、網絡與信息安全、隱私計算等領域持續投入研發力量,通過技術研發、應用創新與產品實踐持續賦能正元數字安全產品系列和解決方案,為實現數字安全、量子安全貢獻正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