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征管改革不停步 科技強稅提質效——黨的十八大以來稅務部門持續推進稅收征管改革綜述》,提到:以金稅四期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智慧稅務建設正式啟航,推動稅收征管方式從“收稅”到“報稅”再到“算稅”,稅收征管流程從“上機”到“上網”再到“上云”,稅收征管效能從“經驗管稅”到“以票控稅”再到“以數治稅”。
全電發票的試點推廣是金稅四期的重要任務之一,從而推進發票數字化的改革。眾所周知,從8月28日起,全電發票受票試點工作已經全面鋪開,涉及全國36個省市、計劃單列市和自治區。
與傳統發票不同,企業開具全電發票,在開具總額度內,不再有發票開具份數和單張開票限制,而是依托動態“信用+風險”的體系,結合納稅人生產經營、開票和申報行為,自動為納稅人賦予可開具發票總金額的信用額度并動態調整,實現“以系統授信為主,人工調整為輔”的授信制管理。這意味著全電發票的管理與納稅人風險、信用建立銜接。
與之前依賴人工管理不同,現在稅局是基于大數據的分析比對來管理稅收,所以,對企業的發票管理、稅務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并符合稅法的規定。然而,在企業的實際經營中,缺乏對風險管理的重視,很容易引起稅務稽查,對企業造成損失。
特別是,在金稅四期的監管下,稅務部門對發票的管控也越來越嚴,發票風險也是稅務部門重點關注的方向之一。如果公司的發票管理不規范,會產生虛開發票、接受虛開發票、代開發票和接受代開發票、取得不合規發票的風險,企業需要時刻提高警惕。
對于企業來說,積累的發票問題越多,稅務風險就越大,被稅務稽查可不是小事,應盡早開始規范管理發票、管控排查風險,并及時解決問題,盡可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百望云提供解決方案
隨著全電發票試點推進,百望云全力打造了發票數字化管理系統,管控發票相關涉稅風險,提高企業的發票管理水平。百望云的發票合規系統,可直接對接企業內部的業務系統,通過將稅務思維向前端延申,結合風險指標、風險方案、風險預警等,定期掃描風險,生成風險分析報告,為企業提供風險應對策略,將原來對開票/用票風險滯后,變被動為主動,減少稅務風險的發生。
在應用層面,可直接對接企業的業務系統,獲取并管理財務數據、發票數據、申報數據,系統內預制200+風險指標,定期掃描風險,生成風險分析報告,并為企業提供風險應對策略。
01 風險指標管理
系統內預制200+風險指標,提供發票風險指標設置、發票方案分配、發票預警等,為后續用票/開票提供風險支撐。
02 發票風險管控
結合風險指標管理,根據指標設置、預警設置等,當開票、用票發生風險時,及時阻止或提示。系統提供六類發票預警:空白發票余量預警、發票驗簽失敗預警、發票逾期預警、異常發票預警、監控信息未反寫預警、未完成抄報稅預警。通過這些預警機制,來及時通知相關人員。
目前,全電發票的試點工作已經全面鋪開,企業應該做好從稅控發票向全電發票切換的系統準備。針對全電發票,百望云作為國家稅務總局金三、金四系統承建商,可為企業提供全電發票解決方案:
兼容“全電+稅控”的雙軌制處理方式,讓企業的業務處理無縫銜接;
提供全流程全電發票獲取、簽名、自動報銷、入賬歸檔等企業數字化進階能力,提高財務工作效率及企業的數字化能力;
提供全電下數字化合規及風險管控能力,降低企業的涉稅風險;
與局端全電發票管控新技術同步升級,保持業務處理永不斷線。
金稅四期與全電發票帶來的應用挑戰,是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和稅務管理升級的新機遇,幫助實現業財稅一體化。與此同時,發票數據貫穿企業經營的始終,企業要管理好、應用好發票數據,可以提升企業在風險防控、規范管理和經營決策等方面的能力,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如果您有全電發票升級的需求,請您訪問百望云官網咨詢,我們將按照您的實際應用情況為您定制全電升級解決方案,感謝您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