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以“共創·共享·共贏:技術創新與產業生態新議程”為主題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隆重舉行。據悉,本屆峰會共匯集數百位國家部委及地方政府領導,產業、經濟、技術、金融等領域相關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展開深度交流與探討,并吸引了超百萬人次的線上線下人群共同參與。
神州數碼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郭為受邀出席此次峰會活動,并在8日舉辦的“面向數字未來——數字生態建設與戰略發展的新思考”論壇上,分享了新基建時代機遇下,如何依托自主創新和生態合作攜手共贏數字未來的新思考。
數字經濟:中國經濟發展新引擎
在此次峰會上,中國信息化百人會組織發起“2035數字議程”倡議,持續研究未來15年數字發展的關鍵內容和優先程序,推動采取相應行動,努力回應時代提出的挑戰。這一倡議也吸引了廣泛的關注,并引發與會嘉賓的熱烈討論。
郭為表示,今天,數據已經成為未來數字經濟非常重要的生產要素。所謂數據,一方面是數字產業的落地和推進,另一方面就是產業數字化,就是各行各業如何運用數字化的方式去提升核心價值,以及如何用數字技術來提升整個社會和國家的治理能力。“這是我們面對數字經濟,以及提出2035數字議程的重要原因。我們在不斷地研究未來發展的目標、發展的路徑以及過程。”
今天,我們剛剛進入數字革命的開篇,未來的顛覆性變革,都是數字革命引發的一系列的革命。郭為表示,未來,在數字革命的時代有三個地方會產生顛覆性的技術。
第一,就是面向云的IT基礎設施的重構。舉例而言,今天,容器已經成為非常熱門的技術,未來任何一個組織、一個企業的云一定是“多云混合”,在這個多云混合平臺中,如何做到有效的切換,如何更高效穩定的運行,容器技術將發揮巨大的作用。而容器技術只是面向云的基礎設施重構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在郭為看來,5G、IOT都是云技術的一種演進的過程。未來,在云上會產生大量、大規模的變化,云還會向更便利、更有效的方向持續演進,帶來巨大的商機和創新的機遇。
第二,就是基于數據和知識形成核心競爭力重塑。郭為表示,數字化帶來的是整個企業和業務的價值重組,如同現代科學從科學計算走向商業計算、社會計算,就是要充分利用數據,對社會現象、自然現象、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進行再認知,我們也正在基于數據,實現這樣的再認知,進而重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第三,面向場景的業務和技術深度融合與創新。在郭為看來,今天所有的商業創新都是面向場景的,和大數據技術的結合。資產的數據化,數據的貨幣化,是數據的價值。如何通過數據的資產,數據的貨幣化形成新的面向場景的創新,是我們思考和實踐的方向。
郭為表示,面向未來三個顛覆性的技術,作為IT人,我們要在基礎設施上不斷創新,為社會提供更敏捷的云的架構;科學家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去發現各種各樣新的規律、新的認知、新的知識;企業家則更應該思考如何將這些新的知識,新的認知和數字技術結合,產生新的商業模式去實現創新,這就是我們的創新過程。
近期,國家提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號召,在郭為看來,新基建無外乎就是做好三件事情:第一,就是如何把信息基礎設施搭好。第二,就是如何利用大數據把數據資產充分盤活,通過對數據的反復的運算,反復的整理來發現新的規律。第三,就是支撐融合創新的發展。近期發改委提出“上云用數賦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去建立創新的孵化器,以及如何用數字技術去推動產業的迭代和基于場景的價值重構。
神州數碼:以融合創新,踐行數字中國
目前,基于對這三方面顛覆式創新的判斷,神州數碼正在開展一系列的工作。郭為談到:“比如量子保密通信,實際上就是圍繞著基礎設施在安全通道上的落地;我們和北大一起完成的燕云DaaS,也是圍繞著基礎設施去實現數據的采集;我們和華為一起打造的物聯、數聯和智聯的全感知園區,也是圍繞著數據開展工作,實現數據平臺基礎上的創新;而‘人機共舞’、智慧城市、金融科技則是我們融合創新的重要實踐。”總而言之,神州數碼現在就是聚焦在金融科技、多云平臺的融合服務,以及圍繞數據采集到城市應用的實踐,來持續發力。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神州數碼也在和國內外的生態伙伴持續合作。在郭為看來,數字經濟時代和傳統時代最大的不同,就是生態。“數據革命時代的到來,使得我們不斷打破傳統的企業邊界,實現價值鏈重構的過程,而這個價值鏈重構的過程中大家將在各自的領域里,成為最好的企業,然后形成互為生態的局面,這是未來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方向。”郭為表示。面向未來,神州數碼愿與各類合作伙伴攜手引領融合創新,構筑繁榮生態,共贏數字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