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同學們經常會有這樣的誤區:資歷越深厚的老師,教學方法越好。其實不然,在新東方在線老師的課堂,老師們會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便有效地覆蓋所有學生,真正因材施教。各種教學策略,加上對學生水平的了解,以及掌握好每個學生的特色并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這樣產生出來的教學方法才能更有效的針對學生學習情況,才是最適合同學們的。
依托強大的師資力量與教學資源的新東方在線,始終致力于為同學們提供個性化、互動化、智能化的卓越在線學習體驗。怎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有針對性的做好教學,不妨看看新東方在線考研老師如何用對教學方法,去感染學生。
進度慢的磨基礎,吸收快的專拔高
劉暢,作為一名教齡18年的考研英語寫作老師,他憑借著自己剛柔并濟、幽默生動的課堂風格深受考研學子的喜愛,被學員譽為“暢男神”。
“詞匯量不一樣的兩個人不可能走在一起。”
“人生的意義在于背單詞。”
在劉暢老師的直播間,他總能用這些口頭禪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也成為劉暢在學生心中的標簽之一。從線下到線上之后,劉暢這些個人風格鮮明的金句,又在新東方在線的直播間里火了起來。
(圖為新東方在線老師劉暢)
來到線上,劉暢的教學重點也在慢慢調整。他的授課內容總會隨著學生的吸收情況和學習進度而定。進度慢的磨基礎,吸收快的專拔高。“大部分考研同學的英語基礎要稍微弱一點,所以不能一下把難度拔得太高,而是要做到差異化授課,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分層教學。”劉暢解釋,他以前會告訴學生們在課下自行背單詞,但現在劉暢在課堂上專門安排背單詞的環節,帶著同學們復習詞匯和重點,換著花樣讓同學們記住那些知識。
課堂小互動 也能加深英語記憶
15年的教學經驗讓劉琦成為新東方在線的考研名師。她所出版的考研系列書籍,被稱為屆考研黨的“53神器”。劉琦老師的課堂,總會充斥著她精心設計的小互動,不僅能夠減緩課堂壓力,還能提高學員吸收效率。
2015年,劉琦開始了人生的新探索,嘗試在線授課。來到新東方在線的課堂,劉琦發現線上授課相比線下有很大的不同,課程密度、課程強度、知識點和干貨的輸出率都比線下要高得多,線下3小時講授的內容,線上1個半小時就能講完了。同時,線上教學對老師的控場能力和節奏引導能力要求也更高,教師要兼顧教學內容和學生公屏反饋,必須是多功能老師。”劉琦這樣說道。
(圖為新東方在線老師劉琦)
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教學效果,劉琦非常注重學生的教學評價。每半個月,劉琦會收到一份學生的教學反饋,她會根據這些反饋評估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
教學以純干貨為主,學生難免有累的時候。這時,劉琦就會用幽默風趣的方式給他們拓展閱讀文章的背景知識。在放松大腦的同時,培養學生們的文化習得意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學生和我有很多秘密的‘接頭暗號’”,劉琦舉了個小例子,“誰是‘三姨太’?其實,這是指謂語動詞的三種變化:時態、語態、情態”。這些“黑話”,不僅便于學生們快速理解和深度記憶,還能降低他們吸收知識的難度。
在潘文靖的課堂 “每日一游”
旅行是潘文靖最大的愛好,她也將自己的所見所感融入到日常授課中。潘文靖很容易就能用相關話題去結合題目中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更全面的了解背后的故事……
在潘文婧老師的世界里,往上走,看到更寬闊的天空,才是她人生最大的追尋。
關于這一點,在潘文婧老師看來,她是這樣思維狀態的受益者,所以她也希望能讓自己的學生體會到”世界之大,請邁開步伐,走到更遠的地方”
(圖為新東方在線老師 潘文婧)
阿布扎比的“海上盧浮”、卡薩布蘭卡的“藍白圍墻”、法蘭克福的漫天繁星.......一幅幅動態旖旎的插畫,就這樣躍然在課堂上。結合英語的場景化使用,分享當時當地的感觀,在她的課堂上,同學們不僅能學英語,還能拓寬視野,感受世界的包容和美麗。
英語是以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為載體的,掌握更多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對于提高英文閱讀、口語交際能力也非常有幫助。
新東方在線老師的課堂,有歡笑、有思考、有對話,在線也有足夠的師資配置去為學生的學習做到“精細的切片”。同學們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和學習情況選擇不同老師的教授課程,在雙師模式的指導下,更高效的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