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邏輯嚴謹的數學遇到押韻對仗的古詩是什么樣的一番景象?
這首《詠方程組》的作者是當代詩人楊老大,也就是一起學網校初中數學老師楊鷹。他曾在課堂上聲情并茂地告訴學生們,枯燥的知識點與對仗工整的古詩結合后得到的這些秘籍,將會幫助他們在數學江湖內無往而不利。
課都沒有興趣聽,一切還有什么意義?
也許很多人對于名師的定義是知識點講透、題型講全、解題技巧豐富……但在楊鷹看來這些是成為名師的充分條件,但最重要的必要條件是要抓住學生們的興趣點。
“如果孩子們連聽課的興趣都沒有,知識點、解題技巧還有什么用?”楊鷹如是說。
因此在楊鷹老師的課程設計中,“一切從學生興趣出發”。哪個知識點能吟詩作對,那就絕不能泛泛而出;哪個知識點可以有江湖的灑脫,那就絕不能干癟無趣。在楊鷹的數學江湖中,正號和負號可以是正邪兩派,數字是可以成為能量,或此消彼長或共圖大業。在數字與符號構成的江湖中,楊鷹如同一派之掌門,帶著學生們“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我以為這些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就像藏經閣的易筋經,每一屆的學生都照著練就可以了。但楊鷹告訴我,易筋經就像數學的知識點,很多年都不會有大的改動。但是基于易筋經衍生出的“解題秘籍”是要不斷更新的,這樣不斷完善才能幫助學生走的更快更遠。
說到這,很多人的腦海里會為楊鷹老師畫像,可能是穿著持刀佩劍,灑脫不羈;可能是一席漢服、一壺酒……但坐在楊老師的對面,我很難把這些形象和他對號入座。相反他告訴我,教育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要對每一個孩子心存敬畏,盡心盡力,永遠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課上倚馬仗劍走江湖的楊掌門在課間就會變成一位江湖說書人,講講在數學江湖上那些名垂青史的開山主師們。這一講,就是三年。如今這位說書人已經講了60多位開山主師的故事,在每一個贏得滿堂彩的故事背后,都是這位說書人的自律和堅持
猶如10000小時定律一樣,或許堅持的意義當下無法感知,但時間終會告訴你答案。
在一堂公開課上,楊鷹開啟了一個五年級孩子跨兩個年級學習數學的開掛之旅。說到這,楊鷹老師嘴角上揚邪魅一笑露出一絲驕傲。
簡單來說事情是這樣子的:一開始教小學五年級的楊鷹老師在課程結束后,準備去教初中數學。但是這位學生因為對于楊鷹老師非常喜愛,堅持跨年級報班,為此五年級的他開始跨越兩個年級學習初一的課程。
這樣記筆記就能學好數學
楊鷹老師出生于“數學世家”,父母都是數學老師。他告訴我,自己從小就是父母教學方式的試驗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黃岡學習法”……這些他都用過,但是他認為讓自己受益最多的是整理筆記。
每個人上學的時候都會做筆記,但楊鷹告訴我,很多人都不會記筆記,雖然他們記了厚厚的幾大本也寫沒了幾根筆芯,但這些筆記都是為了記筆記而記,根本沒有可讀性。試問一大本筆記應該從哪看起?
他認為記在筆記上的內容的標準只有一個——這個內容是否值得初三再看一遍?
這么抽象的標準,學生們應該如何理解呢?
他說,類似證明三角形全等的五個方法等類似的知識點是一定要記住的,這些重要的知識點他在課上會提示。時間長了之后很多學生也會有自己感覺。學生們每周把筆記復習一遍,每個月再復習一遍,一個學期再復習一遍。正所謂功夫在平時,每周只要花費1個小時的時間從頭復習下筆記本,就能練就‘過目不忘’的數學神功,所有老師講過的題目,隨時都能信手拈來”那么到了初三總復習的時候,還有什么不會的呢?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數學是一門非常神奇的學科,會的同學什么樣的題都會,不會的同學咋講都不會。甚至很多同學認為自己沒有“數學天賦”。
但楊鷹說,自己在上課的時候經常告訴有這樣想法的同學,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所有人都可以學好數學,每個人都有挑戰高分的可能。很多數學不好的同學是因為之前欠下了太多的債,基礎沒打好數學成績怎么可能好?
怎么才能學好?
“記筆記啊!開始我提出記筆記的時候只有20%的同學跟著我做,到期末考試的時候這些同學在班級里都名列前茅或者有了非常大的進步。這些同學在網校的測試中也是排名最靠前的一批。學生們看到這種方式的效果之后,70%多的同學有了記筆記的習慣。”
從更好的自己到更好的大家
在一起學網校,楊鷹老師除了是一名受學生愛戴的名師之外,他還負責整個初中數學的教學工作。年初疫情來臨之際,一起學網校為全國中小學生免費打造的超級課表引起巨大反響。超級課表公開課在即,為了能讓老師們將最好、最專業的狀態展現給全國的孩子們。他與網校初中部40多位老師一對一磨課。面對40多份Demo,他每一個都給出了詳細專業的建議。
這個世界上哪有什么天生的名師,不過是在你看不到的角落認真努力的備課罷了。這個世界上哪有什么張口即來的訣竅,不過是在你不知道的時候老師們冥思苦想的結果。
為了讓每一位老師所帶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在一起學網校學有所獲,他經常組織老師們一起共享秘籍。
楊鷹老師告訴我,很多時候老師們在會議室里的一個下午,只為了讓一個口訣更加朗朗上口、更加全面。學生經常因為一位老師愛上一個學科,因為一科成績的優秀,就對學習充滿了興趣,從此有了向上的力量。而我們一起學網校的老師都希望成為這樣的老師,不僅有方法有訣竅,更抓住孩子的興趣,讓他們愛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