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木比白營銷日記(ID:mubibai20),作者:xxxxx,授權轉載發布。
付費推廣這個行業一直有新手進入,也一直有人跳出。前段時間跟個2018年的同事聊天,他還在原來的醫療公司里,聊了下近況,不由得佩服他的毅力。不管堅守亦或轉戰其它領域,都是每個人的經歷精彩。說下我自己從開始接觸付費廣告到目前轉型的變化和一些感受吧!
2015年
那時候剛了解百度競價。那時候的百度和現在的百度在效果上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具體來說,那時候百度競價效果還比較好,也比較好做,pc流量也還比較多。幾乎做競價的公司,把90%的預算都放在百度上。信息流那時候還只是個“非主流”的推廣渠道。百度那時候pc廣告位都有十多個,還不叫“廣告”,而是叫“推廣”。
那時候做競價,別說跨區開戶,就是做劫持、抓取都非常普遍。基本不用擔心流量少。而且那時候的百度相對穩定,均價也不算高,只要你花心思,不愁沒客戶。
2016年
我們都知道,這一年百度開始走下坡路了。因為一個名字——魏則西。之后百度的廣告位開始減少,pc由10多個減到5個。并且將之前的“推廣”標識改成了“廣告”。
不僅僅對醫療行業有影響,對其它行業也影響很大。大家普遍感覺成本在上漲。
醫療經歷了短暫的整改之后,過了幾個月又卷土重來。
伴隨著百度競價的變革,這一年,信息流也開始慢慢成熟。以頭條系信息流為例,就是在2016年開始成熟,并且很多廣告主開始投放。
2017年
基本這一年的百度競價還是上一年的形勢。只有一些細微的變化,整體大的調整并不是很多。這一年,百度由于陸奇的加入,股價飛升,并且ALL IN AI成為百度的主題。這一年,廣告市場增速最猛的是頭條系,因為這一年抖音出現了。抖音出現之后,全網火爆,一度侵蝕了百度的廣告份額。
相對來說,2017年是比較平靜的一年。那時候,百度競價廣告雖然競爭大,越來越難,但百度依舊是最主要的投放渠道。
2018年
2018年的形勢就開始了變了很多。百度依舊火熱,但已經不是一家獨大了。信息流在這一年漲勢迅猛,頭條系已經搶走了百度的很多流量和廣告份額。在這一年,百度也經歷了很多大事。陸奇的離職,百度股價直接下跌。在推廣方面,百度開始發力信息流,搜索也開始更新。2018年百度在競價廣告上的兩個大動作是,一是醫療行業實施托管,二是開始推出ocpc智能調價。實現托管最初的工具叫商家號,于2018年年底切換,而ocpc雖是同時期推出,但并未成為主流。
2019年
百度競價大勢已去。盡管依舊是搜索老大,但頹勢已顯。這一年百度的廣告份額已經降低了很多,頭條系擴張效果明顯。搜索方面,百度開始做流量閉環,商家號升級為基木魚,加上推出愛番番(百度推廣的CRM系統),百度是希望把流量圈在自己的流量池里。搜索OCPC逐漸成為主流,門檻也不斷降低。在信息流方面,百度不管做短視頻也好(好看視頻),還是做聯盟流量(百青藤),其影響力已弱于頭條系。
2019年,頭條系也推出了頭條搜索,繼續侵蝕百度的廣告份額。盡管短期無法超越百度,但也已經大大搶走了百度的蛋糕。
2020年
流量的增量之戰轉變為存量之戰。各家都在搶用戶和時長。從上半年的營銷市場來看,目前直播流量爆發,各種主播網紅開始冒頭帶貨!電商帶貨成為上半年最熱的風口。有流量就有錢!就是這么簡單!
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疫情期間,電商也迎來新的機會。整體對比以前和現在,現在推廣渠道和手段那么多,感覺怎么做都很難!現在不管是推廣還是電商,都不好做。流量的獲取成本越來越高,往后做的營銷其實無非兩個方向:一是提升團隊戰斗力,在現有的紅海市場中搶占份額,二是轉戰新渠道(短視頻、直播、帶貨等),在藍海市場中做先吃螃蟹者。
百度市值 10 年起伏:
2010 年,百度市值 336 億美元
2011 年,百度市值 406 億美元
2012 年,百度市值 350 億美元
2013 年,百度市值 619 億美元
2014 年,百度市值 798 億美元
2015 年,百度市值 661 億美元
2016 年,百度市值 574 億美元
2017 年,百度市值 819 億美元
2018 年,百度市值 553 億美元
2019 年 9 月 1 日,百度市值 364 億美元
2020 年截至 7 月 4 日,百度市值429. 9 億美元
一點感受:
現在的推廣和以前已經不能比了,時代在變,流量在變,環境也在變。不要再用五年前的方法來做今天的事。與時俱進,才能應對未來的競爭。好比醫療行業,現在投競價再用cpc已經很low了,不排除用cpc依然還能有效果,但主流的方式早已經是ocpc了。電商也是,以前的方式未必適合現在的玩法。以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上寶貝就有流量,現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辦法引流量。未來的電商,從價格電商到品牌電商再到社交電商,以后很可能是內容電商的時代。
后來者們,要做推廣也好,要做電商也好,一定要慎重!千萬千萬不要交智商稅了。現在的很多培訓機構、很多付費學習其實都是割韭菜,真正有干貨的并不多。很多圈子很多公司都能學到很多干貨,沒必要去花個大幾千大幾萬去學習!要付費學習也一定是要認準人,跟真正有實力愿意分享的人學習。
想學運營的后來者,建議找家大公司去學習。大公司有資金實力花,做運營這行,都是用錢燒出來的經驗。如果你想了解多個行業的推廣情況,可以去乙方。如果你想玩轉多渠道推廣,可以去甲方。
成功沒有捷徑,學習力+堅持力+好的平臺。前期工資低點都沒關系!一定要多向優秀的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