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重點工程,“西電東送”將西部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減輕了環境和運輸壓力,對于合理配置資源、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西電東送”形成的北、中、南三路送電線路中,換流站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效實現交流電與直流電的相互轉化,以達到電力系統對于安全穩定及電能質量的要求。
智慧換流站的信創探索
換流站不僅規模大,單站設備數量多,測控點位多,設備的價值也高,單站主設備價值超過 100 億。變電站的運營面臨以下問題:
第一,遠程技術支撐能力的壓力持續攀升。遠程應急指揮能力的保障有賴于應急處置標準化程度的提升,遠程專家診斷手段充足也能讓現場作業更順暢,這都離不開整體遠程技術支撐能力的持續進步。
第二,監控檢測靠人工,造成運行工作繁重。設備狀態預警能力、年度檢修管控、自然災害及氣象監測等重大需求,所依靠的 20 余類子系統為獨立運行監盤,工作人員任務繁重(注:監盤是換流站運行值班人員通過控制系統畫面,對換流站運行系統中的工藝參數進行實時監視、數據分析、操作調整和事故處理的簡稱)。
第三,現代化管理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相關設備培訓缺少模擬實訓、資料管理電子化程度不高等因素,導致業務閉環能力、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等仍需持續優化。
同時,作為關系國計民生、千家萬戶的關鍵基礎設施,電力電網的安全保障尤為重要,隨著自立自強逐步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國家電網更加重視自主創新,在科技發展中夯實基礎。
在此背景下,國家電網在智慧換流站建設中,探索創新模式,從國家電網總部、國家電網省公司、換流站三個層面統籌規劃,整體推進信創體系建設,實現云、端互聯,數據流動。
在換流站的站端,通過統一基礎軟硬件設施、統一設備信息模型、統一應用開發規范,實現以設備為中心的換流站全景數據匯聚共享,運維業務可視化呈現,站內設備狀態全面可知、可控,并利用邊緣計算技術提高業務處理實時性,降低中心云的通訊和計算壓力。
在省公司云平臺,依托數據中臺存儲設備歷史數據與共享數據,依托資源業務中臺構建運檢管理業務,全面掌控本省換流站設備狀態信息。
在總部平臺,基于國家電網云建立總部管理功能:構建應用商店,集中管理數字換流站應用,促進應用不斷優化升級;集中管理各省換流站的故障樣本,發揮大數據優勢;集中管理設備信息模型,確保模型統一;建立專業管理應用體系,與省中臺共同實現換流站精益化管理。
青云信創容器平臺讓換流站更智慧
青云科技與行業合作伙伴攜手共建統一的站端業務運行框架,在全信創環境中實現站端數據有序匯集/共享、統一數據模型,強化與省中臺的數據交互能力,構建總部應用商店、應用開發平臺,實現站端軟件按需訂購、靈活部署。
依托攝像頭、機器人、紅外監測等設備構成的感知層,國家電網換流站建設自下而上的統一平臺:超融合硬件平臺(基礎設施層)、站級業務運行框架(包括通用組件、業務組件、服務接口等),以數據、業務、應用/算法協同實現智慧管理。
其中,青云信創容器平臺為通用計算節點、AI 計算節點提供了整體的容器基礎設施能力。
以 Istio 微服務框架提供微服務治理功能,支持調整細顆粒度流量治理策略,支持包含金絲雀發布、藍綠部署、流量鏡像和熔斷機制的流量治理,可視化微服務拓撲關系的可觀測性,以及基于 Jaeger 的分布式鏈路追蹤,構建專家級的微服務技術中臺。
以容器鏡像服務實現簡單易用、安全可靠的全生命周期鏡像管理功能,支持容器化服務快速部署,支持 AI 算法管理。
青云信創容器平臺適配主流信創芯片、操作系統,同時全面支持中間件、數據庫、應用軟件等廣泛信創生態,打造新基建下的安全、可信的容器云環境,提供了全方位的容器平臺基礎架構能力,通過深度整合微服務與敏捷開發等現代化應用開發流程與工具,并通過應用管理平臺支持各類傳統應用及新型應用的全域應用統一分發與管理,助力企業實現全面云原生轉型,加速應用與業務的現代化改造進程。
國家電網現已部署了關鍵業務的六大應用功能:智能視頻、三維場景、設備狀態、設備分析、運維管理、專業管理,實現對站內各設備進行全過程狀態監控分析,實現設備的動態體檢診療。
最終,通過“平臺+生態”的模式,國家電網以“四個數字化”讓換流站更智慧:設備數字化有效提升狀態感知能力、互聯互動能力,作業數字化有效提升現場作業能力、安全管控能力,管理數字化有效提升風險預控能力、精準投資能力,協同數字化逐步與調控中心、建設、物資等部門實現企業級協同。這也成為國家電網全面開展信創試點改造的具有代表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