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影視拍攝、地質測繪、災情勘察、農業植保……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步完善,智能硬件開始向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方向邁進,這同時也加快了無人機向“集約化”發展的進化歷程,行業應用工業級無人機才是未來發展的重頭!
行業應用無人機領域,符合實戰應用才是發展的關鍵。工業級無人機需具備較長航時、較大載重、適應惡劣環境、經久耐用等特點,在2020年“十四五”中國無人機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就有專家指出,目前市面上雖然無人機品類繁多,但是在面對各種災害來臨時,真正能夠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無人機卻很少,因為災害現場往往面臨環境復雜、通行困難、通訊中斷、氣候惡劣等特點,一般的小型無人機根本無法正常工作。而這些,正是工業級無人機亟待解決和突破的技術痛點。那么戰狼無人機面對以上技術痛點和難點時,又是如何解決的呢,到底具有哪些優勢呢?時代星光市場部負責人針對以上問題做出了如下解答。
源于網絡
奮戰在甘孜州瀘定縣6.8級地震中的戰狼無人機
9月5日12時52分,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災情發生后,時代星光攜戰狼無人機及通信指揮車隨同四川消防總隊遂行出動、向險而行,發揮專業優勢,奮戰在抗震救災一線。戰狼X120C 再一次經歷住了實戰的考驗,不負祖國和人民的期待圓滿完成任務,收到了來自四川消防總隊的感謝信,戰狼X120C 再次備受關注。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時代星光生產的戰狼X120無人機已經完成了二十次大型實戰保障活動和數百次不同規模的應急救援和軍警保障活動,僅戰狼X120這一款型號,就已經經歷了諸如瀘定地震、九寨溝地震、汶川泥石流、天津大爆炸等二十次大型實戰活動,另外經歷了兩百次以上不同規模的應急救援和軍警保障活動!
01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戰狼X120C
會是哪一句話呢?
最便攜實用的中型工業級無人機。
戰狼X120C便攜式套裝
02
相比市面上一般小型民用無人機
戰狼X120C 最為核心的優勢在哪里?
優勢一、飛行性能強。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的主流小型無人機載重能力均在2.5公斤以下,續航時間在30分鐘以下,而戰狼X120C 的載重能力大于5Kg,續航時間大于50分鐘,搭載35X光電吊艙的續航時間仍大于40分鐘。能夠很好的滿足應急安防等領域的各種需求。
優勢二、環境適應能力強。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的小型無人機無法在大雨環境或極寒條件下飛行,而戰狼X120C能夠在大到暴雨環境以及零下40度低溫均能正常飛行,且能夠在7級大風和7000米海拔正常飛行。因此戰狼X120C才能經歷無數次惡劣環境的實戰考驗。
暴雨中仍然可靠作業
極寒條件下精準拋投應急保障物資
優勢三、便攜性好。相對于目前市面上飛行性能相當的非主流中型無人機,戰狼X120C具有便攜性好的獨特優勢,戰狼X120C獨創的行李箱攜行方式讓一套軸距1.2米的無人機可以輕松出行,很好的解決了中型工業無人機出行不便的難題。結合小巧的手持地面站,讓戰狼無人機成為最為便攜的工業無人機,托運方便,單兵攜行滿足靈活作業,提升效率。
優勢四、手持地面站方便實用。戰狼X120C的地面站進行了全新升級換代,徹底解決了老款雙屏地面站較為笨重的缺點,讓戰狼無人機成為了最便攜的工業級中型無人機,滿電工作時間達5小時,數傳圖傳可達5公里,具有實時飛行狀態反饋、自主飛行、框選自動規劃航線、航點規劃等功能。
TIM-U10一體化手持地面站
優勢五、全碳纖維一體成型,工藝精湛,經久耐用。戰狼X120C經過長達6年的實戰考驗以及持續升級迭代,已經成為一款行業中最強悍的工業級無人機,它除了能夠在大風大雨和極寒高原環境使用,還能夠經受住長時間飛行的考驗,通過與市面上主流小型無人機的同步飛行測試,通用無人機連續工作6小時即開始出現部件損壞等情況,而戰狼X120C連續工作48小時依然完好無損,產品耐用性顯而易見。
戰狼X120C
優勢六、安全性高。無人機的安全性主要由機體設計、材料工藝、飛控技術、通信技術等四大方面決定,戰狼X120C 采用了封閉式碳纖維材料開模加工而成,具有機體可靠性高,一致性好的特點,結合戰狼軍工級飛控,將人工智能安全多元反饋與控制技術融為一體,加上多種飛行保護機制來保障無人機飛行安全,采用專網通信+4G公網通信提高鏈路安全性。諸如低電保護,失電保護、激光避障、遙控器斷聯、地面站斷聯等采取自動返航或原地迫降等方式安全降落,依托機體和飛控系統本身的高安全性設計加上多重安全保護機制和數百次實戰經驗的技術升級迭代,從而形成了一套安全可靠的飛行器。
地震后戰狼無人機化身空中救援使者
極寒惡劣環境現場偵察救援
優勢七、遠程集群操控形成空地一體化指揮體系。值得一提的是,戰狼X120C 通過時光云管控平臺支持遠程多地面站及多遠程指控中心的接入、管理和控制,實現工業無人機的集群控制。各個地面站和指控中心可實現控制權切換,任意授權等。極大提升了復雜的應急救援現場需要多架次無人機同時作業的效率以及超遠距離管控便利性,并減少對飛手的依賴,實現智能化、云管理、大數據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