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 · · · · ·
全書以中國歷史時序排列,分為史前、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遼、宋、西夏、金、元、明、清(1644—1840)、清(1840—1911)、中華民國共15卷。
各卷分為綜述與治亂興衰、經濟、國家控制、社會結構、精神文化、社會生活6編,以專題形 式敘史,后附主要參考史料、歷史紀元表。
本書是匯集我國史學界權威專家、學者共同編寫的一部新通史。是改革開放40年來唯一一套詳細地、系統地反映史學界最新研究成果的中國通史著作。
由我國史學界權威專家學者倡議,180余位歷史學、考古學、哲學、民俗學、人類學、地理學等學科著名學者參與撰寫。
本書特點
新理念 新觀點
本書摒棄了一些長期以來陳舊的、單一的歷史觀,注入學界新理念新觀點。
與以往不同,本書更多地關注社會長期性、連續性、漸進性的發展變化過程,避免僅僅使用某個具體的重大政治、經濟事件作為變化的標志。
比如,在歷史分期問題上避免以具體事件為標志截然斷限,除了史前文化外,特別強調周秦之際、隋唐之際、明清之際以及20世紀上半葉這樣幾個重大的變化時期,以社會經濟結構的整體變化為標準來判斷不同階段的社會性質。比如,清朝上、下兩卷,不再刻意強調1840 年鴉片戰爭這一界標作為中國古代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分界的超乎尋常的重要性。
本書摒棄以中原王朝為中心的做法,將少數民族政權放在與漢人地方政權同樣的地位上,對中央王朝與各民族之間的碰撞、融合,用全新的視角進行闡述。
如,遼夏金與兩宋大體上是同時的關系,本書沒有將這些北方民族政權附于宋代卷中,而是強調他們的獨立性,站在邊疆和非漢族族群的角度反觀處在中心的帝國,重新理解“中國”的含義,彌補過去多局限于中央和四夷關系的視角。
新體例 新結構
各卷一般分為綜述與治亂興衰、經濟、國家控制、社會結構、精神文化、社會生活6編,以專題形式敘史,后附主要參考史料、歷史紀元表,以期更全面、準確地反映歷史原貌和發展規律。
本書的一大特點是,突破了以往通史只強調政治、經濟對歷史發展作用的視角。以往通史對社會生活、文化的關照通常只作為政治、經濟的補充,篇幅較少,另外一些內容,比如民間文化的發展是以往的通史完全沒有或相對簡略,卻在近年來學術研究中頗為重視的。
本書以近40%的篇幅展現了包括衣食住行、習俗風尚、閑暇娛樂等在內的社會生活,并將其作為中國歷史發展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論述精英思想文化成就的同時,特別注意民間文化和社會思潮。文化不再只被看作是歷史發展的“果”,而將其與當時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變動相互關照、聯接,讓歷史發展更加有血有肉。
本書從社會學派的角度出發進行歷史分期,并貫徹到這部書的整個史學理論框架,這亦不同于傳統歷史學派,以往的通史著作中沒有把“社會結構”作為與政治、經濟領域的歷史并列的部分。
書中所描述的“社會結構”,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分層、各個社會群體、重要的社會組織以及家庭、宗族等社會慣制。本書對一向被忽略的婚姻、家庭、宗族、各階層、社群等社會結構、社會問題的探考,絕非一般性的拾遺補闕,而是在深入探究中國歷史特殊傳統的真諦,對歷史的展現更加豐富、鮮活。
新材料 新內容
近40年來,史學界對于考古、文字、文獻的開發、考證和大量相關歷史專題研究的新成果,為本書的撰寫提供了寶貴的新鮮血液。
書中全新引入關于世界發展史與中國歷史的關系,在中國民族研究、自然歷史研究、重要經濟專題以及社會結構、文化生活等方面均有新鮮觀點和詳實的史料闡述。
本書打破以往通史不包括近現代史的慣例,囊括了1840年至民國時期的內容,以體現新的歷史觀。為盡可能全面、豐富地展現中華民國時期社會各階層的生活面貌、文化思潮,我們在編撰過程中始終保持審慎的態度,對稿件的內容、字句進行反復斟考量,力求做到史料堅實、論述嚴謹。
通觀全書,佐證之豐,涉獵之廣,幾近半部歷史工具書,給讀者閱史、研史提供了極大方便。
資源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