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科技
八月份已經過去了一多半,三星、小米、iQOO 等廠商都已經開始著手布局下半年旗艦手機市場,作為國內的銷量一哥,華為自然也不能例外。在之前,雷科技就已經報道關于 Mate 40 的各種消息,除了麒麟處理器將成為絕唱這一遺憾之外,Mate 40 系列注定不會讓花粉失望。
但在今天,一則與 Mate 40 無關的手機線報來臨:根據供應鏈的消息,華為 " 鴻蒙 " 操作系統終于要上馬手機,預計將在半年內推出。此前,知名分析師郭明錤也表示,華為可能在下半年開始出貨 " 鴻蒙手機 ",初期的鴻蒙機型定位將以低端市場為主。
傳說中的 Harmony OS,終于要在手機上到來了?
雖然正式發布已經兩年有余,但鴻蒙操作系統依舊還是一個謎。余承東曾表示,鴻蒙是華為面向未來打造的操作系統,是一款基于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 OS。并且表示,未來的鴻蒙操作系統將可以適配各種硬件,其中就包括手機。
在 " 撂狠話 " 環節之后,鴻蒙在去年八月份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終于正式揭開廬山真面目,搭載鴻蒙的第一款硬件——榮耀智慧屏新鮮出爐,官方表示,智慧屏上的鴻蒙 OS 1.0 基于開源框架、關鍵模塊自研。
但嚴格意義上講,鴻蒙 1.0 離自研的道路還很遠,它的內核是 Linux 內核、鴻蒙微內核和 LiteOS 共同組成的混合內核,本質上屬于過渡系統。雖實現了此前華為宣稱的方舟編譯器、分布式架構等多種特性,但依然離不開現有操作系統的支持,芯片、分布式、云端等優勢也沒有通過鴻蒙 1.0 完整體現。
雖然沒有達到數碼愛好者的期望,但華為從去年開始,就著應對中美科技 " 脫鉤 " 后的局面:取代谷歌服務的 HMS 經過一年發展,已經來到了 5.0 版本,注冊開發者已達到 160 萬,月活用戶超過 7 億,建立起了初步的生態鏈;鴻蒙也在智慧屏之后,正式上馬華為 AX3 系列路由器,開始了逐步擴張的步伐。
在鴻蒙和 HMS 都取得了初步成功后,華為恐怕將在不久后召開的 2020 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宣布鴻蒙系統進入 2.0 時代。在華為的路線圖中,鴻蒙 OS 2.0 意味著 PC、手表、車機、手機等設備都將支持鴻蒙系統。這恐怕也是部分媒體認為鴻蒙將很快上馬到華為手機上的原因。
不過,雖然外界對于鴻蒙將上馬手機的討論如火如荼,但華為高管卻對此事極為冷靜。華為輪值主席胡厚崑在去年美國宣布 " 實體清單 " 后就表示,華為依然是安卓生態的堅定支持者,鴻蒙沒有明確的上市計劃。從目前來看,華為對于鴻蒙的上線依然抱持著謹慎態度。
雖然一款搭載著與安卓、iOS 截然不同的操作系統的手機上線會令我們興奮,但這樣一款手機也會給華為帶來不小的難題:麒麟處理器在明年或將絕版,鴻蒙要脫離麒麟平臺,在聯發科天璣、高通驍龍等第三方處理器平臺上運行,這給了華為不小的開發壓力。而且在昨天,美國國務院直接發文,禁止代工廠為華為加工芯片,華為目前的最大難題還是硬件。
盡管谷歌由于政治原因,沒有給華為 GMS 支持,但安卓系統和 GMS 不同,并不是谷歌在 " 發號施令 ",由于 ASOP 的開源特性,哪怕臨時許可證到期,華為依舊可以使用谷歌釋出的代碼,只是不能與谷歌進行實時溝通與提前升級(國內市場影響不大)。
此前業界知名開源平臺 Docker 與 Linux 都作出明確解釋,美國進出口管制條例 EAR 管不了開源代碼,只能限制商用平臺。所以對于國內市場,未來的 EMUI11 很可能還是安卓系統,不過華為在 EMUI10 中就已未雨綢繆地植入了鴻蒙的部分特性。
從當下移動端的生態布局來看,華為手機采用安卓系統也是最有利的。國內的安卓生態豐富繁雜,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體系,無謂提高遷移成本對用戶和開發者都是一個負擔。哪怕鴻蒙真能做到如余承東所說的 " 和安卓無縫遷移 ",如何充分利用鴻蒙的特性,開發文檔也是必要的,但目前華為也沒有向開發者發布鴻蒙的開發文檔。
至于傳聞中的 " 鴻蒙低端機 " 傳言,可能性更低。沒有生態,哪怕是低端機,銷量也必然不好看。如果華為真的要將鴻蒙手機開放給公眾,中高端性能的機型才是一個好選擇,一方面給了開發者足夠的容錯空間,另一方面也能改善早期操作系統拖累性能的問題。余承東在去年 IFA 見面會上也表態,有將鴻蒙放到 P40 系列上的想法,證明高端機才是鴻蒙的首發機型。
當然,鴻蒙也絕不是傳說中的 "PPT" 系統,今年 7 月,對于鴻蒙生態至關重要的方舟編譯器 maple engine 開源,編譯后的應用終于可以 " 跑 " 起來了。雖然從實際測試來看,編譯過后的應用依然有著不小缺陷,但鴻蒙至少堅實地邁出了第一步。
綜上所述,華為不太可能在鴻蒙生態成熟前貿然推出 " 鴻蒙手機 ",低端機就更不可能了,在鴻蒙 2.0 時代,華為會更傾向于已有研發基礎的車機與手表領域(LiteOS),手機的生態建設還需要很長時間。
可以說,隨著中美科技對峙的不斷升溫,重視自主研發、被美國不公正對待的華為注定會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但從任正非與 BBC 和其他媒體的對談中可以看到,華為一直立志于建立全球化企業,目標是與全球公司展開正常的商業競爭,但很多決策的主導權卻不在自己手里。
不可否認的是,華為有著深厚的研發實力,但我們也要看到,盡管華為近幾年進步飛快,但它不可能也沒必要包攬全部高新制造業,改名后的麒麟 9000 芯片就說明了這一點。此前華為 " 自主制造處理器 " 的傳言滿天飛,直到消息人士出面駁斥才略有平息,輿論對于華為抱著不切實際的過高期待,擅自期待卻又擅自失望,恐怕 " 大嘴 " 余承東也不得苦笑。
當然,小雷十分期待鴻蒙系統能在華為的產業布局下茁壯成長、不斷完善,為當今智能手機的既定格局注入一股新鮮血液,但小雷也認為,與其不斷鼓動情緒,不如靜待華為安心研發,做出成品。
畢竟,打造出一個能關聯華為全部生態鏈產品、為手機行業帶來全新思路的移動操作系統,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