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映維網
最近 Epic 和蘋果的懟戰成為了社區的關注焦點。一直以來,眾多開發者都對平臺方 30% 的抽成感到不滿,但經常都是無可奈何。所以這次事件獲得了眾多廠商和人員的聲援支持,比如說有在 App Store 推出多款應用,但又一直對 " 蘋果稅 " 不滿的 Facebook。
Facebook 應用程序主管費姬 · 西莫(Fidji Simo)日前就通過一篇博文表示:" 我們要求蘋果降低其 30% 的應用商店分成,或者允許我們提供 Facebook Pay,這樣我們就能幫助那些在疫情期間苦苦掙扎的企業消化所有(線上)成本。不幸的是,他們(蘋果)拒絕了我們的要求,中小企業只能得到他們辛苦賺來的收入的 70%。"
但諷刺的是,Facebook 自己似乎同樣在抽取 30% 的 " 平臺稅 ",人前扮演著 " 為農民發聲的兄弟 ",人后又扮演著 " 迫害開發者的地主 "。
自收購Oculus以來,這家社交媒體巨頭一直在大力投資虛擬現實領域,并花費巨資幫助培育了一個正在迅速發展的市場。可以說,Facebook 幾乎是憑一己之力支撐起一個虛擬現實生態系統。
但這同時意味著這家科技巨頭正在牢牢掌控所述領域。日前,VR 影視社交平臺 Bigscreen 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達山 · 尚卡爾(Darshan Shankar)就通過 Twitter 抨擊了 Facebook 的抽成政策。
他表示:" 像 BigscreenVR 這樣的視頻分發商,每單交易都會給影視工作室 60%-80% 的收益。Oculus 同時提供影片租賃功能,并且每單交易都會給影視工作室提供類似百分比的收益。但是,對于每一單影片租賃交易,Facebook 都強迫 Bigscreen 向其貢獻 30% 的分成。"
尚卡爾進一步表示 Oculus 拒絕與其協商應用分成比例:" 我們每賺 1 美元就會虧損超過 1 美元。我們曾向其協商求助,但 Facebook 卻表示我們需要尋找一個更好的商業模型 …… 沒人關心沒人管,我們求助已有多年時間。"
另外,Facebook 在面對競爭對手時的策略一般是收編或 " 抄襲 " 其產品,如 Snapchat 和抖音 TikTop 等等。根據尚卡爾的說法,這家公司在虛擬現實領域同樣如是。
他表示:" 當我發布 Bigscreen 的 Beta 版本時,Facebook 曾聯系我。他們要求我加入他們,因為他們正在打造相同的產品并會干掉我們。我聽過很多這樣的故事,我可以告訴你曾遭 Facebook 摧殘的一連串 VR 開發者名單。每個 VR 開發者都害怕公開談論 Facebook,因為我們害怕 Facebook 進一步迫害我們,并令我們的生存更加艱難 ……"
從Steam到蘋果 App Store 和谷歌Play,30% 的抽成似乎是行業的規則。面對強大的平臺方,普通開發者并沒有太大的話語權,就算是 Epic 和育碧等大廠都只是弱勢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