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Meta發布一款萬元天價頭顯產品Quest Pro。這款熱度極高的VR產品,在發布之后因為價格過高備受爭議——扎克伯格這次的定價策略則相當激進,1500美元的裸機售價之外,要全套配齊,需要2179美金,是此前發布的Quest 2的5倍。
他發布會后的一次采訪中不得不強調,這次的定價只是“保本”。而似乎是為了讓兩代產品的價格差距顯得不那么夸張,7月份,Meta還將上一款產品的售價又上調了100美元。
相比國內的一眾VR廠商,Meta跑進了一條相反的路子。在國內,Pico、奇遇等頭部公司今年都用了虧錢賣硬件的策略,給用戶補貼以提高使用時長。有行業人士向36氪表示,以不久前發布的Pico4為例,一臺產品的成本在3000元以上,而售價則只有2500元左右。
而Meta在依靠上一代產品吃下全球八成的市場之后,市場份額已經不用過分依賴價格補貼。“Meta進入了收割期,開始跳出補貼的策略、探索盈利價格線”,一位行業人士表示。
不過,Quest Pro這款產品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從產品的定位可以看出,Meta正在騰開手去嘗試生產力工具這一個更廣闊的市場。這對于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故事來說至關重要。只不過,這款產品之后,這家公司接下來也站在了蘋果的對立面,那是一個更強有力的對手。
META頭顯設備
Meta進入收割期,還要做大市場蛋糕
Meta和其他的VR廠商價格策略不同,是由各自的處境決定的。目前VR市場的格局是,Meta依靠Quest 2收割了八成的份額,剩下的兩成份額被第二梯隊許多玩家瓜分。
硬件是嫁衣,廠商主要瞄準的是用戶擴大后,邊際成本越來越低的內容營收。這條路子已經被Meta驗證可行——越過千萬出貨量大關后,Meta Quest游戲生態的吸金能力顯著提升。
扎克伯格在發布會上表示,總共有33個游戲總收入超過1000萬美金,這個數量在今年2月份是22個,自去年以來,收入超過500萬美元的APP數量翻了一番。
另一邊,二線玩家們顯然還沒挺進能收割的時候。一方面,內容生態還遠沒Quest平臺那么強大,產業鏈技術又無法拉開差距,只能一邊先用價格優勢培搶奪用戶基數,同時抓緊補齊內容短板。
不過,Meta Quest Pro要支持這么高的價格,新一款頭顯在硬件參數上自然需要有一些提升,比如,用上了現下VR廠商常用的Panceke光學鏡頭,在上一代產品的面部識別之余,增加了眼球追蹤和裸手識別等等。
這款產品對于Meta的意義在于,不僅僅是“止損”路線的第一步,更重要的還是,從VR跨向MR領域的第一步。這款產品最值得關注的地方其實是,在VR的基礎上增加了AR的功能。具體而言,Quest pro搭載了深度傳感器和更高分辨率的彩色攝像頭,這意味著用戶可以透視到畫面之外的場景,和現實有更多的互動。
作為VR的進階,MR能做的更多——VR的體驗是全封閉、沉浸式的,用戶戴上頭顯之后就只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而MR技術明顯的變化是,彩色攝像頭數量變多、響應速度變快,用戶可以同時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穿行。
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向36氪表示,從VR跨進MR,根本上是產品從娛樂工具過渡到了生產力工具。而這也是這次Meta在Quest Pro上把Adobe、微軟等各大辦公軟件搬上VR生態的原因。
對于Meta來說,游戲領域跑馬圈地初見成效之余,Meta跨入生產力工具領域是為了做大元宇宙蛋糕。
在過去,游戲的場景盡管拉動著更多的人涌入元宇宙,但游戲只是內容,載體可以有很多選擇,比如更輕巧的掌機、或者渲染更強悍的PC。而元宇宙更直接的推動力其實是生產力工具——新的工具若能產生更高的生產效率,也將會誕生新的生產關系、產生新的模式。這樣,元宇宙才不僅僅是存在于腦海中的一片虛幻。
牽手對手微軟,但真正的敵人是蘋果
不過,Meta這款產品看起來更像是一項投石問路的“1.0產品”,尚不具備大規模普及條件。
硬件上的不足依舊明顯:首先,萬元的價格很難被廣泛的C端用戶接受。其次,頭顯的續航能力只有2個小時左右,很難支撐辦公人群的實際使用需求。
有行業人士向36氪表示,這款產品雖然主打MR,但是MR屬性并不強烈,與Office辦公軟件的融合也尚且處于早期階段,并非完整的VR版本。盡管微軟方面已經表示,接下來會開發兼容版本,這也都是后話了。
對于Meta來說,這款頭顯或許并非只為了銷量,而是搶在蘋果發布MR頭顯之前卡位市場。
蘋果2023年第一季度將發布的產品,會是Quest Pro一個強有力的對手——對手的優勢在于有M系列芯片的加持,并且品牌本身也足夠有號召力——一個尷尬默契的現象是,VR和AR不管經歷了什么樣的探索,幾乎大多數人最后的反應都是,“等等看蘋果會怎么做”。
扎克伯格此前就頻頻提及蘋果的威脅:“蘋果顯然會成為我們的競爭對手,并且不僅在產品層面,還在理念層面”。一位接近蘋果的行業人士向36氪表示,Meta這次之所以把價格提到這么貴,是因為如果還在繼續用低價策略、犧牲能力的方式下,“未來經不住真正蘋果入場后的競爭”,在他看來,蘋果接下來發布的產品與Quest Pro,“兩者會有很接近的一些東西”。
封閉的生態是蘋果的優點、也是弱點。因此在這次頭顯上,Meta也在逐漸開放與更多巨頭公司的生態合作,比如一直以來的競爭對手微軟。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朋友,對于微軟來說,與Meta的合作也是自家Hololens硬件節節敗退之后,一項不得已的戰略防御手段。
最近幾年,微軟在元宇宙方面的重心押注在了內容和基礎設施上,包括重金收購動視漫雪,推出了適應VR遠程操作的Vesh平臺等等。然而,在微軟轟轟烈烈的內容體系搭建過程中,HoloLens硬件似乎在這波浪潮中被甩開很遠。
這款硬件產品,從最初的主打消費應用,到逐漸向toB轉移,再到如今,有外媒稱,微軟今年直接砍掉了HoloLens 3的發布計劃。伴隨著新項目被砍的同時,Hololens部門動蕩頻頻,被一分為二并入Windows和Teams這兩個核心部門。人事的動蕩如影隨形——“HoloLens之父”Alex Kipman也因為卷入桃色新聞離開公司,曾有媒體統計,過去一年中,有100多人離開微軟的混合現實部門,加入Meta。
硬件上失利,微軟一方面選擇把硬件擔子分給其他的廠商,選擇了與三星共同開發新的MR設備,一方面也在緊鑼密鼓開放各種軟件生態合作。但擺在眼前的焦慮是,微軟在PC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確立下,依靠Windows和Office確定下來的辦公軟件霸主地位,在元宇宙時代下如何延續。
而隨著蘋果和Meta兩大巨頭推進MR設備向辦公場景的滲透,workroom、Horizon等新型辦公平臺起勢,微軟原來賴以生存的生存基石將被翻覆。
這樣看來,微軟此次與Meta在十年后重新牽手也并不稀奇。而這種合作接下來將不會罕見。VR、AR普及之前,目前還沒有一家廠商能夠真正獨當一面,芯片、光學、內容、硬件、交互,都是一次從零開始的征途。縱使是蘋果這樣偉大的公司,依舊面臨著芯片發熱、內容不足的問題,發布時間頻頻跳票。
Quest 2在把VR行業帶入快車道之后,不難預測的是,第二個一千萬臺的里程碑很快會到來,加速度比之前更快。扎克伯格不久前也袒露出這種行業轉折點前的焦躁——“我每天都在戰壕里”。
【來源: 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