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部電視劇頻繁登上熱搜榜單,成為人們的談資,它就是《以家人之名》。劇中,三個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孩子,因為各種原因走到了一起,組成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兄妹三人在成長中彼此扶持,逐漸愈合了內心的傷痕與過去和解,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其中令觀眾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劇中的小妹李尖尖。李尖尖因為母親早逝,從小就跟著父親一起生活。父親積極開朗、樂觀向上的性格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她,在李尖尖身上,永遠充滿著正能量和滿滿的自信。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樣和諧的親子讓不少網友表示羨慕,而和諧的親子關系和家長的行為處事,也會潛移默化地會為孩子的性格養成、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更是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和諧的親子關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家長和孩子進行長期健康、積極的互動。對此,新東方在線老師就和各位家長分享幾個構建和諧親子關系的家庭教育方法。
多與孩子互動。親子之間的互動從孩子的嬰幼兒時期就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基本決定了孩子以后的行為模式、性格養成等。隨著少年期、青春期等孩子成長轉折時期的到來,孩子會慢慢發展變化為更成熟的、更個性化的人格。和諧、頻繁的親子互動,能夠對孩子產生較大的積極影響,孩子們小到身心健康,大到價值觀、人生觀的建立都會因家長和孩子的互動模式而產生變化。
陪伴孩子,建立良性關系。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父母要多陪伴在孩子身邊,才能夠實時關注孩子身心變化,建立良性關系。如果家長們確實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孩子相處,有些行為依然能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聯系。比如在早出晚歸沒機會與孩子交談時用小紙條給孩子留言,出差在外時給孩子寫信、打電話,在孩子有問題時給他以關懷和指導……總之,要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關愛。
與孩子不僅僅是做朋友。對于現在大多數父母來說,“做孩子的好朋友”成為了父母努力追求的目標。但是如果“朋友”的定義僅僅指與孩子一起玩、一起鬧,卻忽略了身為父母所肩負的更重要的職責的話,也難以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起到真正的引導作用。
在這段親子共同前行的路程上,孩子的小手需要父母的大手去牽引、去扶持。有了這種認識,家長就可以扮演好孩子生活教練、學習榜樣、知心朋友、人生導師和堅強后盾等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角色。家長不僅要傾聽孩子的想法,也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給出切實、能夠解決問題的建議。
溝通的渠道需要更順暢。父母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往往下意識地把自己放在一個居高臨下的位置,隨時準備挑孩子的毛病,隨時準備給孩子以指導。如果父母能夠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放低自己的姿態,多從孩子的立場出發考慮問題,以寬容、接納之心多聽聽孩子的心聲,那么親子間溝通往往也能更順暢。
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家長們需要多了解孩子的心里想法。首先,家長應隨時關注孩子的心理特點,觀察孩子所產生的心理問題。對于孩子合理的需求或愿望,家長可以通過引導孩子完成學習計劃或完成相應“工作”來“兌換”,積極滿足孩子的想法。對于孩子所產生的的抗拒、逆反心理,也要和孩子進行積極溝通,進行疏導和解決。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想要成為合格的父母,就需要找到適合孩子前進的方向,用心與智慧為孩子導航。同時,父母的言傳身教,也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要扮演好這個重要角色,積極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此外,家長們如果對孩子的教育還有需要進一步的了解,可以登陸新東方在線官網或者下載新東方在線中小學APP向相關老師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