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很多需要判斷的問題,比如通過考試分數判斷成績是否合格,通過打卡時間判斷是否遲到,通過績效判斷獎金發放等等。
除了單一條件的判斷,我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多條件判斷或者區件判斷問題。
如何從容地解決判斷問題呢?今天我們先走進使用頻率最高的IF函數,看看它是如何幫我們進行判斷,做出選擇的。
— 1—
IF函數語法結構
IF函數有三個參數,語法結構如下:
=IF(條件判斷, 結果為真返回值, 結果為假返回值)
IF函數是條件判斷和做出選擇合二為一的函數。
第1個參數是返回結果為邏輯值的比較運算式或信息函數,條件滿足時結果為TRUE或1或不等于0的所有數字;而當條件不滿足時,結果為FALSE或0。
從我們直接理解上,IF函數就是一句話:如何···,那么···,否則···。
IF函數非常容易理解,下面我通過實例來看看如何使用。
— 2—
簡單判斷(單條件)
任務:成績大于等于60分的判定為及格,否則為不及格
公式寫法:=IF(C2>=60,”及格”,”不及格”)
第1個參數是條件判斷,判斷成績是否大于60,所以是C2>=60,如果滿足則為及格,如果不滿足則為不及格。
在公式中引用文本時,需要用英文狀態下的半角雙引號引起來。
那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呢?
當然是有的。留個懸念,我們明天繼續~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