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考試后,分析和統計學生的分數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統計方法不正確,不僅會浪費時間,還會降低工作效率。許多學校采用同年級統一考試,然后統計某一年級每個班的學生人數。WPS 2012“多條件求和”公式用于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公式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修改,從而可以省略“排序”操作。公式靈活,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二次利用修改,更適合一些復雜的統計。下面,筆者用Excel 2003和WPS Office2012表格對某次考試的成績進行統計,并介紹它們的優缺點。擔心這件事的老師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用Excel 2003統計
打開按年級發送的測試數據(如圖1所示),首先統計每班中文成績大于等于100的學生人數。
圖1
第一步,選擇單元格區域(A1: J650),執行“數據排序”;然后選擇主關鍵字為“中文”,并按降序排序,如圖2所示。
圖2
在第二步中,在M2單元格中輸入公式“=COUNTIF(A$2:A$180,L2)”來計算1班的學生人數,其中單元格區域(A2:A180)是在排序后分數大于或等于100分的學生。
第三步,選擇M2單元格,然后自動填寫,得到其他班級的學生人數,如圖3所示。
圖3
然后重復以上步驟,統計其他學科每個班的學生人數。
用WPS Office2012表格統計
第一步:選擇M2單元格,點擊〖插入函數〗按鈕,在常用公式列表中選擇多條件求和,求和區域為類,條件1為類等于1,條件2為中文,得分不小于100。具體參數如圖4所示,然后單擊插入公式。因為結果是滿足條件的總和,并且滿足條件的數字在這里是預期的,所以公式“SUM product(A $ 2: $ A $ 650,1 *(OFFSET(A $ 2: $ A $ 650,0,SUM(COLUMN(A $ 2: $ A $ 650)-COLUMN(A $ 2: $ A $ 650)))=1)*(OFFSET(A $ 2: $ A $ 650,0),SUM(COLUMN(A $ 2: $ 650))
第二步,選擇M2單元格,并自動填充到右邊的P2單元格,然后修改每個單元格中公式的參數(即要統計的分數段,如物理是=80),然后選擇(m2: p2)單元格區域,并自動填充下去,這樣就可以快速統計出中、數、英、物理各班的學生人數,如圖5所示。
圖4
圖5
評測結果
根據以上統計,通過比較兩種軟件,WPS Office2012表單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在本例中,通過使用“多條件求和”的公式,并根據需要修改公式,可以省略“排序”的操作,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減少了重復操作帶來的誤操作。公式靈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修改和重用,適用于一些復雜的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