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家庭醫生,很多中國人一定會對這個概念感到陌生。而如果到歐美國家,則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事實上,整個歐美國家的醫療體系就是以社區的家庭醫生為基礎。患者有任何身體問題,首先接觸到的都是家庭醫生,他們的主要職責是解決患者日常健康問題、詢問病史、建立檔案。當出現了需要進一步治療的情況,就會把他們分配到對應的專科醫生那里預約看診治療。有了固定的家庭醫生,意味著你的身體情況、健康數據都掌握在專業人士的手中,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醫療抉擇,也建立了更加親密、更高信任度的醫療關系。
然而發展至今,以社區、地域為核心進行職責劃分的家庭醫生仍舊留存著不少問題。最典型的就是流程耗時過長。由于每個醫生負責多個家庭,健康數據更新、咨詢問診都需要經過漫長的預約排隊;加上醫療系統之間協作不力、效率低下,具體到單次看病的時間成本已經大到了很多人無法承受的地步。
在中國,以互聯網惠及日常生活的概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普及實踐,線上購物改變了我們的消費習慣,讓購物行為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于是,如何利用互聯網完成線上信息交流、專業資源整合,將歐美國家的家庭醫生“管家式服務”帶入信息時代,服務每一個中國患者的切實需求,自然成為了一個重要課題。
在這一方面,作為國內“互聯網+醫療健康”代表企業的京東健康,做出了關鍵性探索。
近日,京東健康推出戰略級產品——“京東家醫”。“京東家醫”是基于京東健康最值得信賴的專業醫療健康平臺,為用戶提供最超值、最暖心、最實用的家庭醫生服務。京東健康家庭醫生整合線上線下醫療資源為用戶及其家庭提供健康信息收集建檔,7*24小時健康咨詢,不限次專科問診、處方服務,頂級專家面診服務,2700+醫院門診預約、48小時線上名醫會診、主動隨訪服務、健康計劃制定等服務。一人購買最多可建立8個檔案,實現“一人購買,全家使用”。
相比于社區家庭醫生,“京東家醫”的一大優勢就是徹底打破了地域和時間限制。患者拿起手機、打開電腦就能和醫生問診咨詢,解決問題、獲取信息,甚至可以在健康管家的安排協助下,針對一些疑難重癥進行48小時專家會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溝通交流中的時間成本。與此同時,健康管家也可以通過網絡,為患者制定專屬的健康計劃、完成膳食管理、睡眠管理,讓家庭醫生“隨身而行”守衛健康。
同時“京東家醫”還能夠借助京東健康的資源積累,讓用戶與頂級專家“零距離”接觸。目前,京東健康建立了龐大的線下醫院資源庫,覆蓋全國100余座一、二線城市的2700多家三級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上海交大附屬瑞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全國綜合排名前十的醫院都囊括其中,三甲覆蓋率達到98%。同時匯聚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耳鼻喉病專家韓德民,著名心血管病專家、醫學教育家胡大一等眾多重量級一線名醫,通過名醫轉診服務,縮短了從線上到線下的轉換流程,減少不必要的就醫成本,7天就能和專家面對面。
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主委于曉松教授表示,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科醫生缺口大、服務能力不足,以及部分地區“簽而不約”等問題依然存在。互聯網醫療是提高醫生效率、提升醫療服務可及性的有效手段。以京東健康為代表的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并推出商品化的家庭醫生服務,相信是對中國家庭醫生簽約體系的有益補充和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