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操夜夜添-日日操影院-日日草夜夜操-日日干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不卡

公告:魔扣目錄網為廣大站長提供免費收錄網站服務,提交前請做好本站友鏈:【 網站目錄:http://www.ylptlb.cn 】, 免友鏈快審服務(50元/站),

點擊這里在線咨詢客服
新站提交
  • 網站:51998
  • 待審:31
  • 小程序:12
  • 文章:1030137
  • 會員:747

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產品經理大百科(ID:wanghai-pm),作者:王海,授權轉載發布。

你印象最深的產品演講是哪一場?

對我來說,絕對是 2012 年張小龍的 8 小時《微信背后的產品觀》。

這場演講是產品經理的盛會,是產品哲學分享的巔峰,往后再也沒有哪一個分享能達到這個高度。

在職業的啟蒙階段,我們就能聆聽大佬對產品的思考和原則,是產品經理們的幸事。

年少不知愁滋味,我在 2015 年初讀時一臉茫然。但時隔多年之后,當我再次細細品讀《微信背后的產品觀》,卻是滿篇思緒。

每一次的思考都應當梳理、碰撞和分享。所以,這是我認同的、不認同的、和值得商榷的產品觀。

01

我認同的微信產品觀

卓絕的思想永遠在熠熠閃光。回顧這 8 年的產品發展,也是在按照微信的產品觀在變化。這就是必須認同的微信產品觀。

1 產品經理像上帝一樣,建造系統并制定規則,讓群體在系統中演化。

這句話非常合理。適合人與人發生交互的產品,如社交、社區等。建立一套規則機制,然后看用戶行為和產品價值的演化。這是天然的適者生存,這是自然的用戶變化。不要過早的人工干預,強制的拉新促活,在演化的早期可能是副作用。

但這里也有兩個需要考慮的地方。一是是否要引導演化的路徑和方向,以符合預期的產品調性。二是是否需要有人牽頭引導,讓少數人帶動大部分人。

畢竟現在用戶的耐心和好奇心都在降低,已經沒有耐心跟著產品慢慢長大了。

2 人是環境的反應器,產品營造環境,決定用戶反應。

這句話和俞軍的「人是需求的集合」一個意思,龍哥的這句話更具象一些。環境會營造出差異,體現到人的行為上。

我們做產品的時候,也要考慮為用戶營造合適的環境,比如社交的私密環境,朋友圈的公開環境,以及評論是否考慮到了各方的心理。

環境跟場景的區別是,場景是大的環境,場景因為環境的差異,再次進行了細分。比如龍哥講的在路上和電腦前發微博的例子。

最后配合上龍哥的飯否再理解這句話:「人是環境的反應器。微博像是一個環境,但它不會主動刺激人,所以是個偽環境」「環境就是聽眾,發表的言論自然就是適合粉絲聽的言論。環境就是個天然的過濾器」。

3 人是懶惰的,懶惰是創新的動力。

創新的人不懶惰,他們創造的動力是為了讓他人懶惰。懶符合人性,讓人越懶的產品越容易推廣。

近幾年的產品發展,從手機打車、到外賣、到各種上門服務,以及視頻對圖文的沖擊,都是讓用戶在懶惰的路上一路狂奔。還有各種培訓的速成班,本質還是讓自發的主動學習回到懶惰的填鴨形式。

從另一個層面看,懶惰的產品之所以替代了現有的形式,必然提升了效率,加快了信息的流動,然后用戶才接受,愿意使用。

但反過來看,主動學習的能力將越來越重要。這將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了。

4 時尚是驅動力。人是跟風的,不要太工具化。

抖音的發展是不是這樣?營造潮流。現在的影視口碑是不是這樣?突然間大家都在討論,不參與討論就顯得不合群。

我們做產品的時候,也要為產品思考爆點和社交貨幣的價值。讓用戶去表達自我,讓表達自我的人去帶動潮流。比如現在朋友圈流行的大字圖片分享樣式。

但從另一個層面看,如果產品垃圾,時尚的驅動力會將產品崩塌。還記得《上海堡壘》嗎?就看各位產品經理如何使用這把雙刃劍了。

5 人沒有耐心,要讓用戶 1 分鐘愛上你的產品。

沒有耐心是絕對的。用戶現在的可選擇性,比 8 年前多太多。這是供大于求的時代。

在這個抖快短視頻, 1 分鐘要縮短為 2 秒鐘,如果 2 秒內沒表現出吸引力,就拜拜了。

6 互聯網產品的用戶是群體,不是個體。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但人總是類似的。總有著內在的七情六欲,總被周圍的環境影響著喜怒哀樂。

產品面向大量用戶,解決的是一類人的問題,他們在環境中的表現類似、行為類似、習慣類似。而且面向一類人的推廣肯定比面向一個人效率高。

但換個角度,個體的覺醒,才會帶來整體的進步和發展。產品經理要是那個清醒的個體,我們要是那個清醒的個體。

7 Facebook, Pinterest, Instagram, Path等產品解決 了人的“存在感”問題。存在感是指人離開了SNS就覺得自己與人群脫節被孤立而無價值。這些產品在中國不能普及,因為中國人面臨的問題比存在感還低一個層次,是 “生存感”。但中國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既有生存感的 壓力,又有存在感的渴望,這群人就是“屌絲”。中國互聯網的主題用戶心理和需求,應從了解屌絲群生存和心理 狀態入手,搞清了屌絲,就把握住了用戶群。 

這句話,請細品 100 遍。

8 在日常體驗中發現本質,偉大的產品滿足人的情感訴求。

為什么要表達情感?因為用戶想表達的、能表達的永遠是自己,他不會為了用產品而用產品。

情感代表了認同,是對用戶的洞察,是用戶對環境的反應,然后產品承載了用戶的情感變化,用戶自然就認同了產品。

用戶雖然是群體,是沉默的大多數,但也是一個真實具象的人,是有血有肉的情感生物。我們用產品去承載他們的歡樂、寂寞、炫耀,產品也自帶了時尚感。

情感是更底層的東西,讓用戶用產品表達自己。

9 不要用戶說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直接滿足用戶需求。

人都會具象化的表達, 這是語言的底層邏輯,也是人類簡史中人區別于其他生物的想象。

于是,我們聽到的就是別人已經抽象了的描述。但我們不應該停留在描述上,應該看背后真實的意圖。

去尋找真實,而不是表象。

10 不在同類產品里找需求,涂鴉重要嗎?

涂鴉是米聊的重要功能,是應對微信競爭的重拳出擊。而且涂鴉自帶時尚感。但涂鴉重要嗎?確實不重要。

涂鴉的使用成本高, 1 分鐘畫不完搞不定,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玩轉涂鴉。涂鴉的理解成本高,面對一堆亂畫,用戶能快速猜到對方的表達嗎?

回到即時通訊的工具屬性上,涂鴉不符合產品本源的效率定位。

11 不要聽產品經理的需求。他們會要求你加是否在線,是否已發送到手機,是否已讀, 要分組,要濾鏡,要涂鴉,要多終端同步,要云端保存消息,要文字圖片視頻一起發timeline,要多頭像,要贊頭像, 要有PC版,要自動導入通訊錄好友,要群名片, 要……“你去用其他同類產品吧” 

這句話,請再細品 100 遍。

12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產品,從QQ到微信。

就像桌上黑色的聯想電腦和白色的Mac,都是精品,但這代表了兩個時代。(龍哥飯否的解釋,大致是這個意思)

13 找到需求背后的心理訴求,需求的本質往往可以歸納為心理訴求。心理的驅動力遠勝工具。

龍哥還提問,漂流瓶應該是語音還是文字?肯定是語音,漂流瓶滿足的是好奇心。

為什么產品要歸結到心理訴求?因為心理訴求表達的是自己,是用工具完成自己的動機。而且因為表達的是自己,所以需求也是剛需。

工具是完成事務性的外部驅動,心理訴求是使用產品的內在驅動。

14 只抓主場景,不做全功能。先做產品結構,再做功能細節。對主干精雕細琢,對枝葉不做深入。

好的產品經理盯的肯定是從 0 到 1 再到10,不是從33%到35%。

數據思維、目標導向,讓產品經理這個職業也越來越工具化,不再感性了。想到這里突然有點可悲。

無論我們是不是古典產品經理,都應當是個理想主義產品經理。

15 產品是演化出來的,演化需要產品的DNA。DNA是價值觀。

產品需要面臨大量的決策,那什么是決策的依據?就是價值觀。

歷經決策上線迭代的產品,就是我們價值觀的完全呈現。

16 不是便捷,而是路徑。同樣給用戶選擇不用的權力。

肌肉記憶就是最好的記憶。而且給用戶可以選擇不用的權力,那么朋友圈只能是個二級入口。

現在再看朋友圈帶來的發現頁流量,成了微信給各種新功能導流的圣地。堅持原則的意外之喜。

17 探索手機上的新交互。

微信引領了多少新交互,數不勝數。

18 我所說的,都是錯的。

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要有自己的思考。

02

待商榷的微信產品觀

環境變了,做法也要跟著改變。有些產品觀隨著發展,需要我們再進行深刻討論了。

1 需求是滿足人們的貪嗔癡,不在產品中摻和自己的道德感。

這是對的嗎?

如果產品讓用戶一直沉迷呢?我們是否要提醒用戶?是否要主動添加一些有利的因素?如何解決推薦引擎的繭房?

互聯網本該讓人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如果用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們要不要提醒用戶世界的奇妙和有趣?

產品需要考慮倫理道德嗎?產品作為能影響用戶思想情緒的載體,要不要承擔一些責任?如果承擔,就要加入自己的道德感。

讓一切有序發生,有序是不是道德感?

2 需求來自你對用戶的理解。不來自調研、分析、討論和競爭對手,甚至不能同理心。

那應該怎么理解用戶?對未來的趨勢把握不準怎么辦?對潮流感知不明顯怎么辦?

就剩下一條路,我們自己就是用戶,按照自己的需要做產品。我們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產品嗎?實際情況有點復雜。

3 將用戶分為高中低端是不道德的

雖然產品的目標是普世,但用戶對產品的價值就是不一樣。這是事實。

用戶會對產品有好惡程度,這對產品來說也不公平的吧?

用戶分層,精細化運營,是行之有效的用戶運營手段吧?

03

不認同的微信產品觀

有些觀點我認為不對。或者說,現在的我認為不對。

1 你無法理解他人,你只能以己推人。

我們究竟能不能理解他人?產品經理的同理心呢?

我們雖然不能做到百分百的理解,但我們也要盡量理解和帶入用戶。

但龍哥為什么要說這句話?大概是回歸到人的本質。越底層的東西,大家越一樣,然后自己想要的就是大眾需要的。我們肯定不能做一個連自己都不需要的產品。

2 在最后一刻才決定新版本特性 。

龍哥說不預先做規劃和版本功能,一個版本做完了,才確定下個版本 。

但我們至少要保持兩個月以上的產品目標。目標確定,小迭代的特性也就確定了。要做的是根據線上的情況,調整后續做法,以便更好的符合預期。

產品經理要用產品驗證自己對世界的判斷,而驗證本身代表的就是特性。

結語:

細讀經典,經典需要代代傳承。

獨立思考,思考才能兼容并蓄。

那些經典中我們認同的和不認同的,都是我們對自身的思考。然后沉淀下來,應用于我們正在做和未來做的事情。

畢竟,產品經理就是讓事情正確的發生。

分享到:
標簽:產品經理 張小龍 微信公開課
用戶無頭像

網友整理

注冊時間:

網站:5 個   小程序:0 個  文章:12 篇

  • 51998

    網站

  • 12

    小程序

  • 1030137

    文章

  • 747

    會員

趕快注冊賬號,推廣您的網站吧!
最新入駐小程序

數獨大挑戰2018-06-03

數獨一種數學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

答題星2018-06-03

您可以通過答題星輕松地創建試卷

全階人生考試2018-06-03

各種考試題,題庫,初中,高中,大學四六

運動步數有氧達人2018-06-03

記錄運動步數,積累氧氣值。還可偷

每日養生app2018-06-03

每日養生,天天健康

體育訓練成績評定2018-06-03

通用課目體育訓練成績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