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覺得今天企業的營銷越來越難做了,那我們增量的方向在哪里?增量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我們先看看王賽教授的這個增長公式:
企業增長區 = 宏觀經濟增長紅利 + 產業環境增長紅利 + 模式增長紅利 + 運營增長紅利
過去,因為有人口的增長紅利和國家政策導向,以及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會帶來一些增長紅利,比如說拼多多其實就是緊跟上了三四線城市的一個流量涌入的關鍵期,它找到了一個人口流量紅利的規律,所以哪怕是有阿里、京東等電商非常強勢的環境下,依然能夠從電商領域中殺出一條路來,產生了這樣的一個奇跡。
但是越往后面越會發現我們找不到人口紅利或者是行業紅利的空間,我們可能想從模式和運營上去找到一些突破的方向,但實際上模式不能成為企業穩定增長的核心動力和壁壘,因為模式是比較容易被模仿的,我們還是要去拼運營上的增長紅利,也就是數字化、精細化的運營。
曾經,我們業務員的增量來源主要是深度分銷,深度分銷的前提是有渠道就有自然增量,有分銷就有自然增量。電商也是這樣,因為起初品牌、店鋪比較少,那個時候的流量是比較容易獲取的,后面流量的費用越來越高,我們會發現每個渠道都沒有一個自然增量的來源。
如果說各個渠道我們都找不到一個有效的增量,我們該怎么辦呢?
我們從三個維度來看增長思維,我認為最淺的層次是工具性思維,把互聯網當作是工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第二個層次是用戶思維,品牌搭建私域流量池,用戶運營基礎設施建成,使企業具備直面C端用戶的能力,具備私域流量運營權;第三個層次是互聯網思維,用互聯網改變傳統企業,重構價值鏈,實現商業模式和價值創新。
接下來,我們詳細講講品牌私域流量池搭建方法論。
1套底層邏輯
No.1
內容+社交持續互動,增強用戶信任
對于營銷,我們現在的核心關注點就是用戶增長,這需要我們了解用戶增長的基礎是認知,也就是品牌內容;核心是關系,也就是用戶社交;目的是交易,也即是銷售增長。所以營銷的終極目標是建立用戶信任,用戶信任度決定交易轉化的難度;通過構建品牌私域池,多渠道,多頻次,輸出有價值的品牌認知內容,提升品牌和用戶關系信任度。
我們現在搭建私域流量最常見的平臺就是微信,因為微信平臺本身就是最大的社交流量載體,私域運營是以社交平臺為載體,通過創造有價值的內容,實現品牌和用戶的對話,從而建立信任度。
群脈私域模型核心平臺
我們通過微信生態圈,去建立品牌跟用戶的聯系,實現品牌跟用戶高頻次對話,能夠不斷的去建立信任度,產生交易行為的轉化。比如微信訂閱號適合做品牌認知方面的輸出;服務號更適合提供會員服務,搭建會員體系;企業微信社群更適合做KOL和核心用戶的運營;小程序是一個可以打通微信生態的小工具;個人號和朋友圈比較適合小品牌;對于具備大量的數據資產、需要對數據資產進行核心保護的企業,更適合使用企業微信,企業微信與個人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企業微信可以更好的保護數據資產和實現BC一體化運營。
No.2
以用戶為中心,將線上線下生意無縫連接
私域流量的出現無疑是通過對傳統零售人、貨、場的重塑,驅動前所未有的商業數字化變革。品牌私域流量能否做好的關鍵,在于是否凸顯“人”和“場”的重要性。
承載私域流量的載體有企業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品牌自有平臺,也就是私域運營的場,品牌只有線上線下全渠道打通,提前布局好場,才能夠承載從公域(如電商、社交媒體、搜索引擎等平臺)+私域(線下門店、市場活動等)持續引入的新流量。現在很多傳統的零售企業連公眾號都沒有,更別說小程序商城跟公眾號、企微社群打通,形成完整生態了。
私域流量運營的本質是基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帶來交易轉化。人一方面是用戶,一方面是企業內部的人員,包括員工、導購等。品牌需要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信息內容觸達體系,通過公眾號、社群、直播、導購1對1服務等,將內容、活動信息全方位、全場景觸達用戶,通過營銷自動化精細運營提高用戶黏性。
為了提高私域經營服務效率,導購成了關鍵一環。品牌需要搭建導購任務體系,對導購每天品宣內容的宣發、節假日客戶問候、消費者標簽、優惠券贈送、會員拉新、社群聊天、1對1服務等情況,進行統一管理,導購任務是否完成,區域、全國業績排行等都通過數據,實時呈現,有利于提高導購的最大能動性。
3 種私域業務模式
No.1
私域業務模式類型
我們將私域業務模式按照社交關系由深到淺分為:原生型、再生型和傳統型。
下面我們舉幾個例子:
網紅直播電商私域模式:公眾號+個人號+社群+朋友圈
通過公眾號承接直播轉化來的粉絲,同時做直播和活動預告;在公眾號首頁關注、菜單導航欄引流到個人號(微信或者企業微信);個人號一般人設主播助理運營,朋友圈核心打造主播IP人設內容,把粉絲再引導入群;社群也會匹配小程序做促活、售后服務培養粉絲看直播的習慣,主播也會空降社群,培養鐵粉。
社交電商私域模式:無數個私域流量池 VS 一個公域流量池
社交電商私域模式是無數個KOC/KOL私域流量池匯集而成的社交流量平臺;核心運營載體為:個人號+社群,交易載體為小程序+APP;其中運營最重的部分在個人號人設打造以及社群的運營,且社群運營是涵蓋線上線下。
內容電商私域模式
私域組合平臺(1):訂閱號+小程序電商+直播+社群+微博等。小小包麻麻內容電商平臺,是以訂閱號為內容核心,小小包麻麻IP化運營。并以小程序電商實現:廣告+電商的變現模式。后續外延增加:短視頻和直播賣貨,也會運營包媽鐵粉群。
私域組合平臺(2):服務號+個人號+社群+小程序。大部分的付費教育類產品,大多采用服務號+社群運營模式,且社群運營很重。如小步親子、長投學堂等
No.2
傳統企業業務模型
傳統企業營銷核心在終端,只能從B端到C端,再用C端倒逼B端。數字化是工具,是強化BC一體化運營的工具。BC一體化需要品牌商無限靠近需求端,即C端,具備通過B端直接運營C端用戶的能力。
傳統型企業&業務模型:BC一體化運營
No.3
傳統型企業數字化增長類型
分銷經銷商類型:【招商模式+動銷模式】的數字化升級
直營門店型:【企微導購任務體系+智慧零售云店】模型
直營+分銷混合型:以上2種類型組合,有的放矢
No.4
傳統型企業的數字化運營模式
直播帶貨轉化的前提,在于有可引爆的私域流量池。以種子用戶為原點,直播主題活動為噱頭,引爆一次營銷勢能活動。品牌私域流量池的建設是長期性工作!
N項運營實戰技巧
1. 做私域用戶運營前的靈魂四問:我的用戶是誰?我的品牌是什么?我的產品是什么?我要給用戶提供什么樣的體驗(內容服務)?我們始終要將用戶思維牢記于心。
2. 運營(內容)最好的狀態是能和品牌產品融為一體,帶給用戶打動人心的價值和體驗。
3.每一次和用戶的連接,抽獎活動、裂變活動、客服溝通等,一定要有品牌產品思維,做好內容服務。
4.私域用戶運營是一項綜合能力,包括定位、品牌內容、用戶、產品、運營、設計、商務等,本質上就已經是在經營一家公司。
5.數字化變革,實現營銷增長,最后都是組織能力無法有效匹配的問題,數字化變革,需要是企業一把手工程。
關于數字化運營的方法是分享不完的,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案例和底層邏輯,希望品牌和企業能夠結合自身的情況,運用數字化運營的方法實現增長。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