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操夜夜添-日日操影院-日日草夜夜操-日日干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不卡

公告:魔扣目錄網為廣大站長提供免費收錄網站服務,提交前請做好本站友鏈:【 網站目錄:http://www.ylptlb.cn 】, 免友鏈快審服務(50元/站),

點擊這里在線咨詢客服
新站提交
  • 網站:51998
  • 待審:31
  • 小程序:12
  • 文章:1030137
  • 會員:747

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怪盜團(ID:TMTphantom),作者:裴培,授權轉載發布。

我發現了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情:如果一家本來不做游戲的互聯網巨頭,決定要做游戲了,那么它往往會派一個外行去主管游戲業務;這個高級外行又會領導一大批中級外行。所謂“外行”的意思就是:沒做過游戲業務;沒怎么玩過游戲(至少不是資深玩家);對游戲缺乏激情和認同感。雖然下面做事的人不乏內行(大部分是從成名游戲公司那里重金挖來的),但是在外行的領導之下,這些人無法充分發揮作用。

今年以來,我已經跟至少三家“以前不做游戲,后來才擴張到游戲領域”的互聯網公司的朋友聊過了——他們異口同聲地對我抱怨,自己公司的游戲部門沒有取得應有的發展,因為沒有獲得正確的領導,戰略思路和執行都有問題。其中有人甚至激動地表示:讓不懂游戲的人管游戲,乃是對游戲這門生意的極大侮辱。嗯,我也覺得是這樣的。

游戲

想象一下,如果把這種現象擴展到其他領域:讓不懂電商平臺的人管電商平臺?讓不懂短視頻的人管短視頻?讓不懂秀場直播的人管秀場直播?或者讓不懂內容社區的人管內容社區?想想就覺得荒謬。當然,互聯網行業這么大,上述現象肯定也出現過,只是頻率遠遠沒有“讓不懂游戲的人管游戲”這么高。這體現了一部分互聯網巨頭對于游戲這門生意的矛盾態度:既重視又輕視。

所謂重視,就是垂涎于巨大、利潤豐厚、商業模式成熟的游戲(尤其是移動游戲)市場,希望從其中分到一杯羹。

所謂輕視,就是從骨子里覺得“游戲這東西沒什么大不了的”,無論研發、發行還是渠道分發,都可以趕鴨子上架地學習,甚至完全不學習。

三個月前,我的一個朋友垂頭喪氣地告訴我:在他們公司負責“二次元游戲”發行的人,平時甚至完全不看動漫,也不玩友商的二次元作品。我感到十分驚訝,立即建議他向上面反映這個情況,因為這樣一定會打敗仗。不,沒用的,他已經反映過了。上面似乎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二次元游戲不就是拿漂亮的小姐姐忽悠二三十歲的宅男嗎,還需要學?還需要創新?不存在的。

所有由外行領導的游戲業務要么失敗了,要么即將失敗,只是遲早的區別。歸根結底,由外行去領導任何業務都是不合理的,何況是游戲這種非常復雜的業務。那么,為什么還會有人撲通撲通地跳進同一個坑呢?

這就是國內互聯網行業(以及資本市場)最大的幻覺:有流量就能做好游戲,任何流量巨頭都應該嘗試做游戲。

事實恰恰相反——自從中國有互聯網行業以來,依托流量優勢去做游戲的公司絕大部分是失敗的,而成功者絕大部分不是依托流量優勢。騰訊是一個例外,而且幾乎是唯一的例外。這個例外太過顯眼,導致人們忘記了那些“正常案例”:

  • 盛大、巨人,作為中國端游市場的早期霸主,幾乎沒有自己的流量入口。盛大是在發展起來之后才試圖建立大型流量平臺的,而且一直沒有成功;直到今天還在做游戲的巨人也是如此。

  • 21 世紀初,四大門戶網站(新浪、搜狐、網易、騰訊)一起嘗試做游戲,而流量優勢最明顯的新浪失敗了。搜狐和網易的游戲業務在早期獲得了門戶網站的流量支援,但是這種支援的意義越來越低,到了 2010 年代已經聊勝于無;現在,這兩家的游戲業務和媒體業務的協同性很低。再說一遍,騰訊是一個例外。

  • 作為舊時代的流量霸主,百度至少兩次認真考慮做游戲,但是從未成功。 2017 年,百度把自己的移動游戲業務賣掉了,在游戲市場只保留極小的存在。

  • 阿里做游戲也有六七年了, 2017 年還成立了游戲事業群,但是直到 2019 年才通過《三國志戰略版》打開一些局面。坦白說,在所有流量巨頭的游戲業務當中,阿里游戲的表現已經算不錯的了。

  • 字節跳動做游戲就更不用說了,每年A股市場都有一大堆人高喊“字節明年就要掀翻游戲市場了”,其實是為了推薦“字節游戲概念股”(注:其中大部分質量平平)。我相信字節跳動很想在游戲業務上取得勝利,不過至今我沒有看到特別值得一提的勝利。

  • 有人或許會提出,B站也是一個例外,它在 2016 年憑借強大的二次元用戶流量殺進了游戲市場。這其實是一個錯覺,下面我會詳細說明。

除了騰訊之外,國內最優秀的那些游戲公司,普遍不是“自帶流量優勢”的——網易(還算有點流量但沒太大用)、米哈游、莉莉絲、祖龍、蘇州疊紙、紫龍、鷹角、金山、完美世界、三七、吉比特、心動(TapTap與它的自研游戲業務是分開)……我還沒說近年來飛速崛起的一批獨立游戲、垂類游戲公司,其中很多已經通過Steam和TapTap積累了大批種子用戶。

總而言之,中國游戲行業的常態就是:有流量的巨頭自認為能做好游戲,可是做不好;沒有流量的公司反而做好了。更進一步地說,這也是全球游戲行業的常態:蘋果不做游戲,谷歌在嘗試做游戲(但不太可能做好),Facebook做游戲虎頭蛇尾,亞馬遜做了一點點游戲(也不可能成功);在游戲主機行業,索尼和微軟做成了不少游戲,但是遵循的并不是互聯網行業的“流量邏輯”。在全球,成功的游戲研發及發行巨頭,絕大部分不是互聯網“頭部流量入口”(騰訊是極少數例外之一)。

到底是為什么呢?這就牽涉到游戲這門生意的本質,它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1. 研發,或者叫制作,就是游戲產品的開發。

  2. 發行,或者叫代理,就是游戲產品的市場推廣及運營。

  3. 渠道,或者叫分發,就是游戲產品被送到玩家手中的過程。

注意:在非專業人士當中,游戲的“發行”和“渠道”兩個環節經常被混淆。打個比方,發行方相當于電影發行公司,而渠道方相當于電影院或新媒體平臺。在現實中,一家公司可以包辦上述兩個甚至三個環節,實現“垂直整合”;但是這三個環節在本質上仍然是分開的,在公司內部被劃歸不同的部門。

互聯網巨頭的“流量優勢”,在研發環節沒有太大作用。如果一定要說有什么作用,那就是互聯網巨頭往往錢比較多、發得起工資,能夠高薪聘請到一些高水平的研發人員,僅此而已。

在發行和渠道兩個環節,“流量優勢”能發揮作用,甚至可以發揮很大作用。絕大多數游戲公司沒有“自帶流量”,所以只能采取買量發行、應用商店發行(聯運)、口碑營銷等方法,以極其高昂的成本獲得流量。在理論上,“流量巨頭”可以將自身流量輸出給游戲業務,高效地打開市場——這也是主流投資者至今篤信的邏輯。遺憾的是,在現實中,這套邏輯帶有兩個顯著的瑕疵:

  • 任何流量都是有成本的。內部流量沒有財務成本,但是有機會成本。我手頭最好的展示位,為何一定要拿來給自己的游戲導流呢?賣廣告不好嗎?輸出給合作伙伴不好嗎?輸出給游戲之外的業務不好嗎?如果公司自身的游戲業務ROI不夠高,戰略意義也不夠強,那么它終究是會被犧牲掉的,因為沒有任何人會跟錢過不去。

  • 游戲發行是一門技術活,不僅與流量有關。在當代移動游戲產業,發行商不僅要負責市場推廣、初期導流,還要負責市場活動、拉回流、修正BUG,甚至主導產品后續開發節奏。一家不熟悉玩家心態、不熟悉游戲產品開發的公司,是不可能做好重度游戲發行的,因為這里面有太多的Know-how。

騰訊以及( 2019 年以前的)B站,在發行/運營端的實力非常強大。騰訊通過對DNF、LOL等大DAU產品的多年代理,積累了一整套活動模板和用戶畫像,這是它在流量資源之外最大的財富。B站在FGO的早期運營中則堪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甚至由管理層親自出面抓運營,贏得了“良心運營”的頭銜(后來有一些削弱,但仍然是合格的)。事實上, 2016 年下半年FGO國服上線時,B站的MAU還不是很大,“流量優勢”遠不如今天這么明顯——FGO的成功首先應歸功于極佳的發行策略和細心的運營。所以我上文反復指出:B站不是一個例外。

對于那些既無能力、也無耐心做好研發和發行的互聯網巨頭來說,分享游戲行業盛宴的途徑只剩下一個——渠道。要么開設應用商店搞聯運,要么通過賣量賺取廣告費,其實這門生意也不錯。我估計,2016- 2019 年,游戲行業一直是字節跳動最大的廣告主;游戲聯運一直是安卓手機廠商利潤最豐厚的業務。發揮自己的優勢才是最重要的,從任何業務賺的錢都是錢,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所以我特別好奇:“流量巨頭”們已經可以通過游戲廣告或聯運,分到游戲行業的一塊蛋糕(盡管不是最大的那塊);它們為什么一定要繼續往上游進軍,企圖實現全面垂直整合呢?要知道,這條路不僅無比艱險,而且意味著與自己的客戶競爭。站在正常的商業邏輯上,似乎很難證明這種決策的合理性。

我認為,這或許是出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行業誤判。具體地說,過去十幾年,國內(非游戲行業的)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及投資人,“看到的”和“沒有看到的”景象,與真實世界存在一些偏差:

  • 他們看到了騰訊依托強大的流量優勢,在 2008 年以后奪取國內游戲市場份額第一,而且越做越大,可能很快就將成為世界游戲市場的主宰者。

  • 他們沒有看到游戲是一門極高風險、高度依賴創意和工業能力的復雜生意。即便不考慮游戲硬件(主機、掌機、外設等),僅考慮軟件,當代重度游戲的開發和運營對于門外漢來說也過于復雜了。

最近幾年,“研發”與“發行”環節的一體化成為主流趨勢。優秀的游戲制作公司更愿意把好產品捏在自己手里,全程掌握發行/運營工作。這對于后來進入游戲行業的互聯網巨頭來說是一個壞消息:他們要么付出巨大代價收購優質游戲公司,要么花大力氣建設自己的研發團隊。然而,他們真的懂得游戲研發這門手藝(不僅僅是生意)嗎?從 2004 年開始,騰訊花費了十多年時間才學會這門手藝;后來者又需要花多少時間呢?

我不禁想起了《最終幻想》系列的作曲家植松伸夫的一段回憶。我覺得,以這段話來總結全文,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我還記得,在《最終幻想6》的首發派對上,一貫以吹毛求疵著稱的坂口博信先生(注:《最終幻想》1- 10 代的制作人)發表演講:‘謝謝你們每一個人,我們剛剛做出了全世界最好的游戲!不,是全宇宙最好的游戲!謝謝你們!’我哭了。眼淚從我的臉頰流下。這眼淚讓我意識到自己在這個項目里投入了多少精力。我希望《最終幻想》系列永遠繼續下去,不但為玩家帶來快樂,也為研發人員帶來快樂?!?/strong>

如果一個人不能理解坂口博信自豪的狂言,以及植松伸夫激動的淚水,那么他顯然并不理解游戲自研,也就不適合從事這門手藝。

分享到:
標簽:游戲 互聯網 流量
用戶無頭像

網友整理

注冊時間:

網站:5 個   小程序:0 個  文章:12 篇

  • 51998

    網站

  • 12

    小程序

  • 1030137

    文章

  • 747

    會員

趕快注冊賬號,推廣您的網站吧!
最新入駐小程序

數獨大挑戰2018-06-03

數獨一種數學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

答題星2018-06-03

您可以通過答題星輕松地創建試卷

全階人生考試2018-06-03

各種考試題,題庫,初中,高中,大學四六

運動步數有氧達人2018-06-03

記錄運動步數,積累氧氣值。還可偷

每日養生app2018-06-03

每日養生,天天健康

體育訓練成績評定2018-06-03

通用課目體育訓練成績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