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騰訊傳媒,授權轉載發(fā)布。
YouTube第二季度審核“變嚴”,機器錯判導致下架視頻數(shù)激增;谷歌瀏覽器將管控超過4MB大小的廣告,媒體平臺未得到提前預警;蘋果即將限制應用軟件內的用戶信息追蹤,個性化定制廣告前景堪憂……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為你精選過去幾周海外泛傳媒領域最新資訊,和你一起做5G沖浪少年。
摘要卡片:
機器篩選使用上升,YouTube誤刪視頻翻倍
媒體Newsletter新風向,提供基礎教育課
蘋果將限制軟件內信息搜集,情境化定向投放成廣告商備選方案
Vice發(fā)力播客節(jié)目,組建全新音頻陣容
谷歌推出新禁令,限制“超載”廣告
流媒體平臺合并引發(fā)廣告管理難題
機器出現(xiàn)失誤,YouTube下架視頻數(shù)翻倍
8 月 25 日,YouTube發(fā)布 2020 年第二季度社區(qū)執(zhí)行報告,報告指出,平臺誤刪了大量并未違反社區(qū)標準的視頻。
誤刪視頻的增加源于審核過程中對自動篩選核查系統(tǒng)使用比重的上升,這是因為疫情之下,YouTube讓人工審核員留在家,不得不更多地依賴機器篩選。
圖片來源:YouTube官網(wǎng)截圖。
機器使用比重的上升帶來了十分顯著的影響。從數(shù)據(jù)上看,這一季度YouTube下架的視頻數(shù)量是上一季度的兩倍多。從 2020 年 4 月到 6 月,有超過 1100 萬個視頻被刪除。
對于作品被誤刪的博主而言,這無疑會制造煩惱和怨言。然而,這一結果的出現(xiàn)并非毫無預兆。早在今年 3 月,YouTube就曾警告,稱未來系統(tǒng)在審核刪除內容時,會采取更加謹慎的態(tài)度。
值得注意的是,YouTube這一推進自動化的舉措,和此前的主張實際上背道而行。 2017 年,YouTube首席執(zhí)行官蘇珊·沃西基曾宣布計劃再招聘 1 萬名人工審核員。
沃西基當時寫道:“對于內容審核和訓練機器學習系統(tǒng)而言,人類審核者都至關重要,人是情境化地理解內容、做出決定的關鍵。”
Newsletter新方向:生活指南與實用教程
面對拉新促活這一頭號難題,各大媒體用盡渾身解數(shù),而以日常生活基本知識為主題的課程式Newsletter成為了又一突破點,《華爾街日報》、CNN、BuzzFeed等媒體相繼試水,推出新式Newsletter,掀起了Newsletter的“二次浪潮”。
《華爾街日報》于本月推出了第一份免費的教育式Newsletter——《六周理財挑戰(zhàn)》——每周提供簡單易上手的指導步驟,增加讀者的個人理財知識。
這份Newsletter的作者——《華爾街日報》的財經記者茱莉亞·卡朋特表示,即使是毫無理財經驗的新手,也能跟隨《六周理財挑戰(zhàn)》里的基礎指引,開啟自己的理財之路,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識、養(yǎng)成新的消費和儲蓄習慣。
《華爾街日報》推出的Newsletter&Alerts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官方網(wǎng)站截圖。
上個月,CNN下的購物垂直板塊也推出了首個Newsletter,名為《獲得更好的睡眠》;今年早些時候,《紐約時報》的產品推薦網(wǎng)站W(wǎng)irecutter發(fā)布了三份關于信用卡使用、睡眠狀態(tài)和在家工作的教育式Newsletter課程。大約五年前,BuzzFeed首創(chuàng)了這種形式,該公司目前已有 13 份教育式Newsletter。
與現(xiàn)有讀者建立更深層次的聯(lián)系是《華爾街日報》推出《六周理財挑戰(zhàn)》的目標之一。但《華爾街日報》編輯部創(chuàng)新主管鄺偉彬說,這背后還有一個更深遠的使命,將更多的實用性知識納入產出的內容中,使讀者獲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的信息。
教育式Newsletter也可以作為一種轉換工具,不僅能吸引更多讀者的訂閱,同時也能吸引更多的廣告贊助機會。據(jù)該發(fā)言人透露,BuzzFeed最近利用了這一點,推出了由亞馬遜贊助的為期 30 天的新狗狗課程,課程將包括相關產品的附屬鏈接。
IDFA限制將近,廣告投放出現(xiàn)新風向
再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蘋果對應用內追蹤信息的限制將開始生效:應用程序在收集信息前將被強制性要求詢問用戶意見。不難預見,個性化推薦廣告也將失去原有的地位。
IDFA,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可以用來打通不同app之間的廣告,這也是蘋果之前一直在用、并且唯一使用的標識符。與之類似的IDFV(供應商的ID,ID for Vendors)是為數(shù)不多的廣告商們可以轉向的工具之一,但IDFV只針對單個開發(fā)者,而且在沒有用戶許可的情況下,不能與自身未擁有的應用數(shù)據(jù)相結合使用。
事實上,F(xiàn)acebook曾表示,用于廣告跟蹤的IDFA的減少可能會使其受眾網(wǎng)絡廣告業(yè)務減少一半以上。這種情況也可能會在無意中把廣告商都推到谷歌的安卓平臺上。
在此情況下,一些廣告商開始權衡將部分媒體資金用于上下文情境化定位的利弊。雖然情境化定位曾經被認為離精確的用戶層次定位太遠了,但廣告商們在別無他選的條件下,只能開始重新評估這種方式的可行性。
廣告技術供應商Neustar的產品營銷總監(jiān)德文·德布拉西奧表示:“IDFA的限制將迫使廣告商重新建立新的供應鏈伙伴關系,這種關系需要建立在廣告技術供應商、媒體平臺和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彼此透明合作的基礎上。”
Vice試水新型播客
上周,Vice宣布了新近組建音頻業(yè)務陣容,并將推出一檔旗艦新聞報道播客節(jié)目,節(jié)目主持人由原Vox旗下Reset欄目的主持人艾爾·杜海梅-羅斯擔任。除杜海梅-羅斯之外,Vice還進行了十幾個音頻職位的招聘和晉升。
在 2018 年之前,Vice的音頻欄目多為對話內容,符合當時播客潮流的主流趨勢。在那之后,Vice在保持Waypoint和Cyber等對話播客的基礎上,采取了一種漸進的方式,建立與其原有內容風格相近的敘事音頻紀錄片項目,并在項目擴張的同時逐漸擴大團隊。
Vice推出的播客內容,圖片來源:Vice網(wǎng)站截圖。
對招聘信息進行進一步的挖掘,能看出Vice的招聘策略和招聘渠道,而這背后,體現(xiàn)的是Vice作為一家大型媒體公司建立一個音頻團隊的野心。
谷歌上線廣告新禁令,讓多家媒體措手不及
谷歌瀏覽器本周開始推出一項新功能,禁止使用網(wǎng)絡帶寬“過量”的廣告。這一更新令一些媒體處于被動地位。
Digiday就此禁令采訪了四名就職于國際媒體的高級項目經理和高管,其中有人表示沒有聽說新的瀏覽器廣告過濾機制,還有人表示,自從谷歌瀏覽器 5 月宣布會進行更新的消息之后,還沒有收到相關信息。
今年 5 月,Chromium和谷歌開發(fā)者的博客上發(fā)布了新的重廣告干預功能,將“卸載”占用超過4MB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在任何 30 秒的周期內使用 15 秒CPU的、或者CPU總使用率達到 60 秒的廣告。由此推測,過濾器將主要對視頻廣告產生影響。
過濾后,原先廣告的區(qū)域將變成一個灰色方塊,標簽為“已刪除廣告”。一名谷歌瀏覽器工程師去年在Github上寫道,這種干預措施旨在阻止挖掘加密貨幣的廣告,“用javascript執(zhí)行解碼視頻文件等昂貴操作或CPU定時攻擊”的廣告,以及一些其他糟糕的用戶體驗。
一位在某大型媒體負責廣告運營的人士表示,他們希望能夠提前得到預警:“我們都支持改善我們網(wǎng)站的用戶體驗:但這個問題出現(xiàn)得太突然了,我們無法提前想好解決方案并提醒廣告商。”
流媒體平臺融合易,廣告推送統(tǒng)一難
在今年的前期宣傳中,迪士尼和ViacomCBS抓住了廣告商多年來的呼吁,即更好地控制每個觀眾在平臺上看到某個品牌廣告的頻率。然而,這也側面反應了一個問題,為什么不斷向觀眾播放同樣的廣告仍然困擾流媒體廣告行業(yè)?
迪士尼對Hulu的收購以及CBS與Viacom的合并,都擴大了兩家公司的流媒體業(yè)務,使它們能夠整合內部的數(shù)字視頻廣告庫存,并控制單個觀眾在各自流媒體組合平臺中看到廣告的頻率。
不過,這兩家公司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是:旗下不同的流媒體平臺有不同的廣告管理服務器,分別負責在各自平臺上的廣告投放。這樣一來,在掛著公司名下的不同平臺上的廣告投放難以整合。“沒有辦法在兩臺廣告服務器上同步管理投放頻率,”一名廣告高管表示。
迪士尼和ViacomCBS都在努力解決這一難題。今年 6 月,迪士尼宣布將合并自己和Hulu的廣告技術團隊,這可能預示著兩支團隊使用的廣告技術將會得到整合。與此同時,ViacomCBS正在將其廣告技術棧精簡到一個廣告服務器上。ViacomCBS負責廣告收入的首席運營官約翰·哈雷表示:“到 4 月份,我們將使用單一的廣告服務器。”而迪士尼沒有對此事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