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周天財經(ID:techfinsight),作者:周天財經,授權轉載發布。
今年互聯網最熱的賽道是什么?相信絕大多數人給出的答案會是電商直播。
伴隨著薇婭、李佳琦的一次次出圈,抖音高價簽下羅永浩擔當門面、明星扎堆開啟帶貨首秀等一系列事件,直播帶貨的關注度也被不斷推向高潮。
淘寶直播、抖音快手占據著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而拼多多、京東、嗶哩嗶哩等勢力也都在積極布局、跑步入場。
財經作者吳曉波直言,「2020 年,不看直播,不做直播,那就是白過了」。
群雄并起,騰訊也正在發力,近日,騰訊直播發布消息表示,為優化電商直播生態、讓更多企業和個人參與到直播中來,騰訊直播將于 2020 年 7 月 20 日開啟免費入駐通道,并同時推出藍 V 標識、小程序跳轉等在內的 6 項「藍 V 權益」。
騰訊直播將會給電商直播戰場帶來哪些變量?
01 與眾不同的私域能力和去中心化
都在做電商直播的頭部平臺,實際上也有著路徑上的分野。
比如像淘寶直播以及抖音,更加側重中心化式的引流,主播的頭部效應十分顯著。
快手做直播時間較早,平臺內部形成了數量可觀的腰部草根主播,有比較強的社區屬性,而在今年快手也加速迭代,在產品中引入了直播廣場、熱榜等公域入口,以強化平臺的中心化引流能力。
相較而言,騰訊直播是比較特別的去中心化模式,分為開播端和觀看端。商家和主播可下載“騰訊直播”App,用來創建并分發直播間,近日所發布的開放免費入駐,也將在這款產品中進行。
而“看點直播”小程序則是用戶觀看直播的載體,商家通過公眾號推送、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推廣,用戶即可通過小程序進入直播間觀看并下單,省去了繁瑣的路徑跳轉。
騰訊同時也為優質直播內容準備了公域流量平臺的諸多入口用以導流——比如用戶可以在看點快報、QQ 瀏覽器、騰訊微視、騰訊新聞、騰訊視頻等億級用戶產品中觀看直播,并完成購買等轉化操作。
不過究其根本,騰訊直播的「內核」,或者說差異化優勢,仍然需要歸結到微信的私域能力。
騰訊直播商務負責人劉碩裴認為,在微信中做好生意的本質是與用戶能夠產生強信任關系,即使是小流量也能帶來大效果。
微信場景最大的特征在于去中心化、弱運營化,而且從私域流量的流量地圖來看,微信私域流量的核心優勢在于可裂變、可留微信號、可做復購。
按照劉碩裴的介紹,騰訊直播將京東、微店納入了櫥窗體系,商家能夠建立起私域為主、公域為輔的運營模式,高效完成轉化,且退貨率可低至 1%。
做一個簡單總結的話,騰訊直播更側重于電商直播的工具能力本身,而不是要從直播切入做電商。此外,由于去中心化的模式,「人人皆可帶貨」,流量不會聚集在頭部主播。
02 潛力已經初步體現
以商家營銷工具的定位進入電商直播行業的騰訊直播,依托微信小程序的開放生態和騰訊看點信息流等內容平臺的公域導流,已經在疫情期間幫助許多傳統品牌、商家拓展增量業績,展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疫情形勢最為嚴峻的 2 月份,許多餐館、線下零售跌入冰點,實體商家生意受挫,看點直播在 2 月 14 日至 2 月 16 日組織直播活動,精選傳統商家在線上開辦直播,活動期間,商家共發起 350 場次直播,總觀看人數突破 500 萬,三天實現了直播總銷售額 2500 萬元,許多傳統的線下商家也因此抓住了發展線上的機會。
安徽阜陽的餐飲品牌「楚天嬌」通過騰訊直播平臺直播后廚做菜,9 天 19 場,外賣訂單量從第一天午餐的 23 份、晚餐的 110 份開始,一路上揚至 1000 份,9 天共賣出盒飯 4270 份,收入約 12 萬元,有效緩解疫情下餐廳的經營壓力。
6 月中旬,騰訊直播又舉辦了「寵粉節」活動,主打全網口碑好物以及超低折扣,活動期間觀看人數破萬的直播間超千場,各品牌及商家卷入超 50000 個社群參與到了本次活動,下單金額突破 2 億。其中,商家「格儷小店」把直播內容分享到近百個微信群,單場直播人數超過 72 萬人,單場累計交易額超過 462 萬元。
又比如,總共擁有 9000 多家線下門店的女性護膚品牌「果本」,在去年 11 月開始試水直播,并在疫情期間將營業重心向線上遷移,通過外部明星引入、總部中臺打樣、前臺導購 PK 的環環相扣,同時實現直播間、社群、小程序電商后臺的鏈路打通,最終達到線上直播 300 多萬的銷量。
私域電商直播時代的帷幕,正在拉開。
03 直播仍在「初級階段」,前途是星辰大海
據創業邦報道,中國目前共有接近 1.8 萬家企業名稱、經營范圍或品牌名稱含有「直播」,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也就是所謂的「直播相關企業」,以工商統計為準的話,這里面有超過 9 千家直播相關企業是在 2020 年上半年所成立,比照去年同期增長了 409%。
7 月 6 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近日正式向社會發布了「互聯網營銷師」等 9 個第三批新職業,同期發布的還有「直播銷售員」「互聯網信息審核員」等 5 個工種。
直播是一個風口嗎?肯定是,井噴式的增長和政府層面的認可就是力證。
但也必須說,現在的直播還處在很早期的階段,現在的爆棚熱度,更多是因為新事物引發的輿論關注,以及疫情期間多種因素疊加所帶來的,事實上,我們現在已經能夠看到,許多明星試水效果不佳,對商家收取高額坑位費,組織刷單后第二天集中退貨的情況出現。
回歸到常識上來,事物的發展有其客觀規律,無論是直播帶貨真正融入到商家經營,還是內容創作者通過直播去探索更多的可能,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包括像行業的監管措施,產品質量的管控體系以及各類規則體系的建立和普及,也都需要時間來沉淀。
甚至可以說,當下最火的電商直播帶貨,其實也只是「直播」的一個子集,在我們看來,直播作為一種連接手段,其本質是以更低的門檻,讓每個人和組織,都能夠擁抱和感受新經濟的紅利。
疫情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沖擊,許多鄉長、縣長、企業家親自上陣,化身推銷員,通過直播方式推廣產品。而其背后反應的,其實是數字化的浪潮,正在與實體經濟發生更加深入的嵌合,直播成為了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激發經濟轉型升級的鑰匙和抓手。
這種嵌合所需要的絕不是簡單的「搭臺唱戲」,而是以直播作為手段,對各個產業的前后端都進行賦能改造,因而對提供直播服務的基礎設施本身,也提出了很高的能力要求。
長期來看,仍然是國民級的平臺和企業,有著最好的機會和最大的想象空間。
從騰訊直播目前的打法上看,也是在牢牢抓住微信提供的差異化優勢,不斷完善商家服務生態,包括與視頻號、公眾號、小程序、朋友圈廣告、微信支付、企業微信以及騰訊其他內容平臺形成聯動效應。
《連線》雜志主編凱文·凱利今年在他的 68 歲生日當天,給出了他的 68 條人生忠告,其中有一條是,「Don’t be the best. Be the only.」
現在來看,6 月發布「生態服務商」招募計劃,7 月份宣布開通免費入駐,大動作不斷的騰訊直播,正在展示其「be the only」的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