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IT爆料匯(ID:baoliaohui),作者:于松葉,授權轉載發(fā)布。
3 月 25 日,淘寶特價版正式上線。但這距離其 2018 年 3 月公測版上線,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長達兩年的公測,被認為是是淘寶的小心探索和舉棋不定。
從淘寶到天貓,阿里巴巴的總體戰(zhàn)略趨勢無疑是促進消費升級,但是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淘寶對下沉路線也做了頗多探索。從內部重啟聚劃算,到開展百億補貼、和推出主打工廠直銷的天天特賣,淘寶對下沉市場一直是“不拋棄、不放棄”的態(tài)度。淘寶今年推出淘寶特價版的正式版,被認為是在釋放要正式殺回下沉市場的信號。但時過境遷,拼多多已經在下沉市場站穩(wěn)了腳跟,淘寶想要重新啃回下沉市場這塊肥肉,并不是那么容易。
為了進一步明確定位,也是為了不與拼多多發(fā)生正面沖突,淘寶特價版在正式上線后走起了C2M(用戶直連制造)的差異化路線,但優(yōu)惠誠意不足、扶持力度不夠等問題卻始終被消費者詬病。淘寶特價版,是否承載了阿里系電商的厚望?
難以薅到的羊毛
下沉市場消費者,最熱衷的事情,莫過于薅羊毛。拼多多之所以能夠成功搶占下沉市場用戶心智,就是因為讓用戶薅到了足夠多的羊毛,如鼓勵賣家參與虧本活動位等措施,讓用戶能以極低價格買到想買的東西。橫向對比,淘寶特價版則顯得誠意不足。
淘寶特價版作為手機淘寶的下沉版,作為其母應用的手機淘寶卻并未給淘寶特價版設置一級入口。許多用戶了解到淘寶特價版,還是在使用淘寶的拍立淘功能時,發(fā)現了帶有“天天領紅包”字樣的商品鏈接,從而被引流到淘寶特價版。
使用拍立淘的用戶,多是比價愛好者,也多是下沉市場消費者。將淘寶特價版入口嵌入到拍立淘功能之中,確實是很高明的設計。但對于用戶來說,后續(xù)的實際體驗便不是很愉快了。
女白領蕭虹告訴《IT爆料匯》:“去年雙十一的時候接觸到了淘寶特價版。當時我在實體店看中一款針織長裙,拍照然后在淘寶上搜同款的時候,點擊搜索結果然后被引到了淘寶特價版。我看它標了‘特價’二字,那就說明商品肯定不是正價,一定比淘寶便宜,結果進去之后,發(fā)現裙子在特價版內并不是特價,而是給我發(fā)了 1 元錢的抵扣紅包。我覺得很多人是愛省錢,但是也不差這 1 元錢吧?現在APP地推成本都十元二十元起了,這一塊錢的紅包也太沒誠意了,然后我就把特價版卸載了。”
除了拍立淘,淘寶給淘寶特價版的另一個引流入口是在商品詳情頁。部分參與了特價版推廣的商品,在商品詳情頁處都會顯示“現金領紅包”“特價版專用,領紅包購物立減”字樣。和蕭虹所見一致,這些商品在特價版里,在價格上和淘寶別無二致,僅能通過“簽到領紅包”版塊得到小額抵扣紅包。該版塊鼓勵用戶 7 天內累計簽到 4 天,以獲得“超級紅包”,但多位消費者反映,所謂“超級紅包”并不“超級”,不過數元。
女大學生寧陽對淘寶特價版的吐槽則一針見血:“淘寶特價版無法使用淘金幣(淘寶推出的虛擬積分),很多商品的淘金幣抵扣比率較高,所以淘金幣能抵2- 5 元左右,但是淘寶特價版只給一塊多甚至幾毛錢的紅包,那我為什么不在淘寶中使用淘金幣抵扣購買商品呢?再就是我在拍立淘搜索結果里發(fā)現淘寶特價版入口的時候,看見其顯示‘退貨包運費’字樣,但當我真正購買商品的時候,發(fā)現還是需要自己買運費險。”
此外,還有許多用戶反映,淘寶特價版曾經開啟了邀請好友注冊,即可 1 分錢搶購商品的活動,但是自己在邀請好友之后,卻無法 1 分錢購買商品。
即便是不薅羊毛,僅正常購買商品,淘寶特價版的優(yōu)惠力度也并不大。衛(wèi)生紙作為生活必需品,通常是羊毛黨們最愛屯的商品之一。《IT爆料匯》以某品牌的某一款卷紙為例,分別對比淘寶特價版、手機淘寶、拼多多三個平臺上的價格,發(fā)現淘寶特價版比淘寶便宜一塊多,拼多多的價格雖然比淘寶特價版貴了幾毛錢且單卷克數較少,但是卷數卻比淘寶特價版多 2 卷,所以論克數單價,還是拼多多更優(yōu)惠一些。
(從上到下依次為某品牌衛(wèi)生紙在淘寶特價版、淘寶、拼多多三個平臺的售價)
此外,《IT爆料匯》還觀察了手機配飾、裝飾品等多個類別的小商品,發(fā)現同款商品,淘寶特價版的價格大部分都比拼多多貴幾元錢。在這種情況下,在本就對價格極其敏感的下沉市場,淘寶特價版想從拼多多的口中奪食,幾乎是不可能。
獨立于手機淘寶而單獨存在的淘寶特價版,需要用戶再額外下載一個軟件,這本身就足夠讓用戶不悅了。當用戶們各顯神通地想要薅羊毛的時候,卻屢屢碰壁,載興而來,掃興而歸,淘寶特價版成了難以薅到的羊毛。
多下沉措施齊驅
淘寶憤而做起特價版,和拼多多日益壯大有著必然的聯系。淘寶的升級轉型,讓拼多多撿漏了下沉市場,感受被包抄滋味的淘寶,自然是咽不下這口氣。
按阿里巴巴原本的規(guī)劃,天貓是B類店鋪(企業(yè)店鋪)主戰(zhàn)場,淘寶是C類店鋪(個人店鋪)主戰(zhàn)場,但如今的局面卻是,淘寶也在日漸成為B類賣家的戰(zhàn)場。女裝網店店主梁啟對《IT爆料匯》吐槽:“淘寶的服務費是越來越貴了,個人賣家的利潤越來越薄。很多店鋪,看起來是C店,但背后是有企業(yè)的,實力非個人店鋪能比。久而久之,就把很多中小賣家淘汰掉了,甚至有很大一部分C店賣家去拼多多開店了。”
賣家的流失造成了買家被迫消費升級,但當他們發(fā)現拼多多之后,便再也不愿意回到淘寶。家庭主婦付涵告訴《IT爆料匯》,“同樣的一套床上四件套,天貓旗艦店賣三百多,拼多多賣一百多,兩個包裹到貨后我放在一起對比,布料是一模一樣的,只是標簽的品牌不同。我猜是同一個代工廠,給同款商品貼不同的牌子了。”
在知乎等社區(qū)論壇上可以發(fā)現,和付涵有著同樣經歷的消費者并不在少數。消費者是十分精明的,一旦占了一次便宜或者上過一次當,就會對平臺依賴性增強或敬而遠之。但是天貓的商家也是有苦難言,極高的平臺服務費和運營成本、倉儲成本、人力成本,導致其成本居高不下,根本無法做到像拼多多店家那樣薄利多銷。
淘寶特價版的誕生,不僅僅是為了搶占下沉市場,也是為了避免用戶持續(xù)流失。淘寶特價版主打C2M這一特色,企圖用工廠直銷,降低賣家成本,從而達到拉攏用戶的目的。但這就不得不提到阿里電商生態(tài)內的另外兩個產品,一是阿里巴巴,二是內嵌于淘寶首頁的天天特賣。
最近幾年,在白領之中消費降級的風氣日盛,許多勤儉持家的白領,發(fā)現了阿里巴巴這個面向B端用戶的電商平臺,并直呼寶藏。精明的白領們發(fā)現,阿里巴巴更適合于購買個人需求量較大的商品,只要達到一定件數,即便是加上運費,最終商品單價也比淘寶便宜得多。但阿里巴巴的最大問題是廠家直銷,因此售后等問題不盡如人意。
天天特賣則是淘寶內部正式推出的廠家直銷的版塊,宣稱“大牌品質”“直擊底價”,很好地解決了用戶覺得天貓商品溢價太高的問題。由于位于淘寶內部,所以也不會出現阿里巴巴上的售后不盡人意的問題。
但天天特賣也并不完美,因為參加天天熱賣的店鋪,多是旗艦店或專營店,也有少部分C店,所以很難保證是否真的是工廠直銷,以及是否含有“先升價,后降價”的營銷行為。此外,天天特賣入口太小,對于開拓下沉市場,終究具有一定局限性。就像淘寶曾經為了開拓高端電商市場,把天貓分離了出去,所以想要更有效地開拓下沉市場,做一個單獨的特價產品是很有必要的,這就是淘寶特價版誕生的原因。
特價版只是布局需要
淘寶特價版的誕生,導致淘寶被外界嘲諷其電商路線“先升級再降級”,優(yōu)惠力度不大,又被嘲笑誠意不夠。但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俯望阿里系的電商布局,或許現在的狀態(tài),正是阿里的本意。
無論是淘寶還是天貓,阿里系電商的總體趨勢都是鼓勵和促進用戶消費升級,這不僅僅有阿里對自身利益的考量,更是符合社會經濟總體發(fā)展趨勢的戰(zhàn)略方向。從宏觀角度來說,大肆推動工廠直銷、低價經營,越過中間商環(huán)節(jié),會導致無數電商從業(yè)者者失業(yè),對社會經濟發(fā)展來說,終究是弊大于利。中間商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中間商們分散承擔了廠家的風險,如果大范圍鼓勵廠家直銷,一旦廠家的選品發(fā)生失誤,導致產品滯銷,最后受傷的還是廠家。
另一方面,客單價較低,也不利于經濟增長。淘寶作為 14 億人口大國的龍頭電商,它的總體策略的制定,對我國總體經濟的影響還是不可忽視的。總的看來,人們的收入日益增長,消費升級是自然而然的趨勢,專業(yè)的羊毛黨畢竟是極少數,對于更多的消費者來說,“偶爾薅羊毛、逐漸消費升級”才是常態(tài)。
從微觀角度來說,淘寶即便是不喜歡被拼多多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姿態(tài)包抄,但也絕不會貿然掉頭,全力進軍下沉市場。因為一旦掉頭,就等于是置百萬賣家的利益于不顧。淘寶天貓的眾多賣家,已經為其付出了高額的服務費,如果淘寶現在大力扶持特價版或者工廠店,誘導消費者進行消費降級,對淘寶天貓的百萬店鋪無疑是毀滅性打擊,對于淘寶的總體營收、甚至整個電商生態(tài)也將是毀滅性打擊。
對于淘寶的下沉策略,外界一直存在不理解的聲音。聚劃算、百億補貼、天天特價三大促銷版塊并行還不夠,現在還專門推出了淘寶特價版,但給外界的感覺都是扶持力度不夠、淺嘗輒止,淘寶特價版甚至因頁面設計太丑而被懷疑是山寨應用。但這些詭異表現背后無疑是淘寶“多方向、輕成本”的運營主旨使然。
聚劃算主打品牌產品特賣,是商家讓利于消費者;百億補貼是聚劃算的一個分支,是淘寶官方對賣家進行補貼,讓利于消費者;天天特賣則和淘寶特價版一樣,多為白牌商品,且為廠家直銷,通過減去中間商讓消費者獲得實惠。不同的產品性質和不同的優(yōu)惠措施,全方位包抄下沉市場用戶。但是這一切,不過是淘寶對拼多多的戰(zhàn)略性防御罷了,是其整個電商生態(tài)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但又絕對不是整個生態(tài)中的重點。畢竟,消費升級才是大勢所趨,要是大力扶持淘寶特價版,無異于丟了西瓜撿芝麻。
此時回望拼多多,大肆燒錢對品牌商品進行百億補貼,不僅是為了搶占高端用戶心智,也是為了培養(yǎng)下沉市場用戶消費習慣,促進消費升級,這和五六年前處于轉型期的淘寶別無二致。既然競爭對手開始轉移業(yè)務重心,那淘寶又何必費心費力重走老路?這樣看來,便不難理解為什么淘寶的諸多下沉業(yè)務看起來總像是自娛自樂,而不是全力以赴。
所以說,為什么淘寶特價版的羊毛難薅?因為其本身就不是被寄予了厚望的“孩子”。
(應受訪者要求,蕭虹、寧陽、梁啟、付涵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