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天下網(wǎng)商(ID:txws_txws),作者:李丹超,授權(quán)轉(zhuǎn)載發(fā)布。
有人說,每個人都有AB兩面,A面是別人眼中的自己,B面才藏著最真實的自己。
在 37 歲的蔣煒敏身上,完美回應(yīng)了這句話。
人前,他愛好掙錢,是做生意的高手。 5 年躋身淘寶硬裝行業(yè)第一名,年營收 1 億元,堪稱“淘寶硬裝哥”。加上高挑的身材,人們對他的第一印象相當簡單粗暴:高富帥。
人后,他鐘情美食,是收藏界的達人。在他管理的 15 公頃漁場里,他開通淘寶直播和魚友們一起鑒賞錦鯉。他指指脖子后面那條近 20 厘米的手術(shù)疤痕說,自己曾就是那條鯉魚,越過龍門的那一刻,重新開始了生活。
蔣煒敏的AB面,就得從這條手術(shù)疤痕講起。
一次手術(shù)
2010 年 2 月的一個午后,蔣煒敏給每一個相熟的朋友打了電話,聊天的內(nèi)容大都沒有緊要到非說不可,但末了,他總有欲言又止的無奈。
他病了。醫(yī)院的檢查結(jié)果顯示,蔣煒敏的脖子里長了一顆腫瘤,雖是良性,但它已經(jīng)開始壓迫腿部神經(jīng)影響他正常行走,唯一的解決辦法只有手術(shù)。
父親不敢告訴他醫(yī)生的話,術(shù)后有50%的概率全身癱瘓。蔣煒敏自己偷偷在網(wǎng)上查了病癥,意識到是個大坎可能會撐不過去,“給朋友們打電話,有點臨終告別的意思。”
那年,他 27 歲。和很多同齡人一樣,蔣煒敏年輕氣盛,對成功的大部分渴望來自于事業(yè)有成。學通訊工程專業(yè)的他,大二就開始創(chuàng)業(yè),在同學面前念叨最多的,是怎樣賺到第一桶金。
疾病差點就要摧毀這個年輕男人心中的未來。還是那個 2 月,手術(shù)成功了。只是蔣煒敏需要臥床一年,并且在脖子后面留下了一條近 20 厘米的手術(shù)疤痕。
“除非是生死攸關(guān)的事,其他的都不是問題。”這句話,在那個難熬的 2 月之后,成了蔣煒敏的人生信條,也開啟了他的AB面人生。
一場危機
后來的 10 年,蔣煒敏結(jié)婚、生子、創(chuàng)業(yè)。
在很多人的眼里,高大帥氣多金,是蔣煒敏這幾年的標簽。 2015 年 4 月 18 日,他把線下裝修生意搬到淘寶,開了淘寶店“綠舒e裝”。 2019 年,他干到平臺硬裝行業(yè)的第一名,年營收 1 億元。不可否認,蔣煒敏確實還是那個愛掙錢的男人。
只是,疫情的到來打敗了堅守十年的順風順水。“前幾個月沒法進行房屋裝修施工,我們 2 月份 0 營收, 3 月份營收 2 萬塊是去年訂單的打款。”數(shù)字一開始的沖擊還沒那么大,那段時間他每天和家人待在師傅家的漁場釣魚、燒烤,享受著自己的B面人生。
直到一個關(guān)乎金錢的現(xiàn)實問題擺在他面前:每個月 48 名員工的工資、房屋租金和水電費都得固定支出,僅工資和社保加起來就近 50 萬。
“壓力大啊,但是我不會去抱怨、絕望,這么多年從商,我已經(jīng)習慣遇到問題時快速思考如何解決了。” 蔣煒敏想到了日日作伴的漁場,當看到身邊很多朋友做直播的時候,他想起漁場 2013 年就注冊、但沒好好運營的淘寶店“鯉遇錦鯉”。
2020 年的春天,蔣煒敏成為了一名淘寶主播。
一條 13201 元的魚
2020 年 7 月 22 日晚,“鯉遇錦鯉”直播間。
“一萬兩千六!一萬兩千九!一萬三千二!截拍!魚友們666!”當晚的“標王”錦鯉丹昭,最終以 13201 元的價格,確定了它的新主人。
這是蔣煒敏開播 5 個月來,賣出的身價最高的一條錦鯉。這個價格,放在錦鯉玩家眼前,平平無奇,但對于大部分錦鯉賣家而言,足以顛覆一種生意慣性:高價錦鯉在線上被普通魚友收入囊中。
“鯉遇錦鯉”店鋪正在直播
如果蔣煒敏的師傅坐在屏幕前,估計要大為感嘆這位“后浪”的能耐。直播間所在的漁場,正是蔣煒敏的師傅此前經(jīng)營的,他從 1989 年起開始養(yǎng)錦鯉,雖然每年錦鯉銷售超過千萬,但做的大都是批發(fā)生意,每條利潤以分計算。
蔣煒敏合伙經(jīng)營后,漁場在去年的總營收超過 2000 萬,其中錦鯉年銷售額 800 萬左右,但因為七成買家來自海外,這次疫情損失大部分生意。如此看來,蔣煒敏手機直播賣魚的 60 多萬元收益,無疑是在乘風破浪中找到了新的航向。
蔣煒敏的直播生意并非開門即紅。 2 月 14 日,蔣煒敏和搭檔郭曉鳴第一次直播,說了兩小時話口干舌燥,但是直播間看的人沒有一個下單的。“第二次直播就有了,每一條錦鯉在不同魚友心里價格都不一樣,關(guān)乎血統(tǒng)、體型、模樣、游姿等,直播比單純的圖片和視頻都能更好展現(xiàn)魚的特點,但要達成交易,還得互相之間建立信任。”
在線下,向來都有拍賣錦鯉的傳統(tǒng),蔣煒敏賣過最貴的魚是 37 萬。為了增強直播間的互動性,他嘗試在直播間拍賣錦鯉,從簡單地在評論區(qū)叫價到使用“直播拍”工具一鍵設(shè)置拍品、價格、拍賣時間,最終賣上多少錢,全由魚友們的喜好決定。“想讓國內(nèi)的錦鯉從業(yè)者,看到賺錢的另一種方式。”
淘寶內(nèi)容電商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玄德此前透露,除了持續(xù)打造頭部主播IP影響力外,今年淘寶直播將重點培養(yǎng)中小主播,在一年內(nèi)幫 10 萬名淘寶主播實現(xiàn)月收入過萬,培育百花齊放的主播生態(tài)。
小眾愛好破圈
從記事起,蔣煒敏的生活里就有錦鯉。
“前程似錦”、“鯉躍龍門”,從這些詞就能看出鯉魚在中國古代便被賦予了美好寓意。
不過,說到錦鯉的發(fā)展還得提日本的新瀉縣。據(jù)說,當?shù)孛考颐繎舳挤N水稻,順便就把中國的鯉魚放在水里養(yǎng)著用于食用,魚經(jīng)過不斷自然雜交,顏色變得越來越豐富好看,有天一個地主用一頭牛換了農(nóng)戶家的一條錦鯉,錦鯉這才開始有了商業(yè)交換價值。
錦鯉文化在中國興盛,是在 2010 年世博會后。中國重新放開日本錦鯉進口,廣東廣州、山東高唐、河南南陽各大漁場先后出現(xiàn)。
生意好到什么程度?
蔣煒敏說,只要是日本過來的錦鯉,隨便賣家喊價格,都有人買。王石、張鐵林、王楠、董明珠、王思聰?shù)让耍际清\鯉愛好者,王思聰更在去年花10. 8 萬元拍走一條錦鯉。
錦鯉文化這兩年再次流行,就不得不提支付寶在 2018 年推出的“中國錦鯉”活動。網(wǎng)友把幸運者比作“錦鯉”,被貼上“錦鯉”標簽的楊超越、信小呆等,逐漸包攬了人們對事業(yè)、學業(yè)、愛情的一切向往和訴求。比如最近的高考出分季,“鯉遇錦鯉”直播間里 985 元起拍價和 211 元起拍價的高考錦鯉大受歡迎。
蔣煒敏老婆投資的一家娛樂公司,簽了楊超越這條“錦鯉”
37 歲的蔣煒敏,已經(jīng)是一名錦鯉資深玩家。在他看來,錦鯉直播不僅僅是賣貨,更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的力量,讓錦鯉從老板圈層的小眾愛好,逐漸變成大眾喜愛的好運神物。“淘寶店里賣得最好的是 700 元左右一條的錦鯉。”
B面人生
蔣煒敏的A面,無疑是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當我問他手術(shù)后有沒有什么讓他覺得困難的時候,他一笑而過,“好像真的沒有”。
實際上,回頭看過去 10 年,蔣煒敏走的很多步都包含危機。他從傳統(tǒng)硬裝生意中找到痛點,在線上首創(chuàng)“ 399 元/平方米人工和輔材無限量硬裝套餐”,挑戰(zhàn)著所有線下裝修公司,所幸這條路最終被年輕人買單;他在直播中找到父輩錦鯉生意突圍的辦法,嘗試拍賣高價錦鯉幫傳統(tǒng)賣家探路,這條路又一次需要他淌水而行。
脖子后的那道手術(shù)疤痕,成為他人生的分水嶺。“雖然依然愛賺錢,但心態(tài)平和了,得失心沒那么重了。”慢慢地,那個B面的蔣煒敏也逐漸浮出水面:因為愛好美食開私房菜館,因為喜歡收藏花幾萬塊錢買石頭,因為懂錦鯉能在直播間和魚友盯著一條魚看兩個小時……
他還是那個拼命工作的人。父母眼中,蔣煒敏是孝順但沒時間的兒子;老婆眼中,蔣煒敏是負責任但沒時間的丈夫。
在蔣煒敏的計劃中, 40 歲以后將自己轉(zhuǎn)變成投資人的角色,把經(jīng)驗、人脈賦予一些有創(chuàng)業(yè)夢想的年輕人,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距離這個計劃還有 3 年,他已經(jīng)投資了幾家公司。
凌晨一點的上海,蔣煒敏夫妻面對面而坐,兩人沒有絲毫困意,聊至興起甚至開懷大笑。這是蔣煒敏和妻子的默契,妻子在每天零點等到丈夫的歸來,然后兩人用一個小時,聊工作、聊生活、聊孩子。
奔波且快樂,這也是幸福生活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