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榜有貨”(ID:newrankTV),作者: 顏椿穎,授權轉載發布。
“‘殺(價)’光這條街!”
光頭——福建仙游縣一名紅木主播,他如此解釋自己的賣貨套路:駐守仙游縣榜頭鎮的紅木一條街,挨家挨戶為直播間粉絲殺價代購。
最鼎盛的時候,光頭一天賣出 240 萬的紅木家具,整個 2019 年,其銷售額超出 2000 萬。而他的粉絲,截至目前,還不到 7 萬。
紅木,一種代表品味和地位的中式奢侈品,仙游縣的支柱產業之一,最瘋狂的 2013 年,據仙游縣的行業人士估算,其紅木產業產值超過 1000 億。
仙游并不產紅木,因為承襲自宋代的木雕工藝,成為全國三大紅木集散地之一,有“工藝美術之鄉”和“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美譽,因此吸引了大量紅木商人。相關政策規定出臺,加上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如今仙游的工藝美術產業年產值落回到 440 億元。
和所有尋求轉型的傳統行業一樣,仙游商人也在尋找新的,特別是線上的機會,光頭是其中之一。
他們經歷過 2013 年的微商時代,淘寶時代,如今又一頭扎進直播電商。不是行業巨頭,也沒有雄厚財力,單打獨斗反而成了個人特色,讓他們成為小眾領域的明星。
在快手電商的仙游紅木直播基地落地儀式上,我們見到了一眾紅木行業人,其中不乏主播和傳統商人。新技術來襲,傳統商人如何抓住機會?面對小眾非標品的線上需求,快手又會如何“收編”產業帶?
7 萬粉絲和一年 2000 萬
光頭是葫蘆島人, 2019 年 3 月才來到仙游。如今粉絲6. 8 萬,每天直播 2 場,每場 3 小時,唯一的模式就是殺價代購,薄利多銷,店鋪出貨品,光頭有流量,最終賺10%的代購費。
更早之前,光頭一度欠下外債 200 多萬,打著零工。 2016 年,在女兒的幫助下注冊了快手,偶然刷到一個木頭彈弓的視頻,有人在評論里求代購,光頭這才嗅到商機,“這么多人找紅木,我能不能通過快手賣紅木賺錢?”
2017 年剛過完年,光頭連拆帶借揣上 6000 元,坐上小火車趕往廣西的越南紅木集散地,投奔老朋友的侄女婿——一位紅木商人,從零開始學習紅木知識,順便拍視頻,開直播。
當時,光頭一天直播十幾個小時,即便只有三五個人在看,他也講解紅木知識,還貼錢包郵送手串,半年時間,積累了近 4000 粉絲。
但這種模式終不長久,學習近 2 年之后,光頭意識到,要去貨品集散地,最低廉的源頭價才有優勢。比如,全國最大的小葉紫檀集散地,仙游。
去年 3 月,光頭來到仙游,開始了走街串巷的“殺價”工作。“砍價”套路并不稀奇,但光頭粗獷的外表,加上外放豪爽的東北性格,總給人一種不容置喙的信任感。
當然,線下的商家是帶著懷疑的,“剛開始肯定不愿意,他也瞧不起我,他一看,這個豁牙露齒的大光頭能賣貨嗎?”等他賣出 20 多萬貨品時,才取得了店主信任。
時間長了,光頭“殺”光了整條街,如今不再需要走播,而是坐在合作伙伴的店面里,等店主們拿貨上門。光頭有了更多的貨品選擇權和話語權。
整個 2019 年,光頭GMV超 2000 萬,僅在年底的 45 天就賣出了 500 萬,“在我腦海里是天文數字”。
欠下的外債早就還清了,談及此處光頭不無感慨,“(要不是直播賣貨)我一個沒文化的人怎么可以做到這些?”
傳統的紅木消費者,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正在流失,而短視頻等新平臺的出現,實現了賣家和買家新的連接。其中大部分是年紀稍長的中年男子,對紅木知之甚少,但始終帶著莫名的向往。他們試圖通過主播的講解踏進紅木這條河,蹚蹚水有多深。主播越專業,建立的信任度就越高。
不過,光頭的生意也隨著經濟環境發生著變化,今年光頭銷售額只是去年的1/3,“用戶兜里沒錢了”。另一方面,光頭依賴的口碑營銷,很難帶來大規模漲粉,老粉絲的后續購買力,已經顯露出疲態。
文玩,玩的就是個知識
光頭是在 2017 年從零開始學習的紅木,近距離看、摸,了解紅木的真實質感,辨別優劣,他也把這一套帶到直播間,通過講解紅木質量獲得粉絲信任,從而在此購買下單,“(粉絲)剛開始不懂,就像我當初一樣,但他不會總不懂,等他懂了,知道你賣的是假貨,后果可嚴重了。”
紅木作為帶著些收藏屬性的小眾品類,文玩賣家更希望在購買行為之外,還能獲得些知識,比如其木質、雕工,賦予產品特殊意義,使其區別于普通商品。
相較于玉石制品的日漸平民化,紅木產品由于缺乏統一標準認證,無論是價格還是成色,始終有一層朦朧感和神秘感,此時,主播的個人魅力,幾乎成為外行人入門紅木的唯一途徑,更能影響用戶的消費決策。
頭部主播軍哥在快手上擁有 47 萬粉絲,如今近 50 歲,從事紅木行業 10 余年。曾經在老家河南做紅木生意,但線下式微,進貨-運輸-銷售流程的成本增加,軍哥決定來到仙游,把面向河南本地的生意做到全國。
軍哥給自己的賬號起名為“紫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