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您就接下這個角色吧!”
這是1991年,張建亞導演跪在魏宗萬家里說的話。
那一年魏宗萬54歲,只是個無名小卒的他不明白,為什么張建亞會這么執著。
就如同他不明白張紀中非要讓他飾演“司馬懿”一樣。
當年94版的《三國演義》籌拍,其中司馬懿一角讓幾位導演頭疼了很久。
因為他們實在是沒有心儀的人選。
看著心急如焚的同盟,張紀中的內心卻顯得比較淡定,因為他已有合適的人選,那就是魏宗萬。
只不過事情還沒有談妥,他也不方便太招搖。
第一次聯系魏宗萬時是通過電話,對方一聽演司馬懿,沒有猶豫地就拒絕了。
其原因呢有兩點:
一、他不會騎馬。
二、戲劇出身的他,總以為司馬懿需要畫著大白臉,人物形象不好。
對于魏宗萬的推辭,張紀中卻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真誠,才被拒絕的。
于是他連夜買票趕往了魏宗萬的家里。
面對上門的張紀中,魏宗萬雖然心里很感動,但是對于老謀深算司馬懿一角,他還是沒有興趣。
后來還是在張紀中的“三顧茅廬”下,他才答應了下來。
對于張紀中的這種做法,魏宗萬很不理解:“我又不是什么大咖,至于讓你一趟趟跑嗎?”
直到后來張紀中的一席話,這才讓魏宗萬了然于心、哭笑不得。
“鎖”不住的夢想
別看魏宗萬現在還住在出租屋里,其實他可是在上海的大戶人家里出生的。
作為大戶人家的孩子,魏宗萬不但沒有延續哥哥們的“正經職業”,甚至還離經叛道地愛上了戲曲。
在那個年代,戲子屬于社會的最底層,唱戲的一般都是窮人家的孩子,為了混口飯吃。
而身為富家公子的魏宗萬,卻偏偏喜歡上了唱戲,這件事對于魏家來說,簡直就是自入歧途,欠打。
盡管父母很反對,但是魏宗萬卻沒有放棄。
因此,在那段時間,經常能看到魏家的家丁跑到戲園子里“鬧事”。
其原因還是因為他們要將偷偷跑出來的少爺魏宗萬“綁”回家里去。
看著“屢教不改”魏宗萬,魏老爺子給了他兩個選擇:要么上學學知識,要么去工廠里當工人。
在那個時代,能當工人就相當于握緊了“鐵飯碗”,不但體面,薪資也穩定。
盡管魏宗萬心里不樂意,但是他還是選擇了當工人。
每天流水線的工作,讓魏宗萬對生活失去了希望,他感覺再這么做下去,自己就“廢了”。
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上海戲劇學院的招生簡章映入了他的眼簾。
看到簡章的魏宗萬,激動得整個人都在發抖,他感覺自己的心跳即將溢出來了。
他沒有猶豫,就瞞著家人偷偷報了名。
此后的日子里,他白天上班,晚上就挑燈夜讀應付考試。
雖然日子很辛苦,但對他來說卻無比值得。
考了三次后,他才終于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那一年魏宗萬21歲,在工廠里“蹉跎”了四年后,終于得償所愿。
天之驕子?天之驕子!
辭去了工廠的工作后,魏宗萬才決定將此事告訴父母。
他知道這件事,會讓自己的父母接受不了,但他沒想到他們的反應會這么大。
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講述清楚后,魏父當即與他斷絕了父子關系。
而一向擁護他的母親,這一次也是連連嘆氣,未曾替他說過一句話。
就連他哥哥們,也對他“嗤之以鼻”,將他趕出了家門,霸占了屬于他的房間。
被趕出家門的魏宗萬自知想要唱戲,生活開銷就不可能再靠家里了。
他算了算手中的錢,所幸的是,在工廠這4年里,他攢下的錢交學費還是綽綽有余的。
就這樣,魏宗萬踏上了去往上海戲劇學院的路。
“有的人天生就屬于舞臺”,魏宗萬就是這樣的人。
雖然在廠里打工時,他經常被領導罵,但只要他站在舞臺上,就如魚得水,光芒萬丈。
不論是什么樣的角色,只要交在他的手里,就像是引出了人物的靈魂一般。
就連老師都沒想到,就這么一個呆頭呆腦的小不點,竟然對演戲有獨特的見解。
不到兩個月,他就成了學院的風云人物,老師眼中的三好學生。
而找到價值感的魏宗萬也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敢表達自己對于表演、臺詞的理解。
在學校當了四年天之驕子的魏宗萬,本以為畢業后自己的事業會順風順水。
可誰承想,剛畢業他就遭到了社會的毒打。
被分配到上海人民劇院后,魏宗萬就開啟了跑龍套的日子,運氣好的時候有那么一兩句臺詞,要是運氣不好,那就是純背景板。
就這樣的日子,魏宗萬一過就是十年。
按理說專業能力這么強的魏宗萬,不應該混到這個地步啊?
其原因還是跟他的長相有關。
用他得話來說就是:我這張臉吶,就像那橘子皮,甭看我這幾年沒啥變化,我上學時就長這樣。
雖然長相不符合大眾審美,但是有專業能力傍身,怎么著也不至于跑十年龍套。
說白了還是魏宗萬這個人太“傲”、太“倔”。
那時候,很多演員為了能演上戲,不是請導演吃飯就是請制片吃飯。
而魏宗萬則是將這些“巴結”得功夫全都用在了鉆研上。
在他看來,他就是那一瓶百年好酒、那一匹千里馬,欣賞他得人自然會來找他。
萬萬沒想到這一等,就等到了44歲。
努力終有回報
1984年,魏宗萬通過電影《一個和八個》里得“老兵老萬頭”一角,才獲得大眾得認識。
而身為這部電影得攝影師張藝謀,才剛剛畢業,這是他拍攝得第一部電影。
在看到魏宗萬的表演時,張藝謀的嘴從未合上過。
在得知這是他第一次演電影,張藝謀更是驚訝地連連稱贊。
“第一次演,就演得這么好啊!”
雖說是第一次演電影,但是魏宗萬在話劇的舞臺上,早已沉淀了20多年。
1987年,近50歲的魏宗萬表演話劇《想入非非》。
全程兩小時的演出,他一個人飾演得聲情并茂、慷慨激昂。
憑借著“蒙克·奧尼爾”這個角色,魏宗萬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不但將《解放日報》的編輯納為自己粉絲,就連報社的領導也親自邀請他參加報社的聯歡會。
1989年,魏宗萬被評為了“一級演員”。
也是在這時,他趁熱打鐵出演了單人小品《單間浴室》,一舉拿下了全國小品大賽的一等獎。
也是在這時,民間有了“南魏北趙”的說法。
南邊魏宗萬,北邊趙本山。
人怕出名豬怕壯,紅了后的魏宗萬,家里的門檻都要被各路導演踏破了。
雖說那幾十年過得不太如意,但魏宗萬骨子里還是帶著富家少爺的高傲的。
因此,對于這些他看不上的本子,全都一一拒絕了。
直到1992年,張建亞找他拍《三毛流浪記》,他這才勉強答應了下來。
為什么說勉強呢,因為被拒絕了一次的張建亞,直接跪在了他的面前。
憑借著這部戲,魏宗萬獲得了金雞獎最佳男配。
時間一晃來到了1994年,這一年張紀中正在籌拍《三國演義》。
對于司馬懿這個角色,他只想到了魏宗萬這一個人。
直到開拍之前,魏宗萬都不知道為什么張紀中會對自己這么執著。
直到后來詢問后,他才明白。
原來張紀中非他不可,是因為他曾看到了司馬懿的畫像,而魏宗萬長得跟司馬懿有幾分神似,這才對他“三顧茅廬”。
一切都塵埃落定后,魏宗萬就投入到了角色的研究中。
開拍前的前三個月,他開啟了閉關生活。
每天除了查閱史書做筆記,就是找尋司馬懿的心理活動以及感覺。
就連他自己都沒意識到,后來他的一些小習慣都在無形中被改變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國演義》上映后一舉拿下了“金鷹獎”“飛天獎”“年度VVTV杯特等獎”。
而魏宗萬飾演的司馬懿,也成了影史上的經典角色之一。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觀眾對他飾演的這個角色念念不忘。
其實張紀中與魏宗萬的緣分不止這一部。
當初拍《水滸傳》時,張紀中就又上演了“三顧茅廬”的戲碼。
不僅如此,他還與魏宗萬耍了個“心眼”。
在簽合同時,張紀中為了讓魏宗萬多拍點戲,于是把合同的日期改為了農歷日期。
就這樣他多拍了一個多月的戲。
然而這樣的事還不止一次,當初陳可辛執導的《投名狀》,魏宗萬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加了很多戲。
雖然魏宗萬這個人對待劇本很較真,但是他一旦做出決定,就會十分地寬容。
哪怕低片酬多戲份,他也樂在其中,因為拍戲對他來說是永不磨滅的熱愛。
他曾給自己立下過原則:一生不接廣告。
正是這份對拍戲的熱忱,讓他直到現在還住在出租屋里。
如今已經84歲的他,將兩個女兒都安頓好后,自己也沒閑下來。
除了跟老伴兒去各地旅游外,時不時地還在影視劇里客串幾個角色。
或許對他來說,演戲就是一輩子的事兒,他無法拋棄,更不舍得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