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曲藝藝術博大精深,可以說在過去戲曲、曲藝是老百姓僅有的娛樂方式,并不是像現在這么發達,像影視劇、電影、流行歌曲、綜藝節目、短視頻等等娛樂方式這么多,并且這么方便。要知道在舊社會那些戲曲、曲藝藝人四處跑碼頭,有的唱戲、有的說相聲、有的講評書,也正是因為有他們才豐富了大眾的生活。
而戲曲、曲藝作為傳統文化,他們的傳承方式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師徒傳承、口傳心授,所以因此強化了師徒之間的關系,也十分重視十分之間這種關系,并且也因此衍生出了很多的形式,例如擺知等等。
都說“師徒如父子”,因為父母給了你生命,而師父教授了你吃飯的本事,他能將吃飯的東西傳授給你這就足矣你將師父當作父親一樣對待。
然而戲曲、曲藝界有名的師徒有很多,但是卻也有徒弟年紀輕輕就英年早逝,而師父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事情。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張壽臣
張壽臣著名的相聲演員,其是相聲第五代掌門人,其一生致力于相聲藝術的傳播和傳承。
他的代表作品有:《文章會》、《倭瓜鏢、》、《大相面》、《八扇屏》、《對對子》、《全德報》、《老老年》、《訓徒》等等。
張壽臣先生一生之中弟子傳人很多,其中有一位名氣非常大,那就是有著“小蘑菇”之稱的常寶堃。
常寶堃出生于曲藝世家,父親是曲藝老藝人常連安,他是一位相聲天才,也就是俗稱的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人。
但是后來常寶堃先生在朝鮮犧牲了,而舉辦追悼會的時候張壽臣先生念著悼詞可以說是悲痛欲絕,甚至于是淚灑當場。
其實張壽臣先生也是為自己這位弟子可惜,本來就有天賦,如果日后經過磨礪那么也是一代大家。還有就是舊社會藝人之間住的都比較近,而徒弟也有在師父家吃住的習慣,所以師徒二人之間的感情也是非同一般。
梅蘭芳和李世芳
梅蘭芳著名的京劇大師,旦角梅派創始人,其位列“四大名旦”之一,并且是京劇藝術在世界上的代表,也是國家京劇院的首任院長。
梅蘭芳先生的弟子很多,可以說是遍布梨園,并且不僅僅局限于京劇界,而在其他劇種中也有他的弟子。但是說句實話,很多梅蘭芳先生的弟子都沒有得到過其教授,反而是其大弟子魏蓮芳先生代師授藝的比較多。
而梅蘭芳真傳實授的弟子應該有三位,那就是言慧珠、李世芳、杜近芳這三位。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李世芳。
李世芳著名的京劇演員,工旦角,宗梅派,其曾經受教于齊如山、尚小云,后來更是拜在了梅蘭芳大師門下,也一度有“小梅蘭芳”的美譽。
但是后來不幸的是李世芳遭遇了空難英年早逝,而當時這件事是轟動了梨園,因為李世芳當時正是一顆冉冉升起新星,并且頗有天賦。
而恩師梅蘭芳得知愛徒李世芳的離開可以說是悲痛欲絕,并且后來還演了義務戲,而演出收入了也是給了李世芳的家人。
(聲明:此文章內容文字系愛傳統的少年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