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都要完成百億級別的旅游銷售目標,并且要打破國內景區單一賣門票的銷售模式;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景區要建立游客自由交易、交流、參與的景區消費社區;在開創“全域旅游”成功之處,景區應該有意識地通過打造“消費場景”,推動旅游業向下沉,進而達到更精準地服務于人的目的。隨著景區人氣與名氣越來越高,游客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千人打卡”的模式顯然有點力不從心。那么,景區應該朝著什么方向去改變,才能使成功的景區繼續存活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呢?
隨著游客消費升級、新興體驗消費的興起,游客對于景區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元化。景區對于游客的需求,首先就是景區“賣點”,景區能夠吸引并刺激游客的消費欲和參與感,從而提高景區競爭力;其次景區還要能夠打造人氣,在景區的宣傳、營銷方面投入更多。從目前的熱點旅游景區來看,如云南的大理、麗江等,都打造了一系列網紅景點,成為景區熱度的高地;這些景區是通過不同的打造手法,吸引大量的游客,增加景區的曝光度。“一切景區要想提高自身的熱度和關注度,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制造”ip。
因此,我們將在本周五(1月7日)公布的《2018第一季度我國景區影響力洞察報告》中,與您分享相關的數據。2018年春節,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國內出游熱度進一步升溫,春節全國旅游收入超過1000億大關;旅游已經成為全年消費的主要來源,占比超過57%。與此同時,全國景區的票價也從1月份的50元上漲到了12月中旬的150元,直接漲了200多個百分點。另外,景區對于景區價格的管控越來越嚴,在此期間,部分景區景點遭遇票價上漲的情況十分普遍;有一些景區直到春節結束后,景區才陸續收回票價漲價的部分。今年2月,國家旅游局發布了“2019年春運國內旅游市場高峰數據”,國內三大高鐵樞紐的春節人數總和為2956萬人次,已超越往年;另外,我國五大主要火車站的春節人口都呈現下降趨勢,比去年減少了10%不止。
此外,我國旅游基礎設施的升級也帶動了游客出行的方便,進入2月下旬,我國境內的景區票價就已有普漲的趨勢,且有景區人次在春節假期內反而減少的現象出現。那么,國內游為什么票價普漲,而春節期間游客卻在減少呢?春節消費,受國內外消費節影響,可謂一場全民觀光。國內旅行消費,是我國國內旅游消費的主要部分;根據近幾年國內游統計數據的數據,春節假期國內游在2019年的收入達到628億元,同比增長9.92%。而國外的游客,尤其是海外游客,在這個假期里大多會返回國內,游客總量也在放緩。那么,影響春節旅游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