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影視業的快速發展,衡量一部影片是否賣座的計量單位,從千萬到億,如今的門檻也已提升至“十億級”。
自2010年1月好萊塢科幻大片《阿凡達》在中國市場上映,電影票房突破10億元大關至今,中國市場院線電影票房超過10億元的電影共計99部,其中,票房超過20億元的影片12部,票房超過30億元的影片7部,票房超過40億元的影片4部,票房超過50億元的影片4部。票房冠軍系吳京、易烊千璽等主演的史詩戰爭片《長津湖》,票房57.75億元。
隨著電影票房的一路高歌猛進,“百億影人”成為演員比拼實力的重要頭銜。
截至目前,我國“百億影人”總共18位。按票房排序分別是吳京、沈騰、黃渤、劉昊然、李晨、張涵予、王寶強、張譯、馬麗、易烊千璽、鄧超、朱亞文、韓東君、徐崢、歐豪、杜江、劉德華、古天樂。
從票房成績來看,冠軍是吳京,個人票房累計286.1億元,其次是沈騰,個人票房累計252.63億元,黃渤排名第三位,個人票房累計182.69億元。
“百億影人”前十強的其他7位演員,劉昊然、李晨、張涵予、王寶強、張譯、馬麗、易烊千璽個人票房累計分別為179.35億元、178.11億元、177.59億元、171.08億元、163.36億元、157.59億元、144.16億元。
那么問題來了,十位晉級“百億影人”前十強的演員,有哪些是票房劃水,又有哪些實至名歸呢?
在老張看來,得用排除法來進行分析。
首先得排除前三甲的吳京和沈騰。作為近年來最旺票房的演員,兩人以高票房拉開與其他“百億影人”的差距,可謂實至名歸。
其次是黃渤和王寶強。作為華語電影的喜劇笑匠,兩人撐得起票房,有票房號召力。晉級“百億影人”前十強,也是憑作品、人氣和演技。
第三陣營要說的演員是張涵予和張譯。兩人均是“大器晚成”的演員代表,主演的電影票房后勁強,拼的是演技和作品口碑。晉級“百億影人”前十強,毋庸置疑。
馬麗,“百億影人”前十強中的唯一一位女演員。從她主演的電影票房來看,有劃算的成分,比如群星云集的《我和我的家鄉》,還有幾部“沈馬”合體才票房大賣的影片,馬麗單獨主演的《陽光劫匪》《測謊人》兩部影片票房不佳未破億,就是最佳詮釋。
然后是李晨。作為80后男演員的代表,李晨的演技挑不出毛病。但他晉級“百億影星”前十強,總給人感覺差點意思。原因很簡單,李晨入列“百億影人”的幾部關鍵作品,《長津湖》《長津湖之水門橋》《八佰》票房累計超120億元,但李晨僅是參演演員,并非主角。
最后是劉昊然和易烊千璽。作為頂流偶像明星,兩人晉級“百億影人”前十強,熱議聲可謂此起彼伏。
劉昊然個人電影票房累計179.35億,排名“百億影星”第四位,僅次于黃渤。結構劉昊然的電影票房,他成功入列“百億影人”,得益于《唐人街探案》系列三部曲,《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5部影片(累計票房超過150億元)。而劉昊然個人主演的電影票房一般。由此來看,他算是贏在運氣。
易烊千璽,晉級“百億影人”前十強,有和劉昊然一樣的好運氣,接拍的電影有票房號召力十足的演員加持,自然贏在了起跑線上。
為此,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