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砂洲
“昨天,李寧道歉了。”
不知道該不該在這句話里加上一個“終于”,因為李寧的官方團隊對此次事件的反應實在遲鈍。但好在道歉聲明一出,總算是亮明了態度,給了廣大網友一個交代。
可這份聲明也只能說差強人意。
因為它對事故原因沒有做出正面的解釋,包括大家關心的“誰設計出來這個款式”的問題也沒得到解答。
只是在聲明中強調了“以飛行為主題”、“從飛行裝備中汲取靈感”,并聲明最像日本空軍裝的帽子,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古代頭盔、戶外防護帽及棉帽”。
這個解釋跟電商總經理馮曄和李麒麟的說法如出一轍。
面對一眼看穿的相似,這樣的說辭只能說勉勉強強。
不過,聲明中“飛行裝備”和“飛行員”的字眼,倒是讓國館君想到一段往事。
如果說李寧的服裝事件,尚有論辯的空間,那么國館君今天要講的故事可就是鐵錚錚的事實,它正是關于飛行員,關于日本空軍的。
這個故事,要從一首火爆全網的歌曲講起。
“從前初識這世間,百般眷戀,跨過歲月不同側臉,猝不及防,闖入你的笑顏……”
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這首叫《起風了》的歌曲,這首歌翻唱自日本歌手高橋優創作的《ヤキモチ》。
旋律優美蜿蜒,歌詞寫滿了青春與愛情,又帶著恰到好處的傷感。再加上歌名與宮崎駿的動漫經典《起風了》相同。
于是乎,這首歌曲搭配上電影的剪輯畫面,一時間火爆全網。
后來,歌手吳青峰翻唱了這首歌,在2020年的時候,播放量就已經突破12億。后來他還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演唱了這首歌。
張韶涵、林俊杰、周深等一眾實力歌手也爭相翻唱。
而同名電影《起風了》也跟著一起火爆了起來。
看過這部經典之作的朋友大概都還記得,影片的主角名叫堀越二郎。
他自幼就對飛機設計極其癡迷,立志要設計出最完美的飛機。為此他與意大利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建立了一段穿越時空的友情。從卡普身上,堀越二郎汲取了勇氣和靈感,愈發堅定自己的夢想。
后來堀越二郎邂逅了一生所愛菜穗子,一見鐘情,決定廝守終身。奈何菜穗子罹患肺結核,就在愛人生命日漸流逝之際,堀越二郎卻無法割舍他的飛機夢。
了解愛人執著的菜穗子終于奔出療養院前來尋找堀越二郎,兩人譜寫了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
影片豆瓣評分高達8.2。
很多人看完后感動得不行。
關于夢想,生死,關于真愛,關于動蕩年代的不安。
在這部動漫里都有,然而,這部動漫卻不僅僅是關于愛情與夢想的故事,它的背后,隱藏著一段極其殘酷的日本侵華歷史。
影片里的堀越二郎,純粹、干凈、一腔熱血,為夢想可以不顧一切。現實中的他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并且他“設計一款完美飛機”的夢想也實現了。
這款飛機,就是著名的“零式戰斗機”。(因其服役時正是日本皇紀紀元2600年,年號最后兩位都是零而得名)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野心勃勃,想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于是一款足夠優秀的戰斗機顯得格外重要。
對此,日軍內部爭執不下,一派要求重續航能力,一派要求重攻擊能力。
既要能打,又要耐久。
這難壞了制造商們。
然而最后,堀越二郎設計出來的零式戰斗機,竟完美地兼和了這兩個要求。它極為靈活,續航能力一流,更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機槍,儼然是一個大殺器。
日本人看著自家產的飛機,開始做起了稱霸世界的美夢。
但是這飛機的完美,終究還是紙面上的,沒有實戰就沒有發言權。
于是,中國,中國人,便成為了零式戰斗機的試驗場與實驗品。
日本人決定,就從中國戰場下手,當時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人已開始了全面侵華,在滿目瘡痍的神州大地上,日本空軍想要大展身手。
中國人就是最好的靶子,拿來練槍很合適。
那時候的我們,空軍剛剛建成,飛機數量極少,還是蘇聯淘汰后的機型,性能與零式戰斗機根本沒法比。
時間來到1940年9月13日,地點是重慶璧山上空。
這是零式戰斗機在二戰戰場中的首次亮相,對手——中國空軍。
當時的中央航校校訓是“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于盡!”
一眾熱血男兒,明知不敵,還是毅然升空迎敵。
場面極為悲壯,但結果卻是令人心碎的。
那一戰,日本出動了12架零式戰斗機,中國起飛34架飛機迎敵。
可結果,中國空軍被擊落了13架,損毀了11架,飛行員犧牲10人,8人受傷;日本那邊幾乎毫發未損。
當時在場的百姓還曾看到這樣一幕,在空中,三架日機緊緊咬著一架中國飛機,后來中國飛機被擊中,冒著黑煙墜落,飛行員只能跳傘。
結果跳傘之后,日軍竟繼續在空中掃射降落傘,就像玩一場殺人游戲。
后來飛機墜落在稻田里,民眾走過去看,才發現飛行員的四肢和頭部全都被打沒了,只剩下軀干和背后一張護身的鐵皮。
慘狀駭人。
經此一役,空軍幾乎一蹶不振。
從此,制空權落到了日本的手里。
此戰就是抗戰期間,恥辱的“9·13”重慶璧山空戰。
事后,日本人驕傲地說:
“此戰大大地鼓舞了所有駐中國海軍航空兵部隊的士氣,零式在中國得到了實戰檢驗,為后來無數無敵的戰斗機隊輝煌的戰史寫下了良好的開頭。”
經此一戰后,日本人更加肆無忌憚。這就是堀越二郎那個夢想的“威力”。
現實遠不是電影塑造的那么溫柔旖旎,駕駛零式出現在中國領土上空的,不是天真的夢想家而是一群來自地獄的夜叉惡鬼。
1941年3月14日,又是12架零式戰斗機抵達,這一回,他們的目標是雙流機場。
敵人來勢洶洶,我方的防空警戒系統卻非常遲鈍,待到大批敵機已經抵達成都上空之時才察覺。
這時,一個年輕人接到命令,迅速整理好著裝,翻身上了飛機,準備升空迎敵,然而他的飛機剛剛飛離跑道幾百米遠就被日機擊毀。
年輕人頭部中彈,當場殞命。
他的名字,叫林恒,那一年,他才25歲,他就是民國才女林徽因的三弟。
當時的林徽因重病臥床,梁思成甚至不敢讓她知道弟弟的死訊。但紙終究包不住火,奇怪的是見遍了生離死別的林徽因,這一回冷靜得出奇。
她在給好友的信中,她只是淡淡地寫道——“我的小弟,他是一個出色地飛行員,在一次空戰中擊落一架日寇飛機,可憐的孩子,他自己也被擊中頭部而墜機犧牲了。”
情感像是哽咽住,堵在了胸口,就是無法噴薄而出。
直到3年后,才終于決堤。
1944年,林徽因寫了《哭三弟恒》,當中寫道——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
簡單的,你給了。
……
可能的情愛,家庭,兒女,及那所有
生的權利,喜悅;
及生的糾紛!
你們給的真多,都為了誰?
你相信
今后中國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頭,比自己要緊;
那不朽
中國的歷史,還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為何我還為著你哭?
只因你是個孩子卻沒有留什么給自己,
小時我盼著你的幸福,戰時你的安全,
今天你沒有兒女牽掛需要撫恤同安慰,
而萬千國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
在林徽因如泣如訴地寫下詩歌的同時。
日軍在取得制空權后還不斷派遣轟炸機,對中國的戰時首都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的戰略轟炸。
據不完全統計,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間,日本對重慶進行的轟炸達200余次,共投彈11500枚以上,重慶大轟炸使市民的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因轟炸而死的市民達10000人以上,超過17600幢房屋被毀,市區大部分繁華地區遭到破壞。
所以,日本空軍為什么不可原諒?
為什么我們恨他們?為什么我們應該恨他們?
因為他在華夏大地上,他們曾經犯下過累累罪行!
聽過這段歷史,你再看著李寧這款新品;
再看看這部入圍過奧斯卡的《起風了》,再聽聽這首風靡全網的《起風了》。
是否會有那么一絲不寒而栗的感覺?
這兩日李寧服裝出事后,我們反反復復看到一個詞,叫——文化滲透。
到底什么是“文化滲透”呢?
依照百度上的解釋,是這樣的——
向別國推行文化,既取得經濟效益又同化他國。
文化滲透為什么可怕?
因為它會帶來另外兩個字,叫做——遺忘。
你會遺忘了它們的由來;
會遺忘了它們的過去;
遺忘了這些人曾經帶給我們的刺骨傷痛和銘心之恨。
遺忘了我們的先輩們曾經為守護這片大地,所流過的血,所灑過的淚。
或許對一款服裝、對一部電影如此去抨擊和深挖,有人會說“上綱上線”、“小題大做”。
款式無國界,電影無國界(更何況宮崎駿老爺子還是個堅定的反戰主義者),何必如此?
原因無他,只因我們曾流過太多血,受過太多傷。
今日,距林徽因寫下《哭三弟恒》已過去了78年歲月。
在這里,國館君想說一句——
如今,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大同、信息爆炸的時代,絕不是看起來那么風平浪靜,那些血與淚的歷史,并未走遠。
所以,請保持謹慎,保持憤怒。
如林徽因詩里所寫的——
不管過了多久,我們都不可以忘記,他們的死是為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