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中,慶帝赴大東山祭祀,可不是為了廢太子,而是想借此機會,一舉消除內憂外患,為一統天下夯實基礎。
慶帝早先就說過,他從來就沒有易儲的心思。將二皇子李承澤拉出來跟太子李承乾打擂臺,其實是給李承乾做磨刀石用的。只要李承乾自己不犯錯,皇位遲早是他的。可惜的是,李承乾被慶帝打磨得懦弱膽小,甚至跟姑姑李云睿搞在一起,讓慶帝憤怒之極。《慶余年》:解讀李承乾,身為太子,有違人倫,可惜可嘆可憐
慶帝赴大東山祭祀,是給長公主李云睿一個刺殺的機會。李云睿聯系北齊國師苦荷、東夷城守護神四顧劍和明面上為她所用的葉流云,讓他們聯手在大東山上刺殺慶帝,自己則在慶國京都發動叛亂,奪取政權。
《慶余年》中,長公主李云睿與三個男人之間的關系
慶帝利用長公主李云睿的計劃,暗暗同陳萍萍設計,親赴大東山祭祀,一方面是為了消除“本應不存于世的大宗師”,另一方面就是消除京都的不安定分子。同時,慶帝知道五竹在大東山上,有五竹這個絕世強者在,他就立于不敗之地。慶帝是把方方面面都計算好了,所以二十年后出京都,赴大東山祭祀。
慶帝在大東山上,暴露大宗師身份,用洪四庠死換慶帝出手重傷苦荷。葉流云反戈一擊,聯手慶帝重傷四顧劍。經此一役,苦荷和四顧劍均重傷將死,葉流云受傷,天下除了五竹外,慶帝立于武道巔峰,并一舉消除了北齊、東夷城的最大助力,為統一天下打下了基礎。
《慶余年》:大東山之役,若葉流云背叛慶帝,結果會怎么樣?
慶帝在大東山之際,京都的長公主李云睿讓太子李承乾謀奪政權,二皇子李承澤配合,秦業和葉重從旁協助。被慶帝派往京都的范閑,在路上用巴雷特M82A1狙擊步槍狙殺九品上高手燕小乙。到達京都之后,聯手大皇子,扭轉京都叛亂的局勢。趁秦業心傷兒子秦恒被荊戈刺殺之際,利用葉重、宮典的反水,殺死秦業,一舉消除京都叛亂。《慶余年》:燕小乙的人生,是長公主李云睿的牽線傀儡
京都叛亂中,太子李承乾、二皇子李承澤和長公主李云睿皆自殺而亡,皇后墜墻自殺,太后被范閑下毒而死。
慶帝通過大東山祭祀之局,消除了苦荷、四顧劍的外患,剪滅了李云睿、李承乾和李承澤的內憂,如果沒有陳萍萍回京質問慶帝“葉輕眉是怎么死的”,或許慶帝一統天下了。因為陳萍萍終究意難平,死在慶帝的“千刀萬剮”之下,范閑與慶帝決裂,最后慶帝死在五竹的鐳射光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