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4.1萬公里,穿越25個國家。
她用一輛摩托車,橫跨歐亞大陸。總行程相當于繞赤道一圈。
看到她的事跡后,所有人震撼不已。
她叫李春輝。
是一個單親媽媽。
人人稱贊她瀟灑,只有熟悉她的知道,她在前半生,也是苦個透的人。
離異。
單身帶娃。
獨自拉扯雙胞胎女兒長大。
以一己之力將腦癱女兒培養成材。
個中滋味,冷暖自知。
但她令人佩服的是,苦難沒有讓她頹靡,而是令她昂揚。
把雙胞胎女兒送去留學后,她沒有閑下來。
沒有催婚。
催生。
沒有八卦平庸躺平懶惰。
她說:
前半生,為女兒而活。
下半生,要為自己而活。
要追風趕月,滾燙在人間。
李春輝的前半生,以女兒為圓心,家庭為半徑,就能畫出全部。
21歲那年,她與一個男人步入婚姻殿堂。
一年后,懷上一對雙胞胎。
喜上加喜,本是段佳話。
殊不知,命運的下下簽,卻在這時不請自來。
1998年,李春輝正在家中忙活家務。
忽地,肚子一陣絞痛,汩汩熱流從下體涌出。
壞了!
離預產期明明還有一個月左右,肯定是早產了!
很快,她被送往醫院進行緊急剖腹產。
小女兒一切健康。
大女兒卻因臍帶繞脖窒息,導致顱內出血。
接到醫生手上時,零呼吸,零心跳,幾乎失去生命指征。
醫生下達病危通知書。
“孩子不用救了,肯定是不行了?!?/p>
李春輝不甘心。
她求醫生一定要救孩子,無論花多少錢。
狀況危急,醫生只能使用進口腦激活素,幫助大女兒稀釋顱內血塊。
幸運的是。
經一個月的全力救治,大女兒終于轉危為安,成功挺過鬼門關。
命是保住了。
人卻因此成了腦癱患兒。
眼神無光。
反應遲鈍。
甚至,連基本的吮吸能力都沒有。
李春輝計無所出,只好一滴一滴地,將乳汁滴進女兒的嘴里。
那段時間,她幾乎全天24h守在孩子旁邊。以小女兒為參照,及時觀察大女兒的狀況。
長期的觀察下,李春輝發現。
大女兒的情況,遠不及想象中糟糕。
反應雖遲緩,手眼協調性差,但施以方法,是能見效的。
那時起,李春輝暗暗發誓。
“小女兒學會站立,大女兒也要站立。
小女兒何時能爬行,大女兒也要做到?!?/p>
愿景雖美,前路漫漫。
1歲時,小女兒學語學步都很快,大女兒卻不行。
為了讓大女兒學會走路。
李春輝把她放在支撐物旁,放上軟墊,讓她慢慢走。
一步一跌倒。
三步哇哇哭。
看著大女兒吃力的樣子,李春輝的心陣陣絞痛。
但她必須逼著自己“狠心”,不見成效不撒手。
日復一日的訓練下,大女兒終于學會了走路。
但這僅是第一步。
因手不受控,大女兒每次握東西都會劇烈抖動。
拿筷子、握勺子、系鞋帶,系扣子……每項都需要李春輝手把手地教。
后來,為了鍛煉大女兒的肢體協調性,李春輝給大女兒報了游泳班。
陰差陽錯的是——
大女兒,因能力不達標慘遭淘汰。
作為陪練的小女兒,卻因表現優異,被當作重點對象培養。
練習幾年后,還成了一名花樣游泳專業運動員。
拿獎拿到手軟。
姐妹倆的巨大差異,眾人看在眼里。
他們斷言:“姐姐就是不如妹妹。”
李春輝生來倔強。
不信命。
更不希望老大活在老二的陰影之下。
于是,接連給大女兒報各種興趣班。
可惜事與愿違。
鋼琴、書法、繪畫、圍棋……沒一樣學成。
灰心之余,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付出,也讓家中積蓄逐漸透支。
此事引來丈夫不滿。
他認為,女孩長大了嫁人生子就行,沒必要花冤枉錢培養。
夫妻二人矛盾升級,爭吵不休。
女兒們十二歲時,丈夫提出離婚。
李春輝成為一名單親媽媽。
赤手扛起一個家,談何容易。
2009年,為了謀生,李春輝試圖創業。
千挪萬湊籌下一筆資金,在女兒的學校附近開了家托管班。
生意不算太好。
勉強能維持。
當然。
創業期間,也沒落下對女兒們的教育。
她應小女兒之愿,報了小提琴班。
大女兒,則開始學長笛。
因肢體靈活度不夠,大女兒學了整整一年,都吹不出一首完整的曲。
久久不見起色,老師的心力消耗殆盡。
多次提過讓她退學。
甚至找到李春輝當面表示:“你們家女兒我教不下去!手太笨了!”
李春輝苦苦哀求老師,希望他再多些耐心。
“我相信我女兒,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到!”
大女兒如夢初覺,表現出不同于往日的“韌”與“堅”。
她每天苦練6小時。
久久為功,日日精進。
偶有畏難情緒,都硬撐了下來。
浸淫十年,終于功力大進。
一曲《野蜂飛舞》,吹得氣定神閑,不緊不慢。
而小女兒,天之驕女。每每參加小提琴比賽,都是獨領風騷。
高一那年,為給女兒們創造更好的教育條件,李春輝開啟了一場豪賭——
賣房。
賣房的錢,送女兒北上,找最好的老師學習。
決定一出,反對聲四起。
李春輝想不了那么多。
她必須千方百計地給孩子鋪路,給她們最好的教育。即使砸再多錢,也值。
很快,她帶著雙胞胎女兒開啟北漂之旅。
期間,李春輝四處為家,節衣縮食,時刻緊繃一根弦。
但錢是省不出來的。
孩子的琴,一把要20萬。
二人密集上課時,每天的費用更是直逼1萬。
如此燒錢,任其一項都壓得她夠嗆。
然而。
即使腹背受敵,四面楚歌,李春輝也不怨不嗔。
只是練就三頭六臂,將自己生生逼成女金剛——
東奔西跑,想方設法擴大托管班規模。同時,不得不再找一份工作,以防生意遇冷,家里揭不開鍋。
幾頭忙碌,李春輝分身乏術。
白發日日見長,從幾根變成幾綹。
好在,兩個女兒都沒有辜負她。
2018年。
小女兒被英國皇家學院錄取。
大女兒被荷蘭方提斯音樂學院錄取。
雛鳥長大了。
勞碌半生的李春輝,終于可以停下來,安享后半生。
但李春輝不。
她不愿人生停止。
她依舊要“折騰”。
2017年底。
李春輝買下一輛寶馬700GS摩托車,正式練習騎行。
這件事,并非一拍腦門決定的。
受父親影響,李春輝從小就有機車情結,一直想來一場踏浪逐風的摩旅。
早在2015年,她就拿下了摩托車駕駛證。
囿于家庭,夢想被迫擱置。
2018年,女兒雙雙出國留學。
她加入南京傳奇車友會,與摩友跨省騎行到福建。
一路狂飆,迎風疾馳。
生而熱烈的李春輝,終于開啟快意余生。
一年后,她做出一個驚人想法:騎著機車橫跨歐亞大陸,去英國和荷蘭看女兒們。
車友們得知后全力支持,決定與她一同赴歐。
為了此次旅程,李春輝賣掉汽車,換了輛二手的紅色寶馬款重型拉力摩托車。
同時,苦學英語,死磕體能鍛煉。
2019年5月26日。
一支由8人組成的車隊,從南京出發。
李春輝全套裝備在身,迎風啟程。
她從南京騎到滿洲里。
橫穿整個俄羅斯,到達北極圈摩爾曼斯克、北冰洋。
之后,又騎到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德國、荷蘭、意大利、土耳其等20多個國家。
當她穿過22個國家,終于在阿姆斯特丹見到大女兒時。大女兒熱淚盈眶:“媽媽,你太酷了!”
后來在土耳其見到小女兒。
小女兒同樣又震驚又感動,“媽媽你好了不起!”
旅途中,有風花雪月、詩畫酒茶的浪漫。
也有宿雨餐風、雨淋日炙的困窘。
在此之前,全球的各種拉力賽事從來沒有20天。因為難度太大,對體力、技術、精神都有極高要求。
而且,她是車隊里唯一的女騎手。
面對高強度騎行,渴了餓了只能強撐,休息多半是席地而眠。
艱苦程度難以想象。
期間,她在極晝下騎行24個小時。
頂著暴雨穿越無人區。
狀況百出。
手機摔壞了;
摩托車鑰匙丟了;
跟大隊伍跟丟了;
壓彎騎行失誤了……
好在有驚無險。
每每遇到障難,李春輝都急中生智扛了過來。
最嚴重的一次,是車禍。
被一輛福特車追尾。
當時,李春輝被撞得滿身血痕,一度以為自己完了。
所幸救護車及時趕到。
經檢查,無骨折和內傷,只是多處軟組織損傷。
后來得知摩托車損壞不嚴重,還能上路,李春輝陡地精神起來。
簽下一個免責聲明,就匆匆出院,繼續疾馳而行。
她告別小女兒,相繼穿越法國、德國、哈薩克斯坦等國。
最終,于2019年8月27日返回南京。
4.1萬公里。
歷時93天。
穿越25國。
這場橫跨亞歐大陸的摩旅,終于完美畫上句號。
她也終于身體力行地希望向女兒證明——
所有路障皆可掃清。
夢想并非遙不可及。
2020年6月。
李春輝再度開啟“朝圣之旅”。
這一次,她單人單騎,行遍中國。
挑戰了以險聞名的“丙察察”路線。
成功挺入西藏。
騎到出生地青海,走過廣西、海南、北京等地。
單人旅途中。
她穿過人潮,枕著山野,歷盡朝夕與四季。
她說:“我要把整個中國都轉一圈,就算圓我一個中國旅行夢?!?/p>
當然,李春輝的野心不止于此。
下一次環球旅行,她準備再度橫跨地球。
“我最大的愿望是后年,我從北極騎到南極穿越一下。然后我想拍一部紀錄片,然后上院線?!?/p>
現如今的她,已47歲,卻依舊在路上逆風前行。
正如她對車牌號的闡釋——
“我的車牌是57513。
我是75年5月14日出生,
結合生日是‘我騎,我一生一世’”。
前半生,她破除萬難,手執人間煙火,為女兒們而活。
后半生,她踏遍山河,追逐詩與遠方,為自己而活。
機車轟鳴而過時,李春輝沖破地平線,駛進暮色里。
那一刻,她與靈魂擊掌而歌。
活得比任何人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