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不少影視劇將視角對準殘障人士。
并且,都獲得了良好口碑。
去年,以弱視患者為主角的日劇《這是戀愛!不良少年與白手杖女孩》成為口碑黑馬。
今年,講述聽障家庭的電影《健聽女孩》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最近,又有一部關于殘障人士的新劇上線。
剛播兩集,豆瓣9.0。
很多人已經表示哭麻了。
今天,就讓魚叔來安利一把——
《靜雪》
Silent
這部劇算是真正拿捏了一句名言: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故事的男主佐倉,并非天生的殘障。
高中時期的他,身姿挺拔,陽光、溫柔、帥氣。
出現在哪里,哪里就是風景。
長得好看,腦子也好用。
做題、寫文章都不在話下。
晨會上,他自信滿滿地在眾人面前朗讀自己的文章。
連聲音都是如此的清脆嘹亮。
因為他好聽的聲音,愛情也迅速找上了門。
對象就是咱們的女主——青羽。
同樣是個眉目清秀,活潑受歡迎的美女。
兩人對音樂都有著濃烈的愛好,關系也隨之越走越近。
沒有任何的工業糖精。
一個眼神就足以勝過任何的黏膩的話語。
連他們的老師都說,他倆在一起后,整個學校都失戀了。
愛情有了,大學也定了。
想都不用想,擺在男主前面的,肯定是無限光明的未來。
似乎他只是輕輕松松地,就有了讓人羨慕的一切。
可正讓人不禁感嘆上帝造人太偏心的時候,男主的人生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在最美好的十八歲,一場病奪走了一切。
開始,他只是聽力減弱。
因為本來就愛好音樂,且耳機從不離身,男主并不當回事。
可耳鳴一直持續,讓男主的母親越發感到不對勁。
跑了很多家醫院,做了很多檢查,才終于確診了「青少年突發性雙側耳聾癥」。
最殘忍的是,這種病的患者并不會一下完全失去聲音,而是一點一點,一天一天地減退。
家人的呼喚,喜愛的音樂,到自己時常被女主夸贊的聲音,都會慢慢變得微弱,直至徹底消失。
這樣的噩耗對普通人來說都是沉痛的打擊,更何況是對音樂如此癡迷的男主。
這樣的痛苦自己承受也就罷了,親近的家人要如何面對這一切呢?
過去自己是母親的驕傲,現在卻成了讓母親深夜痛哭的存在。
這比失去聲音還讓男主難受。
而那個總是笑著夸贊自己聲音好聽的青羽,又會該如何承受這一切呢?
男主不想讓青羽再承受和母親一樣的痛苦。
也不希望她過去仰慕的眼神里,最后只剩下憐憫和同情。
于是,留下一條潦草的分手短信之后,男主徹底消失女主的世界里。
沒有人知道他的消息,他成了所有人回憶里的一個謎。
他遠離了曾經給過他快樂的一切,漸漸變得封閉和孤僻。
眼里沒有了從前的光彩,整個人也黯淡無光。
從前自信從容的少年,連同那個有聲音的世界,一起被這場變故給徹底帶走了。
聲音,不僅是男主生命里既美好又痛苦的存在。
對女主,同樣也是。
女主是個妥妥的聲控。
不僅日常交流,喜歡電話勝過文字。
對音樂的熱愛也是不亞于男主。
成年之后,更是一直留在音像店里打工。
即使工資并不高,也舍得花錢買昂貴的耳機。
她愛上男主的契機,是聲音。
她表達愛的方式,也是發出聲音。
上學時每每看見男主的背影,就忍不住想要喊他的名字。
圣誕節交換禮物,兩人都心有靈犀地選擇了同款耳機。
聲音,貫穿了他們過往每一個重要的時刻。
當然,也給日后的重逢埋下了一道致命的「催淚符」。
八年后,失去聲音后的男主,在人群里再也沒了從前光彩。
但在女主眼里,他還是那個過目不忘,攪動她心緒的人。
再次相逢,身體比腦子更先行動,立馬追了上去。
男主本能地想要逃跑。
可女主仍舊鍥而不舍,不停地追問這么多年一直以來的疑惑:
你還記得我嗎?
過得好嗎?
為什么之后突然消失了?
眼看甩不掉女主,男主只能用力地比劃著手語,試圖解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
「我聽不到了
不要說話說得那么開心
不要對我笑得那么開心」
可不論再怎么努力,兩人已經無法溝通。
他聽不見她。
她也看不明白他。
他想要張嘴,卻只有痛苦、沙啞的踹息。
她拼命地想要理解,可一切都是徒勞。
聲音曾經是他們溝通愛意的橋梁,如今卻成了阻隔在他們中間的高墻。
過去在雪地里,男主笑著對女主說「你好吵啊」。
是戀人間的玩鬧。
而現在男主哭著用手語對女主比劃「你好吵啊」。
卻是無奈,是窘迫,是無數解釋不清的痛苦。
女主錯愕,驚詫,又似乎感受到了一種猛烈的撞擊。
直至最后才明白過來——
原來男主失聰了,再也聽不到任何的聲音了。
而這么多年,自己卻一無所知。
不僅沒能分擔他的痛苦,還曾在約會時告訴即將失去聲音的男主:
我最喜歡的就是你的聲音了。
明明是兩個溫柔的人,卻又因為自己的溫柔,無形中加深了對方的痛苦。
之前的「糖」,都成了現在「刀」。
刀刀往人心上扎。
聲音的連接消失了,未來女主想要進入佐倉的世界,注定要付出很大努力。
學習手語,只是溝通的第一步。
體會佐倉日常面臨的生活,才是真正艱難的。
好在,女主渴望走進他,也有決心走進他。
故事,也在一點點為我們打開聽障人士的世界。
這部日劇開局相當狠。
可謂一集被虐到哭死。
不僅僅是為了他們不該倉促結束的愛情惋惜。
也是因為,如女主一樣,猛地一下撞見了男主所代表的那個少數群體的世界。
他看著和普通人沒什么差別,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乘坐同一輛列車。
身處熱鬧的世界,而世界的熱鬧,卻和他再無關聯。
無法抵達的語言,面對健全人時的窘迫。
即使是旁觀者看了都無比揪心,更何況是曾經愛過他的女主呢?
這部劇會受到如此多的好評的原因也在此。
不僅以細膩的鏡頭展現了純愛的美好與悲傷,也時刻警醒著我們,世界上還有「佐倉們」的存在。
據調查顯示——
我國有超過2700萬的聽力殘疾人,重度聽力障礙患者有700多萬。
但截至目前,除了少部分人能通過人工耳蝸植入重新獲得聽覺能力外,其余的大部分人,仍只在有限的小圈子里交流。
即使他們的人數如此的龐大,大眾對他們的認知仍然相當有限。
實際上,即使是單耳的聽力障礙,就足以對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
在日劇《一半,藍色》里,就有展現過單耳失聰患者的生活。
走路會掌握不了平衡,無法聽聲辨源,在嘈雜的馬路上會意識不到危險的存在。
外出的不便,使他們懼怕出門。
交流的困難,更使他們在職場上備受歧視。
更嚴重的是,由此帶來的厭世、抑郁的心理問題。
在電影《健聽女孩》中,曾有一個巧妙的切斷聲音的方式,來展現聽障人士內在的痛苦。
失去聽力的父母要在臺下,默默地看著聽力健全的女兒唱歌。
不論場面有多熱鬧,歌聲有多美妙,他們卻無法感受到分毫。
只能透過身邊人的反應,來判斷女兒的歌聲多么的動人。
這也讓觀眾切身體會到了世界只剩一片寂靜的痛苦。
如果沒有影像的記錄,又有多少人能對這樣的生活展開想象呢?
而呈現他們的生活,不僅是為了讓他們被忽略的「差異」能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也是在消解現實生活里,另一種更為隱形的偏見。
《靜雪》中,就借這一位口語老師之口,道出了這一現象。
用手語的殘障者,都是個性溫柔的人。
從事相關工作的,都是有奉獻心的人。
的確,過去我們常見到的殘障人士似乎更多都是流落街頭的乞討賣藝者。
加上新聞媒體的渲染,總是給他們蒙上了一層苦情的色彩。
于是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就深深扎進了人們的腦海里。
盲人總是善良的。
聾啞人都很溫柔、善解人意。
坐輪椅的都身殘志堅。
仿佛生理的缺陷讓他們必須在人格上有所升華,才對得起「殘障人」的名號。
凡是對他們伸出援手的人,也都圍繞著大善人的圣光。
在《生活大爆炸》一集中,佩妮給富二代好友介紹了一位聾啞女當女友。
而這位聾啞女卻相當的「拜金」,拼命地騙佩妮朋友給她花錢。
佩妮知道后一臉不可置信:
怎么可能?聾啞人都是好人啊。
這種隱形的偏見,幾乎無處不在。
在過去描寫殘障人士的愛情中,他們要么是永遠被保護的角色,要么總是無私奉獻的形象出現。
而這種悲憫的眼光,又何嘗不是另一種高高在上呢?
在日劇《完美的世界》和《白手杖少女和不良少年》也都在有意地打破這種現象。
《白手杖少女和不良少年》里女主是重度弱視,只能依靠白手杖來行走。
面對生理上的缺陷,女主一度崩潰到想要放棄生命。
愛情,曾經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而男主雖然健全,但因為臉上的疤和學歷,也有著深深的自卑感,一直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無比珍視在對方身上的獲得的溫暖。
《完美的世界》里,女主不顧家人的反對,和半身癱瘓的男主在一起。
在旁人看來,這愛情注定要以女方付出巨大的犧牲來維持。
而在他們兩人眼里,對方都是那個能完美填滿自己「缺失」的存在。
迷茫的女主在男主的鼓舞下,又開始燃起了曾經對畫畫的熱情,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成為一名室內設計師。
而男主同樣在女主的帶動下,坐上輪椅,回到了過去不敢踏上的球場。
正如它結尾所說的那樣:
不管是健全人,還是殘障人。
每個人在世上都會有力所不能及的事。
沒有人天生完美無缺,也沒有人會永遠保持著「正常」。
正視他們,也是在正視自己。
讓我們對殘障人士少一些偏見和刻板印象。
平等地走進他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