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電影節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是全世界電影人心中的最高殿堂,近幾十年來,華語電影成為了世界影壇一股重要的力量,在這三大電影節上斬獲頗豐,有多部影片榮獲最佳影片大獎。也有不少導演和演員贏下最佳導演和影帝影后的稱號,今天我們來看看在世界三大電影節上榮獲影帝稱號的五位華語演員的風采。
1張曼玉 《阮玲玉》 1992年柏林電影節影后
張曼玉17歲時被星探發現,接拍廣告并當上模特兒,并在無線電視臺舉辦的“香港小姐”選舉中獲得亞軍,因參演電視劇集《新扎師兄》而走紅。簽約期滿后,張曼玉轉往電影圈發展,初上銀幕時,她惟一的本錢便是清純的面容和可愛的虎牙,演來演去都脫不了“ 花瓶“的路子,她經導演關錦鵬、王家衛的點撥,發現用生活化的演戲技巧才能演活一個角色,之后演技不斷長進。張曼玉共演了將近80部影片,在港臺兩地的電影屆可謂”萬千寵愛在一身”,分別得過6次香港電影金像獎和4次臺灣電影金馬獎。1992年,她主演的影片《阮玲玉》使她成為柏林電影節的第一個華人影后,走向演藝生涯的巔峰。張曼玉外貌雖離阮玲玉遠矣,神韻卻至為相似,張曼玉的眼角眉梢,媚笑或凄然,整個裝入了眼里,連帶她演繹的阮玲玉的風情與哀傷,都進了眼里。她后來主演的《甜蜜蜜》曾被美國《時代》雜志評為97年度十大佳片之一。2000年她在《花樣年華》里于溫雅文靜中表現出角色的心底微瀾,更以其美侖美奐的旗袍造型風靡華人世界。
《清潔》2004年 戛納電影節影后
阿薩亞斯為張曼玉量身打造的《清潔》或許真正向人們證明了什么是愛情里的相互成全和彼此成就。當年的《阮玲玉》摘得柏林影后還是傳統的香港電影,《Clean》則 以歐洲文藝電影風格并在戛納封后 。張曼玉成為華語演員中兩奪三大電影節表演獎的唯一一人,可以說前無古人后難有來者 。張曼玉完全將表演肢解成最細微的肢體語言,在吵鬧的地下搖滾演出舞臺,卷發、紅唇、煙不離手地嚼著口香糖,因為合約問題對丈夫的朋友咄咄逼人,當穿著藍色囚服、面色蒼白地會見丈夫的朋友,乖張叛逆的神色消退,見到公公后單腿抖動、語音低沉、飄向窗外的眼神充滿躲閃意味,迫不及待拿到餐點就吃上幾口,準確表演了變故后的內疚、慌張和拮據,戒毒后在酒店車庫,不顧員工的指責用輕蔑的眼神吐出最后一口煙,曼玉在巴黎車站狂奔的高潮戲,祖父慢慢走進焦急等待的她,卷發被頭帽遮掩,不斷咬著唇邊的手指掩飾內心的期待,終于祖父同意把孩子交給她撫養,母子見面戲把孩子緊緊抱住抑制了想哭的沖動。張曼玉的表演展現的仍是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2、鞏俐《秋菊打官司》1992年威尼斯電影節影后
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從電影美學上完成了一種質的變化,影片在拍攝上完整地體現了紀實風格,片中約有半數場景采用了偷拍手法。這一手法,雖使一些畫面不夠細致,構圖不夠嚴謹。但卻捕捉到了極為質樸、生活化的銀幕形象。片中幾個演員的表演也十分自然而貼近生活,無疑使影片更具魅力。張藝謀在拍攝本片時作了“四大改革”:一是盡量采用自然光:一是演員不化妝;三是改后期錄音為同錄音,追求真實效果;四是演員不講普通話,而講陜西關中西部一帶的方言。鞏俐演得真是太好,由內而外地散發出鄉間村婦那土里土氣又倔強的性格氣質來。買一大塊肉五塊錢,寫一次狀子20塊錢,坐一次三輪車30塊錢。從村到鄉、縣、市,越來越荒誕。片尾秋菊站在警車和喜宴之間,官司贏了,她卻愈發迷茫。如今難以想象張藝謀還會拍這樣的電影。
3、蕭芳芳《女人,四十》1995年柏林電影節影后
蕭芳芳7歲從影,以影片《小星淚》登上銀幕。8歲時,她便以影片《梅姑》獲第2屆東南亞電影節最佳兒童演員獎。1962年,她開始飾演成人角色,主演《冬戀》、《窗》等影片,成為60年代最受歡迎的粵語片紅星之一。1968年她留學美國,畢業后曾在NBC電視臺當助理編導。1974年返回香港,重登銀幕。在《女人四十》中,女主角孫太阿娥既是勤儉持家、聰明能干的家庭主婦,又是某公司熟悉業務、善于打細算的業務主任。上班之余,她還要照顧家人。尤其在奶奶去世之后、她還要一個人照顧患上老年癡呆癥的公公,雖然心力交瘁,但她終于還是挺了下來。蕭芳芳將女主人公在生活夾縫中自強不息的堅強個性表現得漓盡致,感情豐富而細膩,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可謂實至名歸。
許鞍華真是記錄常人瑣事的一等一高手,再平淡無奇的人物,再波瀾微細的小情節都能被挖掘出無限的視覺細節與情感留白。幾次配樂點都抓得精到,瞬間激發情感震蕩。簡單生活的影像,過濾出不簡單的人格,不簡單的電影。溫情感人充斥著各種生活的細節,其實影片并不是在傳達主仆關系或者尊老愛幼,似乎更多的是生老病死自有規律。喜歡這個調調,其實影片沒有在社會問題的陰暗面多著筆墨,還是很溫暖的。葉德嫻演的真好,表情動作都融入角色當中,包括她時刻恪守仆人身份,與主人之間的距離感。那種鰥寡孤獨的落寞想必融入了許鞍華自己的頗多生活體會,也更能打動人。有人看到生死,有人看到溫情,有人看到孤獨及老無所依,一種生活化的體驗,五味雜陳。
5、詠梅 《地久天長》2019年柏林電影節影后
在《地久天長》之前,詠梅最常被提及的代表作,是電視劇《中國式離婚》?!兜鼐锰扉L》中,詠梅則貢獻了比電視劇中的角色更“潤物細無聲”的表演。表演背后的力量,是歲月的沉淀。不少觀眾都感嘆,我們的大銀幕上,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年女性形象太少了——我們對年輕的想象是豐富的,但對歲月的想象卻是貧瘠的。但這一次,詠梅在《地久天長》里,塑造了一個真實的、動人的、有力量的女性形象,從年輕到衰老,她與歲月“握手言和”。王麗云是一個失獨母親的角色,因計劃生育,王麗云在好友、同時也是計劃生育主任的李海燕近乎強迫的勸說之下,打掉了自己的第二胎,之后自己的兒子劉星卻不幸意外身亡。這個悲劇開啟了王麗云和丈夫漫長的悲傷人生,“時間已經停止了,剩下的,就是等著慢慢變老。”王麗云這個角色跨越青年、中年和老年,雖然命運坎坷,從始至終卻沒有大的情感爆發,從喪子、養子出走、丈夫出軌到自殺,始終是隱忍、沉默的形象。詠梅細膩、內斂的表演為她贏得了很多贊譽,柏林電影節的獲獎也讓她走入公眾視野。
獲得國際三大電影節影帝稱號的五位華語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