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老魚兒
編輯 | 楊旭然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0月14日下午14時,10月累計票房已突破17億關口,同比去年的跌幅擴大至近39億。2022年度累計票房達到273.68億。
按這個數據來看,如果不出現重大爆款,今年的中國電影的總票房大概率會低于2021年。
中國電影可能即將迎來1999年以后,二十多年來第二次總票房的下跌。而第一次,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中國電影總票房204.17億元,較2019年大跌近70%。
電影行業發展至今,已經是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傳統行業。自電影發明至今,電影院與電影作為同產業的兩個組成部分,一直都是共同發展。但現在,這種同步發展的規律已經發生變化。
有人把票房低迷歸咎為疫情影響,導致人們不能來電影院觀影。但同樣是疫情大環境的2021年,全國院線能收獲472.58億元票房,又有些矛盾。
疫情對電影行業的影響是實實在在的。但行業出現如此問題,最大的影響恐怕已經不再是疫情導致的人們不愿外出,而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忘掉了電影院的存在。
01 處處皆影院
未來幾年,家用投影機數據還將持續增長。
2020年初,在疫情發生之后,作為密閉場所的電影院成為第一防控重點,成為嚴防死守的焦點區域。
這直接把電影行業干廢了半年之久。
直到2020年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了《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有序恢復開放營業。2020年7月20日,全國各地電影院在關閉約半年以后才開始陸續復工。
半年的荒廢之下,各大影視相關上市公司在2020年交出了最慘年報。
萬達電影股價表現(2015年上市至今)
博納影業2020年營收一下跌回5年前水平至16.1億元,大降近50%,凈利潤降近40%。萬達影業不僅62.95億的營收大降59.21%,還出現了超66億元的虧損。
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24家A股影視公司中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只有6家,有10家影視公司全年營收甚至不到5億元,整體營收下降率達87.5%。有19家公司凈利潤為虧損,虧損率接近80%。
各上市公司板塊中的影院收入,更是大受影響:
2019年,博納影業的影院收入為11.57億元,2020年和2021年分別跌至4.66億元和8.59億元;
2019年,萬達電影有91.22億的觀影收入,2020年和2021年則分別跌為31.71億元和70.75億元;
橫店影視這三年的電影放映業務收入則分別是20.62億元、6.95億元和20.76億元。
也正是這一年開始,人們的許多消費習慣悄然發生改變,在電影院觀影首當其沖。
告別了電影院的人們,開始試著居家享受影院體驗。
根據國際知名研究機構IDC公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家用投影機出貨量300萬臺,同比增長7.5%;2021年,中國家用投影機出貨量348萬臺,同比增加16%;2022年上半年,中國家用投影機出貨量 193.5 萬臺,同比增長 15.4%。銷售額超6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2.9%。其中智能家用投影機市場出貨量為188萬臺,同比增長 17.1%。
奧維云網(AVC)的預測更為樂觀:2022年全年家用智能投影市場仍將保持高增長態勢,銷量將達645萬臺,同比增長28%;銷額110.3億元,同比增長27%。
以投影儀整機及配件為主要業績的A股上市公司極米科技的業績,是人們居家觀影習慣養成的見證:
2020年極米科技營業收入28.28億元,同比增長33.62%;凈利潤2.698億元,同比增長187.79%;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40.38億元,同比增長42.78%,凈利潤4.835億元,同比增長79.87%;2022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20.36億元,同比增長20.72%,凈利潤2.69億元,同比增長39.78%。
相比于傳統的觀影,投影機和大熒幕甚至可以隨身攜帶,不受空間限制。
根據IDC預測,未來幾年,家用投影機數據將持續增長。這意味著,其作為一種新型家電,正在滲透的過程中。而人們的使用習慣一旦養成,對于電影院觀影必然會產生部分替代。
02 隨時有電影
用戶的觀影需求大規模向線上轉移。
人們之所以開始忘掉電影院,其前提其實是電影內容資源的豐富度和選擇權。
2020年,院線電影上線數量驟減,用戶的觀影需求大規模向線上轉移,網絡觀影迎來爆發期。
看一個簡單的例子,2020年疫情開始的第一季度,騰訊視頻會員數量達到1.12億,同比增長26%;愛奇藝緊隨其后,數量為1.19億,同比增長23%;芒果TV會員數量雖然僅0.25億,但增長速度最快,同比增長38%。
會員猛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網絡影視資源大幅增加。
這些資源,第一來自網絡大電影的興起。
2020年,優愛騰上線重點影片共270部,同比增長81%。全網票房破千萬的網絡電影高達77部,較2019年提升超1倍。
根據《2020年度優酷網絡電影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網絡電影過千萬影片票房規模高達13.51億元,較2019年暴增156%。
其中,愛奇藝共有42部單平臺分賬票房超過1000萬,其中超過2000萬的影片有10部;優酷上線影片共23部票房過千萬,票房規模3.47億;騰訊視頻2部網絡影片分賬過5000萬,共15部影片分賬過千萬。
第二,更多的資源,則來自傳統影視公司的版權授權。
上市公司捷成股份是國內規模較大的數字版權分銷商,主要為影視節目內容的新媒體發行提供一體化的數字化分銷及運營推廣服務,公司存量版權數量處于市場領先水平。
2020年疫情之年,捷成股份在新媒體上線多部優質院線電影,包括《八佰》、《姜子牙》、《金剛川》、《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等當年的頭部影片,成了影視行業在疫情中少有的受益者。
2020年整年,捷成股份雖然營業收入降低了11.69%,利潤增加了46.73%,這在眾多影視公司斷崖式下跌的一片慘淡中,已經是不錯的成績。到2021年,其新媒體版權運營及發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0.8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45%;凈利潤共計5.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22%。
根據今年捷成股份半年報,公司新媒體版權運營及發行業務仍在增長,營業收入 16.9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73%,其中凈利潤4.86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長了55.05%。
除了捷成股份這樣專門從事版權運營的影視公司以外,傳統影視公司也在不斷深耕影視版權的經營,來增強疫情期間孱弱的營收能力。
博納影業在回應投資者問題時公開稱,公司積累了豐富的自有IP資源及版權片庫,建立了強大的內容護城河,2019年-2021年公司累計實現版權銷售金額11.85億元。
而自疫情發生以來的2020年和2021年,博納影業的影院收入不過12.5億元而已。
曾被博納寄予厚望的影城業務受到較大沖擊
疫情期間,影視公司們甚至直接放棄影院。
2020年時,徐崢執導的賀歲檔《囧媽》在網絡免費首播,這是除了網絡大電影之外,首部院線電影在網絡進行首播。當時就有人分析,這或許會顛覆傳統電影上映模式,讓影院變成無用的“中間商”。
也因此,徐崢遭到許多影視公司聯名抵制,被認為破壞了電影圈的規則。但最終也不了了之。
版權銷售固然能給影視公司帶來一些可觀的收入和利潤。可是問題在于,當海量的版權逐漸成為網絡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時,電影院的價值是否會被削弱?
畢竟,電影院里的觀眾是真的越來越少了。
03 影迷都去哪了?
“人們無法來到電影院”不是托詞。
10月10日的消息,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國慶檔電影總票房為14.9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8.91億,跌幅65.87%,創下8年以來內地市場最低國慶檔票房紀錄。
從數據來看,今年國慶檔放映總場次為270.5萬場,較去年國慶檔的245萬場還增長了10%,比2020年的略降了14%。
放映場次增加,觀影人次卻暴跌,這很難用“人們無法來到電影院”的托詞來解釋。
這并不是偶然。
2022年4月,《2021中國電影觀眾調查報告》指出,“中國電影觀眾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電影觀眾、年輕觀眾數量在減少。”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641億元,創下中國電影史上的票房新高。觀影人次達到17.3億人,同樣是近10年來的新高。但是縱觀觀影人次的增幅,已經連續4年有所下降,在2019年這個增幅僅有0.6%。而平均觀影人次,已經連續三年沒有增加。
所以,即便是正常年份,2020年都有可能是中國電影觀影人數的轉折之年,更別說疫情來了。
2020年、2021年因為疫情因素,導致中國觀影人次僅為5.55億、11.67億,比2019年分別下降67.92%、32.54%。
據燈塔實時數據,截至9月11日18時45分,中國電影市場2022年度總觀影人次達 5.94億。按照這樣的速率,2022年的觀影人數再次大跌已成定數。
那影迷都去哪了呢?
根據《2021中國電影觀眾調查報告》顯示,觀眾空閑娛樂的首選分別是刷短視頻、看視頻網站和打游戲,而看電影僅僅以39.6%排第四位,比第三位差出16.1%。《報告》指出:“年輕的觀眾沒有觀影習慣,對整個電影市場將形成長期的影響。”
隨著中國人口規模逐漸到達頂峰,伴隨著短視頻成長起來的一代逐漸成為了消費的主力軍。電影院作為一個“old school”的消遣方式,難免會離一個世代的主流娛樂漸行漸遠。
這種情況并非中國獨有。
根據央視財經消息,美國時間9月7日,全球第二大影視院線運營商Cineworld向法院提交破產保護申請。原因是緩慢增長的觀影人數難以支撐公司的資金需求。
雖然兩地采取了不同的疫情防控措施,人們對于疫情期間外出的態度也有所不同,但兩地的院線行業,卻同樣陷入了谷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