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后重溫《甄嬛傳》時,感覺果郡王的其中一位側福晉孟靜嫻,死的不只是非常慘,懷胎即將臨盆,偏偏成了甄嬛和果郡王兒子弘曕的替死鬼,更重要的是盡管都抓住兇手是皇后身邊的心腹剪秋了,可是卻令人很不舒服,依舊覺得兇手并非只有剪秋,果郡王的另一位福晉,兼女主甄嬛的好姐妹浣碧嫌疑更大一些,這是為什么呢?我覺得主要是2個細節令人感到細思極恐:
第一,弘曕第一次見孟靜嫻就粘著她
皇上認為弘曕粘著孟靜嫻,有點質疑弘曕和果郡王的關系,是不是有血緣,所以才親近孟靜嫻肚里的孩子,但這個理由過于牽強,孩子還沒出生,弘曕就親近孟靜嫻,實在是很不合理。而且從一開始,弘曕也不是沒有看到孟靜嫻,而是轉悠了半天,就像是找人一樣,湊到孟靜嫻身邊。聯系之后弘曕非要孟靜嫻喂他吃燕窩,實在有些刻意。
甄嬛自然不會主動讓自己的兒子親近孟靜嫻,一方面和果郡王要避嫌,另一方面甄嬛深愛果郡王,對能夠堂堂正正嫁給果郡王的孟靜嫻不會沒有一點隔閡,怎么還會讓自己的兒子接近她。但是弘曕還會聽誰的話?誰又更希望孟靜嫻死,自然是浣碧。而浣碧和甄嬛是姐妹,對于弘曕來說是二姨,二姨讓弘曕粘著孟靜嫻喂飯,弘曕一個小孩子,會質疑嗎?
第二,孟靜嫻習慣地喝了一口
孟靜嫻中毒的根源在于她給弘曕喂飯的時候,她不是只吹了一口,還喝了一口,就是這一小口燕窩,讓孟靜嫻走向鬼門關。孟靜嫻習慣性地嘗了一口,甄嬛久居后宮,總共見孟靜嫻的只有兩次,一次是果郡王帶著側福晉進宮面圣,浣碧看著果郡王和孟靜嫻關系好,心里憋屈,甄嬛家里住著,孟靜嫻專門來找浣碧,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探求果郡王愛的那個小像之人到底是誰,其實已經懷疑甄嬛。
第二次就是在孟靜嫻中毒的那場宴會上,甄嬛沒有看到孟靜嫻嘗飯的習慣,怎么會知道她要抿一口呢?果郡王沒有作案動機,他對孟靜嫻更好,而且,相比孟靜嫻,果郡王應該更討厭浣碧,要不是浣碧搞出那個小像計劃,果郡王不用被逼娶側福晉,違背對甄嬛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承諾。而且,果郡王愛的是甄嬛,他才沒有那個閑工夫看其他女人的吃飯習慣。
而又對孟靜嫻恨之入骨,又會有機會和她同桌吃飯,長時間能有機會觀察她的飲食起居的人,只有浣碧。剪秋要給甄嬛下毒,在院子里,如果浣碧當時無意看到,又或者那個送食物的宮女也認識浣碧,難免會說出來,浣碧如果引誘弘曕幫她做幫兇,孟靜嫻就只有做替死鬼了。
很多人可能想問,如果浣碧這么嫉妒孟靜嫻,那更應該恨甄嬛,相比和自己一樣不被果郡王愛的孟靜嫻,甄嬛得到果郡王全部的愛,她和她的孩子才應該是浣碧最恨的眼中釘,肉中刺。首先,浣碧不能害死甄嬛,也不能害死弘曕,弘曕出事,甄嬛沒辦法活,甄嬛死了,果郡王非死不可,浣碧不敢冒險。其次,相比孟靜嫻肚里的孩子,浣碧對于甄嬛和弘曕有嫉妒,但是也有感情,甄嬛到底是自己的姐姐,弘曕也是自己看著懷上,照顧過的,浣碧狠不下心。
其次,浣碧心里清楚自己比不上甄嬛,但是總不能連孟靜嫻都比不上,同樣不被果郡王愛的女人,孟靜嫻和浣碧一樣都是側福晉,可是她卻能有身孕,自己嫁給果郡王多年,什么都沒有混上。而孟靜嫻活著,再生了兒子,自己在果郡王府的地位將與日俱下,如果實在得不到果郡王,有個孩子撫養,至少有個依靠。正是知道孟靜嫻的習慣,浣碧就該知道,孟靜嫻不會喝太多,而喝下一點,死的還是大人,孩子還能生下,浣碧要的可能就是留子去母,把和自己最大的競爭者去掉,再有個兒子,浣碧在果郡王府就是一人獨大,也確實夠精明了!
《甄嬛傳》孟靜嫻被毒死,為何說浣碧嫌疑更大?2個線索讓人膽寒。對此,大家還有什么不同看法的,歡迎多多在評論區留言,希望讀者朋友們都能爭做文明網友,也希望大家能動動手,點擊關注,點贊,收藏,多多評論,一定別忘了轉發,支持作者,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