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美國電影的政治正確影響到電影中的確遭到了不少影迷的吐槽。比如,無論啥題材,永遠要塞進去的黑人角色,刻意到不行。
迪士尼的黑人公主《小美人魚》就遭到了全網吐槽,畢竟原型就是紅發雪膚藍眼鏡的小美人魚,硬是因為政治正確而改了膚色,凸顯的只是迪士尼對炒話題的刻意,而不是對黑人角色的真心深入挖掘。
但其實“black lives matter“的正面影響也是非常大的,越來越多有深度有魅力的黑人角色出現了大熒幕中。
在黑白畫面中《冒名之膚》兩位黑白混血兒美女在高檔的白人社區佯裝金發白人美女享受,又要強忍著種族歧視者在自己面前的大放厥詞;
在黑人社會才能找到內心真正的歸屬與快樂,但不知怎的,經歷了白人社區所謂的上流光鮮,又有一點點格格不入。
嫁給了深愛自己虛假身份的白人富豪,又覺得妻子嫁給的黑人丈夫格外迷人了。兩位黑人女演員的對手戲展現了前所未有的魅力——愛閨蜜又見不得閨蜜的好,混血兒無法忽視的身份迷失的問題,個體命運在時代大背景下的沉浮……
所以說,好電影其實是不局限于時代也不局限于演員膚色與背景設定的。
有一種電影算得上是“政治正確”的反面——專門講述那些反派的故事,與美國夢的反面。看多了燃、雞湯和政治正確,反派和社會邊緣人的故事,更有一種另類的現實意義。
比如一路“陰暗”到底的《美國恐怖故事》系列,從恐怖屋到女巫集會再到怪胎游樂園,既恐怖,又是美國夢陰暗真實的一面——出軌的家庭、原生家庭有陰影的男孩、母女之間相殺相愛的關系,戀母的孩子;女性在特定時代下的局限,以及女性超越了時代的覺醒和自我價值追尋。
以及2020的《拉切特》,特定時代背景下美國夢的局限性:女主因為外表柔弱又是護士職業,就可以腹黑蠱惑人心而拯救殺人狂弟弟,紅綠濾鏡下的驚悚效果,復古如美國噩夢。
今年,網飛也出了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美國夢的反面,陰暗又恐怖,影射出美國夢的危險另一面,以及不被人關注的邊緣人的性格——《怪物:杰夫瑞達莫的故事》。
本劇非常巧妙地做到了一種寫實與藝術性完美結合的高超水準,既有讓我們強烈帶入的瑟瑟發抖的冷漠、變態的情節和陰暗藍綠色的恐怖氛圍;
而一樁樁案件的展示又有一種紀錄片一般的真實性;伊萬出神入化的演技,還將這個殺人犯的邊緣性格、原生家庭、特定時代下催生的扭曲變態性格,表現得更加有
“鮮血的質感”——一種邊緣人和反社會人格的孤獨與可悲、悲催原生家庭所導犯罪悲劇越演越烈的溫熱;
以及變態殺人狂毫無人性和是非觀的恐怖、冰冷。
憑《美國犯罪故事》贏得艾美獎的創作者帶來新劇《怪物:杰夫瑞達莫的故事》,探討達莫令人發指的駭人真實罪案,以及這位美國史上最罪名昭彰的連環殺人犯如何利用美國多重制度崩壞,在十多年間明目張膽地殺人如麻。
連環殺人犯的背后故事、那些陰暗的反社會人格、邊緣人的故事在大熒幕和小熒幕上已經有很多。但是《怪物:杰夫瑞達莫的故事》的劇情雖然并不復雜,陰暗的氛圍卻做出了許多層次感。
倒敘的講述方式,第一集就是達芙瑞如何落網的全過程。在80 90 年代時,美國白人警察依然是敷衍辦事的作風,也沒有“black lives matter”這樣的政治正確,更沒有互聯網、發達的新聞媒體。于是故事就在這樣一個邊緣人的生活公寓展開了……
熱心的黑人大媽家隔離的屋子里的那個孤僻白人青年,總是在深夜滿身酒味帶回來不同種族的年輕男孩。隔音并不好的房間里一再傳來絕望的嘶吼,進而是一片寂靜后愈顯詭異的音樂。通風口里總是流動著撲鼻的惡臭。
像達莫這樣陰沉渾身臭氣,總是帶人回家,家里傳出嘶吼、尖叫、打架聲以及詭異音樂的怪人。在我們現在這個年代,一定會被警察們當作重點觀察對象。
然而在那時的美國,我們只能感到一種徹骨的冷漠,警察的糊弄。 以及白人男青年犯罪是有多么簡單。連殺17人,只殺男性,當時混亂又迷醉的美國夜晚,可以說是危險和興奮并存。街上貼滿了單身男性丟失的新聞。人心惶惶的同時,大家又樂得于這種混亂之中。
這一天,眼神里充斥著呆滯、冷漠、殺氣的古怪達莫來到一個同性酒吧,以有償拍攝為誘餌,到酒吧里找到志同道合的年輕男人回家,騙他們拍照、喝酒、給他們下毒,再伺機將他們殺害。
滿身肌肉的黑人男性,怎么會拼不過一個文質彬彬戴著眼鏡的金發小伙?
第一集的氛圍真是把那種詭異、絕望的氛圍拿捏到了極致,伊萬彼得森這一次又把變態演出了入骨的味道。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可是眼神和行為里都是反社會人格的格格不入,充滿殺氣的、沒有感情的、呆滯、麻木的眼神。竟然拙劣地把男人們騙回了自己家里。
這個切入點就很妙,畢竟壯年男人的警惕性是很低的。黑人小伙一進達莫家就發現不對…..
整個公寓散發出惡臭,骯臟不堪,達莫表示“我的冰箱和空調壞了,家里的肉過期了。“順便遞過去一杯摻了藥的酒,黑人小伙沒喝下去是因為,這個杯子實在太臟太惡心了。見狀不行,達莫的恐怖嘴臉也掩蓋不住了。竟然拿出手銬要拷住對方,讓對方脫光了衣服被自己拍攝。還強硬要求對方陪自己看《驅魔人》。
骯臟不堪的公寓,腐肉熏人的怪異味道,達莫各種瘋狂怪誕的舉動:手銬、恐怖片、越來越多的強迫和冷漠。
等他裸著上身瘋狂跑出去之后,達莫13年間慘無人道的殺人分尸還烹食的行為,才終于被畫下句點。
伊萬飾演的外表文靜戴著眼鏡的金發碧眼男青年,那種內在的變態、反社會、怪誕,真是被他表現得淋漓盡致。眼神里透露的不僅是變態,還有很多深層的東西:對生命的麻木、對同性的情欲、對法治的冷漠,自知又不自知的變態渾然天成。
喝多了對著鏡子打自己屁股,開車時直勾勾盯著路上奔跑的男孩,眼神里大多是變態的冷漠和無情緒波動;和父親打起電話時,卻忽然像孩子一樣嚎叫起來。一呼一吸之間,低沉的眼神和怪異的笑容里,這個反社會人格竟然被伊萬用靜中有動,收大于放的形式展現了出來:內向、驚慌、激動、麻木、嗜血、缺愛…..
總是出入同性酒吧,眼神直勾勾盯著男青年。但是健壯男青年的低防備心,以及他可以騙過人的外表,還有當時美國社會治安的混亂、刻板印象的局限,讓他的作案容易到不可思議。
達莫在便利店門口騙了一個14歲的亞裔男孩子回家,男孩被下藥后,憑著意志力逃出了達莫家。被熱心的黑人鄰居大媽救了下來,還報了警!
兩位美國警察甚至去達莫家溜了一圈,骯臟的腐肉味,滿地的酒瓶和污漬,喝醉跑出去一看就不對勁的亞裔未成年,竟然被達莫一個個謊言圓了過去:
他今年19歲了,有精神問題,喝多了跑出去;
腐肉是因為冰箱壞了,家里的肉壞了
……
警察看到了達莫給亞裔男孩拍的照片,面對這么多詭異的行徑,他們根本不重視,而是把亞裔少年又送回了達莫家里。還有比這更絕望的嗎?逃出虎口,遇見了警察,卻又被警察送回了狼的嘴里……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警察多一事不如少小事的一貫作風,達莫拙劣的謊言竟然一次又一次被忽視……
劇中那一段女鄰居打電話給警察的畫面和聲音,全程黑底白底將對話打在屏幕上面,一種真實感與荒誕油然而生。
“先生,我剛剛打電話報警,隔壁那個孩子怎么樣了?“”我送他回他男友家了,他喝多了。“
“你怎么能送他回家?你確定他是個孩子嘛?”
“女士,這是男男之間的事,我們沒權利管。”
“我不是說這個,只是那個孩子成年了嗎?能喝酒嗎?”“女士,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怪物:達芙瑞達莫》的劇情雖然簡單,卻是非常深入全面的展現了一個殺人魔是如何誕生的:出了先天的反社會人格、瘋癲的母親、逃避責任的父親、種族歧視的警察、冷漠的社會……
綠幽幽的濾鏡,惡臭的公寓,仰拍的鏡頭,變態殺人魔的壓迫感……
睜開雙眼吧,原來我們離惡的距離從來都是那么近。
因為這個冷漠的社會與復雜而自私的人性。
《怪物:達芙瑞達莫的故事》非常值得一看,冷靜克制的敘事,卻層次感豐富,除了殺人魔的誕生的恐怖寒意,更有對人性血淋淋的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