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映的電影《最好的時光》,由臺灣導演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主演。
憑借此片,舒淇斬獲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導演侯孝賢獲得金馬獎年度最優秀臺灣電影人。
曾經風光無限的這部電影由三個夢組成:《戀愛夢》、《自由夢》、《青春夢》。
侯孝賢導演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影響,具有詩人氣質和人文精神。
導演既然是詩人,肯定擅長寫詩,他把這部電影寫成了三首詩。
純凈的《戀愛夢》是首散文詩:清新撲面
夢開始于1966年的臺灣高雄。
阿震是一個高考失利的青年,常常去秀美打工的臺球廳打球。
阿震說:“我要給你寫信!”秀美說:“早上。”果然第二天一早,秀美接到了阿震的信。
阿震在兵役放假期間回來找秀美,秀美已經離開。一番波折,阿震還是在另一座縣城的臺球廳,找到了許久不見的心上人秀美。
兩人在下雨天同打一把傘。阿震主動牽起了秀美的手。
他們唯美的戀愛故事由此開始了。
一笑述衷腸
舒淇的美是驚艷的。
舒淇來演繹臺球間的計分小妹,她的眼神會不會太迷離?身姿會不會太妙曼?會不會不像那個消失在人群里都找不到的市井女孩?
還好,候導想要的計分小妹可不是只配過市井生活。她是那個“坐船都要立在船舷的”的計分小妹,不是世俗眼光里那個碌碌無為、只見眼前一點亮的隔壁鄰居小妹。
一如那個張震飾演的男主角,雖然大學沒考上、沒有受過高等學院的熏陶去當兵,但是寫出來的信非常文藝:“時光飛逝……未來的日子茫茫不可知……”,骨子里也是文藝范。
看著靠在門框上、嘴角含笑讀信的秀美。一種甜蜜涌出屏幕。我聞到了戀愛的氣息、初戀的感覺。
對于男女之間愛情,我一直相信一見鐘情,100次目光的交替都不如一次的驀然回首。
這段夢里的秀美,盡管心動,沒有主動,更沒有行動。
她是個等愛的女孩。
酸澀的《自由夢》是首朦朧詩:紙短情長。
夜長夢多,夢里繼續。
夢開始于1911年的民國時期。
貌美多才的藝伎和多情的文人相遇、相知、相愛了,寫了一首朦朧詩。
《自由夢》沒有配音,用字幕交代了故事:維新失敗的梁先生身邊的文人,結識了彈琵琶唱昆曲的藝伎。
一段文人和藝伎的凄美的故事開始了。
明知文人心懷天下、心懷妻兒。原本只是逢場作戲,藝伎卻用心了。
雖然文人撰文反對蓄妾,但還是拿出了100塊錢幫其贖身,成全了已懷有身孕的阿妹。這個舉動,讓藝妓產生了錯覺:文人是接受蓄妾的。藝伎做起了想嫁給文人的夢:
“原先媽媽答應,待阿妹當家,即放我贖身嫁人”。
這是藝伎對文人暗示:你會娶我嗎?
看到阿妹幸福,看到媽媽領來了10歲的女童來接替自己時,藝伎的內心已難平靜,對文人說了一句:
“我想問你,你可曾想過我的終身”。
藝伎直接揭開了和文人之間那層朦朧的面紗,也算是逼婚吧:你何時來娶我?
文人用沉默當作答案。
沒有期望的圓滿結局。藝伎只是收到了文人的一封信,信中提到的都是國家大事,唯獨沒有她。
文人一封信,藝伎淚兩行。
藝伎只是一個等愛的女子。
躁亂硬朗的《青春夢》是首現代詩。
黎明破曉,夢回現實。
《青春夢》將我拉回2005年。
主修電腦的業余攝影師張震和新新人類阿靖,寫了一首現代詩。
阿靖是一個脖子上紋了¥的雙性戀女孩,有一個同性戀人。喜歡去酒吧唱沒有旋律的后現代歌曲,張震就喜歡在這個時候蹲在她旁邊拍她。
阿靖眼神空洞,沉默少言,沒有歸屬感,如無根的浮萍。
影片的結尾,阿靖坐上了男人的摩托車,留給我們一個漸漸遠去的背影,好似迷途的羔羊終于找到了心靈可以棲息的地方。
我覺得侯孝賢導演對舒淇有知遇之恩,《青春夢》是專程為舒淇私人訂制的。
混跡夜店的年輕女子阿靖,抽煙、喝酒、紋身,揮霍著青春。
曾經年少的舒淇也如影片中的女子阿靖一般。
因家境清貧,少女時代的舒淇便不再讀書,混跡江湖,叛逆至16歲。那年,回家看到母親生了白發,少女瞬間長大,從此,心里不再離開。
16歲偶然入電影這行,拍了大尺度寫真、電影,從此。她的往事里多了些不堪。
2005年11月13日晚,第42屆臺灣金馬獎在臺北頒獎。憑借《最好的時光》,舒淇獲得了最佳女主角。喜極而泣、淚如雨下,她說:她終于把脫掉的衣服,都一件一件穿了回來。
她自己知道:屬于她最好的時光,才剛剛開始。
那一年的舒淇,果斷地斬斷了于黎明的7年情路。
2005年的舒淇,也是個等愛的女子。
導演的夢
在《最好的時光》里,侯孝賢用三個年代的三個故事,講完了他的三個關于愛情的夢。
《戀愛夢》里的秀美,用甜蜜的憧憬,期待著愛情;
《自由夢》里的藝伎,用憂愁的哀怨,等待著愛情;
《青春夢》里的阿靖,用外表的冷酷,掩飾對愛情的渴望。
通過這三個不同的人物形象,導演完成了自己心中的女子,等待愛情的模樣。
對于愛情,我也相信緣分,我也愿意為愛等候。
與其滿世界奔跑找愛,讓自己身心疲憊,不如靜下心來等待。
有緣無分,站在眼前也是形同陌路。
對的人,晚就晚一點遇見吧。
那時的彼此,已經足夠優秀、足夠成熟了。
相遇了,就不會莫名其妙地走丟了、走散了、走失了。
寫在最后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這樣說:
每個人都會做夢。夢中生活與清醒生活之間并非相互對立,而是與生活中的其他行為平行共進。夢肯定是人類生活方式的產物,并與生活方式保持一致。
做的夢,清晨醒來就忘記了。真的忘記了嗎?有些東西是被保留下來:保留了做夢所記起的情感。做夢的目的,必然隱藏在這些感受之中。夢只是夢,是一種激發情感的手段。做夢的目的,就是留下這種感受。
導演用電影這種表達表式,借助演員精湛的表演,來還原他的夢,留下他的感受。
導演借助于夢,來詮釋自己理想中愛的模樣。
導演用了跨越100年的三個夢,詮釋了等待愛情的女子,如此的溫婉、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