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系列小說自2006年發表后風靡一時,憑借熱血刺激、光怪陸離的探險故事,獲得大量年輕觀眾的青睞。隨后又被改編為電影、動漫、游戲等。截至2015年,《鬼吹燈》圖書銷量已過千萬。
近期收官的硬核探險劇《昆侖神宮》,由《鬼吹燈之昆侖神宮》小說改編,同樣延續了該系列作品的高質量,獲得了較高熱度和口碑,尤其是劇集的制作水準,包括精細化的置景與實景拍攝等,足以給到大眾驚喜。除了視覺上的奇觀,《昆侖神宮》在人物刻畫方面,“鐵三角”人物形象豐滿立體,配角也并非工具人,人設同樣高能且亮眼。
01精細化置景與實景拍攝,多季制作經驗現“功夫”《昆侖神宮》在口碑上反響出色,很大的原因在于主創對于劇集制作的精良上。《昆侖神宮》播出前期,劇集環境以北京為主,包括菜市場等元素設置,非常有年代感。實際上,劇中“北京”的部分是在橫店拍攝的,其復原與置景量非常大。小到攤位飯館,大到“北京”的標志性建筑,這種年代特質的復刻,一方面增強了故事的可信度,另外也符合角色的生活背景。另外,在劇集熱播期廣受觀眾關注的墓道置景同樣非常復雜。據主創介紹,一方面要有設計感,還要兼顧到很多拍攝工作,比如燈位、機位、吊威亞、演員表演的空間、特效的空間等,所以要把跟角色有交互的那一塊置景搭出來。整個置景精細巧妙又貼合原著,讓觀眾看到了劇組成熟的“功夫”。
自“鬼吹燈”系列作品開播以來,不同的地域背景特點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龍嶺迷窟》是以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為基底,《云南蟲谷》以茂密濕潤的綠色叢林為基底,《昆侖神宮》的地域背景則是以白色的雪域高原為主,皆經歷了數次勘景。制作方非常“癡迷”于還原自然景觀,在《昆侖神宮》雪域高原的拍攝上,面臨交通不便的問題,主創團隊需要大量搬運設備的時間,加上當地白天時間短,更是困難重重。但團隊依然盡心完成,將美輪美奐的自然景觀展現在觀眾眼前。
演員同樣需要克服實景拍攝的困難。主演姜超提到,雪山實景拍攝海拔太高,基本外景拍攝的地方海拔都在 3500 米以上,對自己來說挑戰最大的挑戰是爬山。潘粵明也表示,有時爬到4000多米,海拔高了容易喘不過氣來。不過,劇組的用心置景與拍攝也給予了演員很大信心,“我覺得我們拍戲依賴的是美術,每一個環境的設置、做出來的道具都很真實,我們在這種環境里演戲也會在自信上更加分。”潘粵明說道。
02人物群像豐滿:“鐵三角”人物設定豐滿,配角也各有高光除了制作水準的精良,經歷了兩季打磨后,《昆侖神宮》的群像刻畫也更加精彩。在《昆侖神宮》中,“鐵三角”的人物設定更加符合觀眾預期。如在胡八一與Shirley楊“點到為止”的情感劇情中,胡八一沉默地望向學習完長詩唱誦后疲憊的Shirley楊,情愫悄然滋生,相較于前季兩人的交互更多了一些含蓄的美感。另外,姜超飾演的王胖子,也繼續保持他的幽默,增強了他在探險過程中的本領,與人設更加符合。“鐵三角”的人物刻畫相較于前季肉眼可見的豐滿,也如張雨綺所言,“拍到第三部《昆侖神宮》,我自身和角色Shirley楊一路都在成長。”
此外,《昆侖神宮》的配角完成度也比較高。以角色初一為例,原著里是一個相對扁平的人物,經影視化改編后更加飽滿動人,如對妹妹被白狼王重傷至癱瘓的痛心、對白狼王的仇恨等,在多層次渲染之下,最后他和白狼王同歸于盡時才會令人扼腕痛惜,觀眾也紛紛在社交平臺上表達不舍和惋惜。
劇集并沒有對人物進行不合邏輯的改編,而是通過豐富群像來讓劇情有更多的抓手,體現文字外的溫度。以及明叔與阿香的改編,也符合人物在影視中的行為邏輯,助推劇情演進。此外,包括明叔的狡詐貪財、韓淑娜的矯情做作、阿香的天賦異稟等,每位角色都自帶高光,刻畫地豐滿又立體。整體來看,《昆侖神宮》讓書迷重溫了“鐵三角”情懷、劇粉看到了新奇的熱血冒險故事。劇集整體在探險劇的領域中達到了很好的品質,無論是置景、實景拍攝,以及人物刻畫和塑造都可圈可點,為更多經典 IP影視化改編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