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是低配版吳京?讓《wan里歸途》告訴你答案。張譯又火了,憑借宗大偉這個角色。很多觀眾表示,想給他的眼睛“上保險”,別看他眼睛小,演技卻大,人稱“譯眼催淚”。
影片里張譯有兩次眼神的轉(zhuǎn)變,堪稱教科書式表演。一次是面對死亡威脅時,勇敢、緊張、恐懼都在他眼里,他很害怕,同時又要克制這些情緒;
另一次是與哈桑交涉時,他雖心急如焚,卻又不失幽默,小眼睛里藏不住的機靈。為演好人物,張譯設(shè)計了一些細節(jié)。比如在叛軍營地被逼拿槍,他做了個整理衣服的動作,意味著已做好赴死的準備;再比如為演出沙漠里缺水的饑渴感,漏在嘴角的水他也不放過。
這個角色是硬漢不假,但不是“戰(zhàn)狼式”硬漢。觀眾們在感受男性力量的同時,也體會到了宗大偉內(nèi)心的柔軟。有時張譯越克制,越有催淚效果。最后和妻子通話的情節(jié),他剛一哽咽,就把觀眾看哭了。
看他的電影,幾乎每次都能感受到他的變化,盡管有時只是細微的改變。相比于吳京逐漸雷同化的表演,張譯的戲路明顯要寬得多。假如讓吳京演宗大偉,未必能演出層次感。所以說張譯是低配版吳京,實在是貶損他了。
國慶有觀影計劃的朋友,可以考慮《wan里歸途》,你們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