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阿凡達》橫空出世,“大片”和“3D”兩個概念就被捆綁了起來。
是大片,一定是3D。
但是,有一個人打破了“一定”兩字。
他叫Christopher Nolan,克里斯托弗·諾蘭。
《星際穿越》這樣的科幻大片不拍3D?
首要原因就是,導演是克里斯托弗·諾蘭。
他是一個堅守傳統電影陣線的導演,不僅忠于膠片,力挺影院,而且只拍2D電影,拒絕3D技術。
2010年《盜夢空間》,是2D。
這一年《阿凡達》才剛剛上映,3D技術還沒廣泛使用,用2D很正常。
但《星際穿越》之前,2012年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耗資2.5億美元的世界頂級大片,就難有拒絕3D的理由了。
特別是那時3D技術正在瘋狂擴張,迎合潮流可以保證票房,因為觀眾正對這玩意有著新鮮感。
有傳華納曾向諾蘭施加壓力,讓他搞3D。
諾蘭自己則說過,如果他用3D拍攝的話,公司(華納)會很高興。
可以肯定,如果導演不是諾蘭,華納百分之一千會把《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變成3D電影。
看在諾蘭之前一連拍出《蝙蝠俠:黑暗騎士》和《盜夢空間》兩部現象級神作的份上,華納選擇妥協諾蘭對2D的執著。
然后,電影票房大賣,證明了諾蘭的選擇也不差。他也得以繼續使用2D,來拍攝下一部作品《星際穿越》。
再之后的《敦刻爾克》,等待上映的《信條》,成本通通上億美元,也都是2D。
不出意外,多年以后出了什么4D,VR,全息電影,諾蘭也還是只拍2D。
《星際穿越》這樣的科幻大片不拍3D,更深一層的原因,是2D膠片電影無法取代的質感。
諾蘭想要的這種質感,3D電影不但不能做到,而且會把畫面變得較為昏暗。
作為一個受到《2001太空漫游》嚴重影響的導演,他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向經典的模樣靠近。
“它更適合電子游戲或者其它使人產生代入感的技術,但對于電影觀眾來說立體的東西很難有親近力?!睂τ?D技術,諾蘭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電影確實有一種功能,能讓觀眾體驗現實中所不能體驗的。
絕大多數人上不了太空,但在電影里可以看到太空的樣子,《星際穿越》甚至還根據科學理論構建出了黑洞的模樣。
不過,這并不是電影的核心功能。
如果是的話,現實題材的電影就不是電影了?
真正核心的,或者說接近核心的,應該是“影像與故事”。
通過影像,去創造,去觀看,去進入一個故事,一個世界,也許這只是一次休閑旅行,也許還能讓你有所領悟。
而影像中的故事,與觀眾是有距離感的。
打一個不知道是否恰當的比方,觀眾就好比幽靈,在有限的區域內,觀看著電影世界里的一切。
看不見幽靈的你,或許就是某個幽靈正在看的故事的主角。
觀眾與銀幕的距離感,是電影藝術最為原初的味道。
即使是《星際穿越》這種帶領觀眾進入太空的電影,其核心的東西還是故事,庫珀和墨菲的親情。
3D技術削弱了這種味道,就好像原味的茶里面,加了珍珠,加了奶蓋一樣??赡苡腥擞X得更好喝,但產品本身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雖然說,科技是電影的構成部分,但科技的過度發展,是否完全是好事,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
比如說,機器人過度發展,具有了情感,那機器人仍然是工具,還是算作人類創造的生物?
同理,電影技術過度發展,變成了沉浸式的現實體驗,觀眾進入到《黑客帝國》那樣的虛擬世界,去和角色一起冒險,那電影仍然是影視作品,還是會變成與游戲結合的一種新興事物呢?
人類會害怕人工智能殺死自己,電影也有被某種新興事物取代的可能。
細思恐極的是,現在流媒體,交互影視,已經開始在給電影帶來更多不同的款式和口味。
諾蘭的堅決和擔心不無道理,他想讓電影能保持原味。
我們應該感謝有這位導演的存在,因為在他的有生之年,世人肯定不會忘記電影藝術最純粹,最本質的模樣。
或許3D可以為《星際穿越》帶來更強勁的視覺體驗,但傳統的膠片和2D格式,卻能保證,這是一部百分之百,原汁原味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