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慶檔,有點慘淡。
還不到15億的總成績,相比去年的44億,縮水了三分之二。
但好在,我們還有《萬里歸途》,還有張譯。
11億票房,豆瓣評分7.4。
我想,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說:
張譯一個人撐起了整部電影,撐起了整個國慶檔。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在電影中,張譯扮演一位外交官,參與戰亂國家的撤僑行動。
一方面,他是個歸心似箭的丈夫,家里待產的妻子還在等著他回家。
他有“私心”,他不愿意參與撤僑行動,因為他掛念著妻子。
另一方面,當必須他站出來時,他又從不逃避。
他的責任感,又給了他勇氣,驅使他不得不反復穿梭在槍林彈雨中,拯救同胞。
正是這種普通人的恐懼和脆弱,與強大的榮譽感和信念交雜在一起,才更顯得這個人物的偉大。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而張譯,便把這個人物演活了。
比如這一段,叛軍頭目要與他玩死亡游戲,槍里只有一顆子彈,各自往自己頭上開一槍。
他滿頭冷汗,用力地閉了一下雙眼,眼皮還是會輕微地抖動,身體不自覺地發抖。
他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對死亡時會恐懼。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而在用電話聯系上了老婆時,他握著電話的手止不住顫抖,身體一軟,蜷縮在巖石下。
“對不起,悅兒,有事耽誤了。”
這是對妻子深深的愧疚。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想起一句有點俗套的話:
你永遠可以相信張譯的演技。
確實如此。
18年的《紅海行動》、20年的《八佰》和《一秒鐘》、21年的《懸崖之上》,再到今年的《萬里歸途》。
有張譯,就有教科書般的演技。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而作為觀眾的我們,也都很欣喜,因為一個好演員總算是熬出頭了。
沒錯,是“熬”出來了。
因為張譯的成功,從不是什么爽文男主式的一飛沖天,他沒有什么奇遇,也沒有什么逆襲。
有的只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向影帝的寶座。
張譯并不是一個幸運的人。
甚至可以說,他還挺倒霉的。
高中畢業后,他想去學表演,于是報考了很多表演學院。
然而,考北京廣播學院,落榜。
考北京電影學院,被拒。
好不容易聽說軍區戰友文工團正在招演員,他去試了試,終于成了一名文藝兵。
但不僅沒有津貼,還要自費。
一年4500的學費,各種生活置辦也得自己掏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可進了話劇團后,一切也并沒有張譯想象中那么美好。
因為長相問題,他沒少被嘲笑,戰友們都戲稱他為驢臉。
班里選三大丑男,他是其中之一。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演技方面,他也被頻頻詬病。
表演老師第一次見到他時,便覺得:
“這孩子站沒站相,坐沒坐相,一看就不是當演員的料。”
女友的母親是一位戲曲演員,在見過他后這樣說:
“這孩子不適合做演員。他的臉像被人一屁股坐過,只適合當大隊會計。”
有一次大家一起喝酒,喝高了的導演摟著張譯說:
“你是個好孩子,你得學習、努力。”
張譯正感動呢,導演接著說了一句:
“但不要再演戲了,你演戲就是個死。”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久而久之,團里給他安排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萬般無奈,他只能開始嘗試做些別的事,場記、道具、寫宣傳稿、編劇、B角……
雖然是B角,但有時就算A角生病了演不了,劇團寧愿花錢請別人來演,也不讓張譯上場。
一直到2006年,張譯26歲。
有一位導演提醒他:
“男演員28歲還沒出來的話,趕緊洗洗睡吧。”
但就在這一年,電視劇《士兵突擊》出現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張譯和《士兵突擊》是很有緣分的。
早在2001年,他就參與在《士兵突擊》話劇組里。
雖然只是袁朗B角,但他還擔任了場記、畫外音、群眾演員、監獄警察扮演者。
而且深深熱愛這部劇的他,熟記了每一句臺詞。
是每個角色的每一句臺詞。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聽到《士兵突擊》要拍成電視劇,他給導演寫了一封3000字的自薦信。
在請愿書中,他寫道:
“我是部隊文工團的演員,我申請加入《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的拍攝。
我做過副班長、修過靶場、掏過糞坑。
我在草原800里這防線上行走過,采訪過只有2個人和一只狗的邊防哨所,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孤獨……”
這封請愿書,結結實實打動了導演。
跑了這么多年龍套之后,張譯終于演上了主演。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而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士兵突擊》大火,創下了9%的收視奇跡。
張譯雖然只是男四號,但他在《士兵突擊》里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尤其是轉業前的那場哭戲,至今被很多人稱為經典。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就這樣,張譯開始慢慢火了。
衰神張譯,終于迎來了屬于他的艷陽天。
在接下來的16年里,張譯演技突飛猛進。
尤其是最近幾年,許鞍華、賈樟柯、曹保平、馮小剛、張藝謀等知名導演,已把當作首選對象。
白玉蘭獎、金雞獎、飛天獎、百花獎也都個個不落,拿獎拿到手軟。
而在這風光背后,是數不盡的汗水。
拍《我的團長我的團》時,張譯演的是瘸了一條腿的孟煩了。
為了演得逼真,他不止戲里瘸,戲外也故意瘸著走路。
幾個月后,戲拍完了,他也真“瘸”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我和我的祖國》,他扮演因核輻射而病入膏肓的科學家高遠。
為了演活這樣的病人形象,他天只吃一頓,一頓只吃一根黃瓜。
半個月下來,他的體重銳減至110斤,看上去真的像一位病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拍《金剛川》時,有一場仰天怒吼的戲。
為了喊好這句“來吧”,張譯每次都拼盡全力,臉憋到通紅。
最后他體力透支,一度缺氧眩暈。
不過他很快調整狀態,向工作人員表示“對不起”,并要求“再來”。
在《一秒鐘》中,張譯為了達到皮膚黝黑、粗糙的效果,每到拍攝休息的間隙,他就在42度的高溫下暴曬跑步。
有工作人員來打傘,他都勸走了。
“天天打著個傘,是不可能完成人物的。”
其實這樣的妝型完全可以靠化妝來完成,但張譯就是玩真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敬業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極致的人卻少之又少。
張譯演戲,給人最大的印象,是三個字:
愛琢磨。
每當拿到一個新的劇本,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剖析人物。
他不光在心里讀,在心里琢磨,他還會寫一個人物小傳。
故事大綱、人物命運線、人物關系線、人物心情狀態線……他都會寫得明明白白。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寫完人物小傳,梳理完人物后,他還要開始體驗角色。
比如在《追兇者也》中,他飾演一名殺手。
為了揣摩殺手這個角色,他就去監獄、看守所體驗生活,近距離接觸、觀察罪犯。
他沒有把殺手演得歇斯底里,卻用最正常的方式演出了歇斯底里。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最后,張譯演戲還拼命。
2018年,拍《紅海行動》時,在開機不久的一場戰斗中,他的整個腳踝完全斷裂。
如果不治,可能會造成殘疾。
導演林超賢對他說:“養好傷再說,我們等你。”
可張譯覺得自己是男一號,
“男一號一休息,會耽誤五六百人的工作。”
于是他寫了一個放棄治療的協議,
“如果腿出了問題,我自己負責。”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系刪除)
和張譯合作過幾次的殷桃曾說:
“張譯是一個戲瘋子。”
為了他的角色,張譯敢做任何事情。
確實是個“瘋子”。
在戲里是“瘋子”,而在戲外,張譯保有一種娛樂圈難有的清醒。
出道至今,除了一些必須要參加的電影宣傳活動,他從未上過任何娛樂綜藝。
在《幸福三重奏》里,于謙夫婦和吳京夫婦聊天,聊到張譯。
吳京撥通了他的視頻電話,于謙在旁邊問:
“上我們這兒串個門兒來吧?”
張譯笑著回答:
“我這不敢上綜藝。”
他說的“不敢”。
真是如此。
有主持人追問他,“為什么不參加真人秀,真人秀很賺錢的,能有上千萬。”
他回答:
“我不是一個能去娛樂大眾的人。”
問他有沒有想法做導演?
他說,演員還沒做好,不敢想別的。
他反復強調自己是演員,不是明星。
有人將這種自我定位解讀為“職業清高”,但張譯的本意,其實是對自身能力的不自信,或者,是謙遜。
張譯坦言,自己至今都無法適應“圈里”的追捧和夸獎。
每當聽到眾人的歡呼和吶喊,他都會下意識地在心里告訴自己:
“別想太多,那不是真的。”
在“流量即王道”的名利場里,張譯仍執著于“保持低溫”。
不拍戲的時候,他就像是消失了一樣,安靜地待在家中。
他也從未傳出過任何緋聞,和妻子的愛情也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演戲。
這位軍隊紅磚綠瓦下長大的男人,不亂于心,不困于心,永遠樸實與炙熱。
就像他自己在采訪中所說的那樣:
“在浪潮最洶涌的這幾年,我去了一條叫電影的河流里面,我在這條相對平靜的河流,認認真真地劃了半年的船,并且受到了保護,尋求到了安寧。”
這樣的好演員,著實難得。
這對于我們觀眾來說,更是一件幸事。
點個“贊”,敬張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