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電影《媽媽!》,兩位老師的表演和臺詞有舞臺劇的感覺,覺得有些過于煽情。但是,吳老師人物背景就是民國時期走過來的老人,有種美到骨子里的優雅和浪漫,最愛就是看書和電影,那些融入她生活里的詩句。奚老師是新中國建國初期成長出來的女性,勤儉節約,青少年時代的紅色口號,直到老了也會喊起。
可女兒生病了,媽媽得知后又有了照顧她的責任,這時候的身份就又換過來了。在照顧女兒的期間,女兒的病情愈來愈嚴重,她傷害自己,也在當中誤傷了媽媽,甚至到最后忘記了她的媽媽。她哭著問媽媽:我是不是給你添麻煩了,媽媽哭著撫摸女兒,抱著她說:沒有。生病后的女兒越來越像小孩,出現幻覺不斷回憶看見他父親,原來在她心里一直有一個結,認為是自己小時候的任性害死了父親。
她幾十年來一直活在后悔自責當中,也覺得對不起媽媽,而媽媽卻十分心疼她,心疼她還沒有走出來。影片最后,媽媽不管其他人,其它一起,毅然決然推著女兒的輪椅,帶著女兒前往大海,在浪潮中看著對方流下熾熱的淚。在媽媽照顧女兒感到力不從心時,她和女兒共入養老院,是女兒清醒時精心挑選的。她們住的房間是海景房,因為媽媽最喜歡大海了。媽媽是海,女兒是水滴,爸爸是鯨魚。
在馮濟真女士生病前,白發媽媽一直扮演著被照顧的角色,而黑發媽媽則是照顧她的人,誠然馮濟真更像媽媽。媽媽是文科教授,性格活潑可愛,喜歡有趣的事情,喝酒、吃糖,而女兒是理科教授,性格嚴謹,不茍言笑。她們的早餐,一個簡單,一個精致;他們的打扮,奚老師很簡樸,但吳老師會系絲巾、穿旗袍、搭披肩,還會給不會打扮的女兒買好看的裙子。吳老師有很好的審美和生活情趣。這些細節為電影增色不少,塑造了兩代人更真實的形象。女人似水,為母則剛,看到這里最打動人。
但是,衰老在病痛面前還是太弱小了。說一下我對周夏的看法,她的角色我并不認為可有可無,大家對她的吐槽是沒有處理好那個角色的原因。但她的紅色頭發,她披上紅色絲巾的時候,她的笑容我覺得都是給這樣一個沉悶的電影抹上了色彩。她是一縷光,給這樣一個電影披上了一層紗。文琪的出現,看到希望,覺得編劇很善良抑或是很聰明,讓人不至于太過絕望,還有太多唯美的鏡頭,女兒的世界和母親的世界來回的切換。
衰老的過程,是教人慢慢放下,又慢慢拾起吧~最后,還是覺得這部電影是我們太美好的寄托,真實生活中的老人,不太能夠在生病后仍然過得這么體面。年輕人,更多也只是忙著自己的事情,不會有精力和時間去照顧老人,只是希望多一些這樣好的電影,讓普通人能夠靜下來、慢下來,真正審視自己的生活,關心身邊的人,這也是每個人自己的來處和歸處~